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预习的作用及方法

2014-04-29蔡军益

语数外学习·上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作业内容检查

蔡军益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预习是每一个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预习后学习的效率。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做好预习,事先熟悉一下所学的内容,可以更加有助于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对于英语的学习是有意义的。

一、英语预习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一)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百度中查找“预习”会有以下解释:学生对要讲的课事先进行自学准备。这就说明学生必须自主地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阅读和思考,而且这个过程是学生独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更是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学生在自我主动学习中可以学会探索新知识的方法,并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变得轻松起来。

(二)学生充分预习,能提高听课的效率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即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并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不经过预习的听课,只能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分不清难点和重点,失去了听课的目的性和选择性。而预习后再听课,学生对于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已经心中有数。这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从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性。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自然听课的效率也更高。

(三)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当今是一个互联时代,获取知识十分方便。但课堂上时间有限,同时又受课堂目标的限制,教师对很多知识内容都是点到为止。而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必须边读书边思考,在预习过程中他们将会发现很多疑问,此时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让他们在课外查阅,使课堂的知识更加丰满。比如,牛津版英语教材8A Unit 2 School life中主要讲解的是British English 和American English。书本上主要是用几个单词来说明一个区别。(如:电影 film movie,秋天 autumn fall)而这个是一个很广的知识,假如老师能够从英美英语的区别入手布置预习作业,例如,1.单词差别:足球(football,soccer) 假期(holiday,vacation);2.拼写差别:米(metre,meter)颜色(color,colour);3.发音差别:字母a,o 等的发音(ask英[ɑ?蘼sk];美[?覸sk]);4.语法差别等 。通过引导使学生对英美英语的差异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对于书本上的单词学习更容易。

(四)明确当堂课的学习目标,检查学习目标是否完成

有时一个课时要学的知识内容较多较难,而课时时间有限,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教学规律,掌握和了解教师下一节课上要教授的内容以及学习目标,课前有针对性的预习,培养自己预习的习惯。例如,牛津初中英语的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Reading”部分,本课时大多内容较多较难,本课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应当是:1.要解决生词的拼写和读音2.熟读短文和对话3.对短文和对话的大意有所了解4.完成一定的配套练习。这样学生就会在课前通过听录音,跟录音拼读单词和词组,跟录音拼读短文和对话,解决语音语调问题。查辞典,阅读课文内容,理解大意,对照题目去阅读,力争对学习内容有较好的理解。在预习过程中,记录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及时解决,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提高学习能力。

(五)使教师通过预习发现学生学习的漏洞并确定课堂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的预习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后的成果,教师通过学生的预习作业所反映的情况,课上及时地發现学生有哪些知识是掌握的,哪些是没有掌握的。教师通过对这些第一手学情的掌握,为后面的备课上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哪些知识不要讲,哪些可以稍微讲一下,哪些需要重点讲解要讲透,也就是说备课是学生预习的成果合成。这样教师的课堂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学生也就会听得更加清楚透彻,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预习

(一)教师搭台,学生唱戏

预习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里面包含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很多时候我们所指的预习工作就是学生自己把所要学的内容看一看,提前预知一下。但这只是最初步的预习,真正做好有效预习,必须要求教师的加入。教师必须对学生所要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有可能的话可以落实到纸质作业。预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与拓展。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认真有效地进行自我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我们平时要求学生预习时,就是说请同学们预习第几单元第几课,其实这样的预习布置是无效的,也难于检查反馈。这也不是我们预习的最终目标。预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提前了解所学新课的内容,对于新授知识有个自我的认识,同时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而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所以在制定预习目标时必须要明确清晰,同时也要便于学生完成,这样才能体现预习的效果。

(三)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

对于预习的方法来说,大部分学生认为就是看书看材料或者完成几个题目。其实那些只是预习的形式,预习更要讲求方法。在预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并逐渐让学生学会“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中国古代有许多学者文人有这样的习惯,在读书时及时记录下自己的疑问和思考,从而达到对所读内容更深刻的理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会学生预习也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预习时间不宜过多

预习是学生上新课之前的自我学习,前提就是在他们完成旧知识的作业之后,要合理地安排好预习的时间。预习是依靠学生自觉地完成的,只有让学生带着愉悦、感兴趣的心理去预习,才能最大可能地收到成效。任何一个经过了2-3个小时的家庭作业后的学生,肯定会被那些枯燥的字词、烦乱的数据搞得心里烦躁。在这样的一个心理负担下,再让他们去花上一个多小时去预习,抵触的心态会让他们走马观花,敷衍了事,这就违背了预习的意义。我个人认为预习的时间不宜过长,10-20分钟完全足够,而且时间段也不一定要固定,可以让学生回家完成,也可以早读或暮读的时间,让学生在校完成。甚至有些内容过于简单的可以放在课堂上完成。总之,预习是学生作业之余,自我的学习过程,以缓解学生压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从而为高效学习服务。

(五)重视预习的检查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有布置就要有检查。为了更高效地体现预习的作用,预习的检查必须到位。学生经过精心的预习学习后,也渴望得到老师的评价和赞赏。如果教师能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并给与一定的表扬和鼓励,会使学生得到内心的满足和欣悦,无形中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使得课前预习任务得以较好完成,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检查预习作业的同时也会发现学生自我学习时所犯的错误,这样教师也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的薄弱环节,在教师备课时有所体现并能够通过集体讲解或个人单独讲解快速有效地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作业内容检查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快来写作业
作业
主要内容
Playjng with ch & sh
做检查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