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有效”教学 成就精彩课堂
2014-04-29白云迪
白云迪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语文课堂较之以前有了一些改变:如,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多了,教师的讲授少了。但笔者发现有些语文课堂华而不实,部分教师是在追求形式主义,语文教学没有实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语文课堂真正有效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那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创设情境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体验,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苏教版初中语文《三峡》一课时,教师可这样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有许多名山大川河流,无数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喝彩,你们听说过三峡吗(多媒体播放三峡图片资料)?在我国北魏时期就有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三峡的美景,写下了一篇游记散文,今天我们就来见识一下,看看作者是如何对三峡进行描述的。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教学情境下,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迫切地想去阅读,去欣赏课文,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奠定了基础。
二、以生为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同时发挥好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适时点拨、啟发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苏教版初中语文《有的人》一课时,笔者本来准备给学生先讲这课的时代背景,然后指导学生预读,结果在教学时发现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很浓,好像根本不需要教师的讲解。在这种情境下,笔者果断地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课文。这样一来,有的学生自读自悟,有的同学激情朗诵,有的学生模仿创作……在这种以生为本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学习气氛浓厚,真正实现了语文课堂让学生有所得、有所获的目标,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保证时间,优化学生学习空间
纵观当前的许多语文教学,笔者发现经常会有教师让学生读书,可是学生刚读了一半,又立马被教师打断,跟着教师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在这样的教学空间里,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书、去思考,也更谈不上有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保证时间,优化学生的学习空间,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有效。
如苏教版初中语文《范进中举》一文,课文较长,是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小说。在教学时,如果教师不让学生充分读书、思考,学生就很难体会文中讽刺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品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发挥点拨、引导作用,这样才可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四、鼓励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友好、民主的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大胆提问。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举手,进而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语文教学更加有效。
如在教学苏教版初中语文《背影》一课时,在学完课文以后,笔者问学生:在这一课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你有疑惑的地方提出来。这时班里有一位同学举了举手,半路又放了下来,看到这里,笔者用鼓励的眼光看着他,并对他说“想说就说,随意点,错了没关系。”这时他才站起来,犹犹豫豫地说“文中儿子都这么大了,还让父亲帮他干这么多事,很不应该,他应该自立,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这位学生能想到这点很难得,笔者马上肯定了他的发言。看得出来,学生也感到非常高兴。只有教师具有开放性的教学观念,学生才敢大胆提问,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五、注重对话,构建多样对话平台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潜心会文,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这样,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或品味,或欣赏,或评析,从而获得自己美好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初中语文《往事依依》一课时,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阅读在学生成长中的意义,借以提高学生广泛阅读、热爱阅读的兴趣。因为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自己读课文,与文本对话。由于该课中有关阅读的语言如教师常对学生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认认真真有计划地读点好书……”与学生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因此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这样,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对阅读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学习效果。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文特点,引导学生之间对话也是落实这一理念的有效途径。只有让学生对话起来,学生互动起来,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想使初中语文教学真正有效,教师就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优化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构建多样化的对话平台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显得更加精彩,才能使语文课堂真正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