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自主探究学习 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效
2014-04-29曾茂华
曾茂华
摘 要: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运用自主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要求:创设适宜教学情境,激发自主探究学习动机;掌握学习策略,提升自主探究学习古诗词技能;促进交流研讨,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自主探究学习 初中古诗词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c)-0080-01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该课程理念指导下,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就必须努力寻找与之相适应的方法,而遵循学生认知特点的自主探究学习正是贯彻这种新理念的最佳方法之一。总结多年来经验,我们认为,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自主探究学习,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满足学生的探究求知欲望,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发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 创设适宜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动机
适宜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孕育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动机的土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古诗词的学习动机,教师就应重视创设适宜的课堂教学情境:(1)从兴趣入手,创设教学情境。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创设教学情境,可使学生趣味盎然,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兴趣的诱导下自觉融入探究者的角色,激发出他们强烈的自主探究学习动机。具体方式有:一是开门见山,导语激趣。比如在讲《渡荆门送别》时,我就开门见山地运用导语:“同学们,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青年时第一次从蜀地出外游玩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渡荆门送别》,相信大家会对这位‘诗仙的浪漫主义诗风有更全面的认识。”这种直奔主题的富有启发性的导语,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到学习古诗词课文的教学情境中,让他们趣味盎然、跃跃欲试,产生了积极的自主探究学习动机。二是声情并茂,诵读激趣。诵读是学生理解、欣赏古诗词的初始阶段。为了使诵读达到情趣相融,教师宜先示范诵读,引导学生从用心倾听和模仿学习中读准字音,分清句读;指导学生依照古诗词的节拍,把握诵读的节奏感。然后,再有序组织好学生整体读、小组读、个别读、分角色朗读,鼓励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就能很快让学生掌握诵读古诗词的诀窍,琅琅上口,既能让学生自然融入文中佳境,又能让他们在诵读体验中深刻领悟到古诗词表达的思想境界,享受到古诗词的神韵之美,诱发出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内在的自主探究学习动机。三是精心设计,活动激趣。教师精心设计古诗词教学,以独具匠心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和品味古诗词的意境之美,不仅能消除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畏惧心理,而且还会让学生在动静相宜的感受中乐在其中,做到字斟句酌,较好地领会古诗词的内涵。(2)运用现代多媒體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可吸引学生积极运用感官进行自主观察,诱发出他们强烈的探究学习动机。比如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我在充分掌握各种图文、视频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设备制成课件。教学中,我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精彩视频和音乐,并在幻灯字幕上向学生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这不但诱发了学生的探究求知兴趣,而且使学生在初步了解历史中能形象地感知南宋末年,元军南侵,文天祥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的情景。接着,我提示学生看幻灯字幕:“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舍生取义的决心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在边观察音像背景边阅读提示的语言中,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使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与诗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中激发了他们自主探究课文的求知动机,推动他们依据问题线索深入理解,获取正确的认知。
2 掌握学习策略 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古诗词的技能
高水平的自主探究学习技能是学生获取学习成功的保证,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技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需要借助良好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要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古诗词的技能,就须教会学生掌握自主探究学习策略:第一,整体探究,抓住古诗词中的知识脉络。为了让学生探究古诗词的学习具有坚实的认知基础,我非常重视教会学生掌握整体探究策略,要求:(1)先通读全篇古诗,从整体感知课文中获取文中的知识信息,把握古诗词内容和有关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熟悉探究学习的基本目标;(2)在熟读基础上凭借个体积累的经验,尝试翻译课文;(3)查找课文注释和参考资料,校正错漏遗失之处;(4)理解古诗词中互文见义的句子,品析名句,弄清诗中重点词的意思;(5)抓住知识脉络,概括全诗的中心内容,进而掌握全篇古诗词。第二,尝试自主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比如教学《行路难》时,学生对这首诗作整体探究认知之后,我就引导学生围绕“本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矛盾?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等探究目标,尝试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质疑的方法,对古诗词课文中包含的信息内容深入思考,尝试找出他们各自解答问题的正确方案。在这种类似的尝试探究中,学生的学、思、行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从中也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学习古诗词的能力。第三,集中探究,解决重点、疑难问题。在个体尝试探究后,教师应指导学生集中探究古诗词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效率。比如在完成了范仲淹所作的词《渔家傲》的尝试探究后,我综合学生学习中的重点、疑难问题,提出:(1)《渔家傲》这首词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创作于哪个季节?(2)《渔家傲》上半部分写景主要是围绕什么来写的?下半部分抒怀主要是围绕什么来展开的?(3)“衡阳雁去无留意”的语序是否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该句运用了什么手法?(4)面对“羌管悠悠霜满地,”词人有什么样的所见所闻?(5)“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现出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怎样的情怀?这样指导学生围绕上述重点、疑难问题展开集中探究,使学生对课文的核心知识有了透彻理解,进而提高了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效率,并从中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智力。
3 促进交流研讨 提高教学实效。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平时应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开展相互间的交流研讨。注意:(1)要促进学生小组围绕古诗词学习中的主题展开别开生面的交流研讨。通过交流研讨,让班级学生均有机会表达自我,既能推动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相互分享,又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强化学生作为自主探究学习的主人翁意识;(2)教师要当好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和合作伙伴。在学生个人和小组在交流研讨、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善于观察和倾听,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适时地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才能确保学生自主探究古诗词的学习更加流畅,取得优质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 周瑞生.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J].读与写(教育导刊),2012(6):116.
[2] 周蕾.新课程下古诗词教学探究[J].语文学刊,2007(6):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