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政治课堂应用
2014-04-29徐刚
徐刚
摘 要:情景教学法对解决政治教学面临的课本枯燥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提供借鉴。值得注意的是初中政治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应用方面既存在优势也存在不足,但是总体说来利大于弊。情境教学方法是值得推广和使用的。
关键词:初中政治 情境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c)-0148-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关注。情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政治教学中,创设情境作用主要体现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创设优良品德内化的体验形式以及培养法制观念三个方面。初中《思想品德》是初中阶段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的教材,目的是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可以说课堂情境教学与新课标的目的要求是一致的。
1 教学情境创设应用原则
1.1 优先考虑真实事例原则
政治教学情境的分类主要有真实情景和虚拟情境。真实情境是指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教师通过语言、文字、图片、音像、表演等形式,将其再现出来。相比之下虚拟情境则是指历史上没有其人或其事,教师之所以进行虚构,是为了将矛盾集中在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人物中,方便教学。值得注意的是初中政治教学主要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以及法制观念的普及和宣传。在课堂教学创设中不一定要遵循事例真实的原则,更多的为教学目的出发,以说明和解决问题为首要选择依据,但这不代表事例列举时候就可以漫天编造。对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真人真事在引用时候一定要注意。在创设情境事例列举过程中如果同样有两个事例可供选择,应该首选选择真实事例。
1.2 目的明确原则
任何情境的创设,都应该服务于教学,尤其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这是基本的原则。具体来讲,不同类型情境有不同目的。为了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创设情境之后,师生均不必多言,要的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问题情境在于提出有一个质量的问题,而且情境最好包括解决问题的必要信息。
1.3 趣味盎然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冲动和探究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洋溢出的学习热情和创设欲望不可遏制,令人欣喜。
1.4 激活思维
一般来说,思维活动应该有所凭借,在具体、生动和形象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地展开。对于常人而言,天马行空、无依无凭的思维可遇不可求,实际上也非常枯燥乏味。教学情境应该制造出一个“思维场”,在这个场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
2 教学情境创设的优势
2.1 转变教学思维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政治課堂教学相比其它学科来说有其特殊性,不能停留在表面记忆和能够准确在书本查找上。在一般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当着主要角色采取的教授方法主要是口头教授法,这种讲述方法虽然能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但是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没有体现出来。未能在学生脑中形成立体式画面容易出现知识的错乱以及遗忘。初中的政治知识是具有比较强的理论体系的政治课内容有一定理论性和客观性不能随意篡改描述。内容相对枯燥,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疲劳。这都是当前初中教学面临的问题。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首要任务要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老师和课本之间形成互动。兴趣是成功的先导,创造的动力。这就要求在活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对学生需要有所了解,通过问题情景的巧妙设计、灵活语言的采用、新型教学手段的运用,来给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主动的教学气氛。[1]情境创设教学就很好的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和提高兴趣难的问题。情境创设不是教师一人演奏的一场戏,教师必须认清自己的位置,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互动的关系,这有这样教师才能将学生纳入学习氛围中,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也是教学中的一份子,真正感觉到我参与我快乐。例如:在讲授“做一个自强的人”时,可组织学生集体收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集中学生组织“交流会”发现身边的“感动人物”。使学生体会生活道路上挫折磨难是令人痛苦的,但是确实有价值的,它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使得学生心灵受到洗涤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积极性。
2.2 获得更多课外知识
作为教师教学而言其有最高目标和基本目标,最高目标就是尽可量的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且提高能力。基本目标就是保证课内教学内容的完成。事实是老师所讲的内容也只是根据教材内容和相关的教学大纲要求,没有充分利用当前丰富的信息资源,没有对学生进行课外的知识扩展,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过于陈旧。基于情境创设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特点,学生利于树立课堂主人翁意识,所以学生在课程学习前期准备会更加认真和积极主动。准备课程材料和预习过程中无形摄入大量课外知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2.3 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形成
传统教学中对于正确答案的界定过于片面,基本遵循一题一结的模式。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绝对答案是不存在的,对于一些另种角度考虑的答案应给与更多关心和肯定。开卷考试强调的是实践分析能力,但是学生对于材料中的很多内容老师是不会传授的,老师往往只是将书本上教条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教育会比较僵化。[2]在考试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对于某某问题的看法并且谈谈个人体会这样的问题,那么答案是不是固定的,答题人的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以及发表个人看法的能力呢?教师的一言堂是不能培养出这种能力的。教学情境创设使中学生展开思维翅膀模仿教师思维并对问题进行信息加工和处理以至于信息输出,利于学生培养论要有据,语言详略得当的能力。初中政治考试为开卷考试,虽为开卷考试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其难度系数。不是所有答案都在书内,往往一些开放性试题就拉开了分值。而这种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要有发散性思维并且理论观点提出要有理有据详略得当。
3 教学情境创设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节课程任务的完成不能仅仅依靠一中教学手段,必须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在认同教学情境创设教法同时也应看到其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情境不符合历史逻辑
在讲授《与人为善》一课时,教师截取《楚汉之争》故事的一段,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项羽与刘邦对话内容,项羽:大丈夫要顶天立地,要正大光明,不能用陰谋诡计。刘邦:所以你只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了。项羽:我不是“无颜见江东父老”,我死都不怕,又怎么会惧怕见江东父老呢、看到天下黎民百姓因为我们两人的争斗受苦受难,我于心不忍,我们不能再打了,谁当皇帝无所谓,只要对百姓好就行,你说是吗?这个情境虚拟了一段刘邦与项羽关于“英雄”讨论,生动有趣,大大激发学生思维。这是肯定的。但是教师没有看清楚汉之争是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斗争的本质以及项羽、刘邦个人历史行为的局限性。事件是真实的但是教学发挥的内容却有失历史逻辑。这样的问题常常出现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用今人眼光来解读古代历史,进而出现不符合历史逻辑思维的情况。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一定要正确运用历史事件,一定要正确解读历史信息。
3.2 教学情境不够典型并且目的混乱
在讲授《维护公共秩序》一课时,教师讲述小明从小父母离异,遭受别人白眼不好好学习最终因地铁站内投放炸弹而犯了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进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但在原有教学情境所揭示的链条中,其逻辑关系则是家庭不幸造成小明的犯罪。这种教学情境创设不足以引导学生对于维护公共秩序的相关思考更多的是对于小明童年的不幸感到可惜。我们在教学情境铺设要对信息进行挑选和完善,能够把讲述目的说清楚,教学情境要典型,要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得益彰。
3.3 教学条件的限制
课堂教学的开展好坏还依赖教学现状,好的教学条件更利于情教学境的创设。多媒体以及其它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方便情境教学模式出现。不得不承认由于所处学校的环境不同所以能够提供的条件有所差异。限制不仅来自于硬件设施上也来自于教师技能上,对于教师技能要求能加全面。相对于城市中学而言农村中学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时候面对的困难就更多,这些情况也是真实存在的。
3.4 课堂教学秩序容易涣散
教学情境创设提倡师生互动但是如果教师没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统摄班级威信,就会出现课堂秩序的混乱。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过长,课堂上的纪律较差相较于语文、数学、英语来说,政治往往都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在学生心中不是那么重要的学科。
综上所述,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使用情境创设教学方法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完成,其作用和方法是值得肯定的和推广的,但是对于情境创设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施还是明显不足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 高谏赟.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1(32):68.
[2] 朱敏.浅谈初中政治开卷考试的可持续性发展[J].才智,2012(16):286.
[3] 张晓营.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14(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