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探讨

2014-04-29潘成龙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德育课程德育工作有效性

潘成龙

摘 要:中学阶段是学生成才与成人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止是单纯的为了应付考试还应该注重自身的额发展。而德育工作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怎样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相比之前的德育有着很大的不一样,但在当前的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更好的引导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中学除了学到书本知识外还能发展为一个全面的人,就需要加强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德育工作 有效性 德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c)-0221-02

1 中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及其重要性

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共产主义者。其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等多个涉及学生综合发展的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越来越意识到,学生“成人”的重要性,不再是单纯的以学生成才为衡量标准。因此,近些年来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再是单一的学习成绩好这一方面,而是需要综合全面发展的人才,家庭对学生的发展也抱有较大的期望,因此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年来,学校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德育课程不受重视、有关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少、热心道德教育的教师严重不足、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条件进行德育教学。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只有采取一定措施加强和注重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才能凸显,德育育人的目标才能达到。

2 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德育课程没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

尽管每个学校都开设有德育课程,但只是为了被动的完成教学大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德育教师往往通过一种说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而没有考虑到中学生自己所拥有的特性,因此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更有一些教师将德育课堂空闲出来让科任教师进行语数外等科目的教学活动。另外一个方面很多学生又认为老师所要求我们要学习的那些革命英雄人物都是过去的事了,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了等等。

同時认为德育课“和我联系不大”,在中考考试里面也不会涉及到,因此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要么自己看课外书籍要么做其他课程的作业。

2.2 智育高于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

尽管社会对德育的重视已经超过以前,但就目前来看很多家长还是将学生的智育成绩摆在第一位,尤其是在农村中学,学生成绩好以后就有一个光明的前途。无论是家长也好还是学校教师乃至学生本人也还,都将学习成绩的好坏放在第一位。至于德育方面的成绩认为可有可无,毕竟中考也不好考学生德育。目前,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长,对德育的认识仍处于传统的认识之中,即智育远重于德育。对于社会而言,一所学校的“升学率”高就是好学校;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也就高。这也是每一个学校认为立足于竞争中的法宝。对于学校而言,学校的“升学率”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好就是学校的终极目标。学校也可以因此吸引到更多更好的优质生源。而对于家长而言,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考试成绩不好就是没有前途的学生,因此当前智育高于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

2.3 德育教师的匮乏

德育教师的匮乏是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又一问题,一些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根本就没有专门的德育教师的存在。更多的是让班主任兼任德育教师,因此班主任既要完成自己的科目教学同时又要进行德育工作。一些班主任为了更好的出成绩,把德育课堂的时间完全占有用来进行自己的科任教学。在当前网络非常发达的社会,应该增加或增设一些专职的德育教师,只有有了专门的德育教师,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才能体现出来。新媒体时代下,德育工作不能只是单纯的依靠传统的说教方式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主线,通过网络开展德育工作,既能满足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又能达到德育工作的目的。

3 加强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措施

3.1 德育课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目前使用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课程设置较为合理,但是其内容有些抽象,不够具体,与初中生的生活不够贴近。从学生身心实际出发是成功实施德育的基础。初中生对于学龄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但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着重要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在分析德育在初中教育缺失的原因时,也应该把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列在其中。中小学时期无论是对人道德品行的形成还是道德教育方面都处于关键时期。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人的素质是先天遗传性与后天习得性的辩证统一。不同的年龄段身体和心理上均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规律。所以,应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来实施道德教育。中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德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中小学时期无论是对人道德品行的形成还是道德教育方面都处于关键时期。除了生理上发生突变,体征更接近于成人,但是在品德形成上还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在道德认识水平上表现比较积极、道德品质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另外模仿性较强,因此,这个阶段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形成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习惯,为学生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

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农村中学的学生比较起城市中学而言有着自身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中学德育教学应该考虑到农村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才能使德育教学更符合学生的特点也才更有针对性。

3.2 培养高素质的德育教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句话很好的体现了不同学科门类对教师的需求和要求。中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普遍较高,但是教师的道德素养有衰微的倾向。

作为人民教师,首先应该为人师表、厚德博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此乃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德育教师不仅要把德育课程变得更生动,更容易让学生们理解,尤其是为班主任和思品课教师在整个班集体里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德育工作主要靠他们去认真落实。育人为教师的首要职责,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不高,势必影响到学生品德的形成。教师更大的责任是担负着培养和养成学生良好思想品德。部分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往往忽视个人品德修养的提升,认为智育与德育没有必然联系,缺乏人格魅力,形不成有力的人格感染力和教育权威。因此,不管是学校有没有条件设立专业的德育教师,每一个在校的教职员工都应该以很高的要求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为学生起到很好的表率和教育作用。有条件的学习应该具备专门的德育教学研讨组,以此来培养高素质的德育教师。

4 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德育教学

新媒体时代下的德育教学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德育教师应该在教会学生一些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外,还应该教会学生一些新型的道德价值观。而新型的道德价值观需要充分借助新媒体这一平台。而新媒體里面,网络算是比较普遍的资源。当前是网络非常发达的社会,中学生对网络也非常好奇,一些学生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网络好奇而逃课出去上网。社会和家长对于中学生上网往往采取的抵制和批评的方式,严厉的批评学生不要去上网,而没有想到网络也是学生成长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本身的包容性和可导性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应该对中学学生对网络的好奇这一特点加以利用。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对很多事情比较好奇的阶段,但如何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进行德育教学这就是教育的艺术和魅力所在。学校应该通过德育课堂让学生充分了解网络的实际情况,网络除了打游戏外还有很多的有益的知识我们可以吸取。比如教会学生在网络上查询自己学习相关的知识、看一些德育视频等都是的、开展德育工作比较好的方式。这也要求德育教师与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多在一起沟通,以更好的利用网络教学。

新形势下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止是学校单方面能够解决的事情,需要家庭和社会一起,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也才能使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 李丰茂.重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J].职业技术教育,2006(4):18-20.

[2] 牛炜焱.“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7.

[3] 金利.对中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评价问题的分析[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2):44-46,61.

[4] 戴慧.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J].统计教育,2006(9):33-34.

猜你喜欢

德育课程德育工作有效性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