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应注意的“四点”

2014-04-29王慧

语数外学习·上旬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说明文文体规律

王慧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经常能够听见一些教师发出抱怨称,某某单元又是说明文,没有意思,真不知道该怎么教才能让学生喜欢。而教师在准备研究课与公开课时,也往往先将着眼点放在趣味性更强的文学作品上,说明文则少有人顾及。从这种现象中我们能够发现,在新课程改革倡导人文性的时代大环境中,说明文的处境确实较为尴尬,教师在面对这类文体的时候,也有一些茫然无措。

一、细品语言,详理结构

应该说,一切文体都具有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独特之美,说明文语言之美体现于它可以相对准确地为学生传达科学知识,也就是说它是具有准确美的一类文体,这是此类文章的语言本质。在说明文里面,经常会出现起修饰与限制功能的副词,还有起准确限定功能的数字,无论副词还是数字,都可以对事物特征有一个准确的描述,这实际上已经展现出了平实准确之美。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篇幅的说明文还拥有文艺气质,科技性的语言被文艺化的表述所替代,艰深晦涩的专业术语被浅显易懂的语言所替代,同时文本中还加入了一些比喻、描摹的方法,让说明对象变得既形象且生动,读之使人感觉节奏明快、易于上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说明文中比较文艺的句子单独罗列出来,这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此外,文本内容同文章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需要教师注意的,让学生领会到文本的条理性,同样是落实教学内容的捷径。

二、从文生发,以意拓展

语文教学资源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数量众多的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都可以拿来为师生所应用,自然风光、风俗民情、文物古迹、新闻事件、家庭生活等等,只要与教材内容发生联系的内容,都是生发与拓展的对象。这种认识实际上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应当以学生需要为重要参考,将教学资源充分开发出来,借以还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比如在学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课以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主动搜集沙漠奇趣现象的机会,而在学习《奇妙的克隆》之后,教师则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新闻事件,使其有更多了解克隆知识的机会,或者教师可以更进一层,为学生安排在课堂上进行克隆技术利弊权衡的辩论。

另外,在进行说明文教学时,对于那些比较经典的说明文,教师要注意到它们的时代性,使文章适当向现实引申,做到文章同时代发展的契合性。比如在学习到《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就可以给学生讲解我国园林艺术新时期的一些发展成果。通过知识的补充,可以让学生对我国的园林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交流协作,探究规律

教师应当基于教材,给学生传授更为实用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独立面对说明文字的时候,不至于出现无所适从之感。然而教师要深刻铭记的另外一句话是“教无定法”,说明文虽然只是众多文章体裁的一种,但其本身也可以说是千变万化,无法用同一个规律加以限制,也没有固定的方法能够运用。因此教师需要按照文本特点实施灵活化教学,点拨一种方法,指引一种规律。很多时候,教师所直接给出的知识,学生难以牢固记忆,然而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与规律则会印象深刻,并且在发现的过程中可以体味到无穷的乐趣。

仍以《苏州园林》一文为例,学生如果细读本文就能够自主了解到四个讲究同下文是具有照应关系的,而教师的生硬灌输无疑会让学生产生隔离感,甚至根本就忽略文章的照应结构特点。当然,学生利用交流协作得到文章的规律与方法,并不等同于教师作用的抹杀。我们所强调的交流协作,实际上具有双重含义,即传统的师生交流加新型的生生交流,要在这两种交流模式中寻找到说明文阅读与理解的规律。

四、筛选信息,走出误区

要知道,筛选与理解文章并非寻章摘句,也不是全文通读,而是要依靠逻辑思维去理解文章内容中所包含的各類信息,如地理信息、人文信息、科技信息等。这些内容往往难度不是特别大,而且也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不必过多讲解,要把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上,只负责讲清文章的种类、写法、顺序及语言特点即可。

比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文章内容本身难度不大,但是花儿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其原因与生物规律有关,这是前因与后果的极常见逻辑,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理解这一逻辑。说明文的特点是客观性与科学性,教师应当时刻思考:文章所叙述的事理学生可以理解吗?学生明白每一个例子的使用功能吗?这种叙述方法产生的结果是什么等等。对于语文教师来说,重点任务是使学生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冲入科学知识的“禁区”,这也是帮助学生筛选信息的核心思想。但此时教师必须注意走出学术性教学的误区,也就是教师应当避免陷入到说明文的逻辑严谨误区,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会机械地按照逻辑的机械思维进行说明文教学,仿佛要把学生锻炼成研究说明文文体的专家,这是不恰当的。

初中生一般对说明类作品的看法是:实用知识比较有趣,但是和语文知识联系的部分则非常枯燥。教师也容易因为这类文章的平直质朴而产生上起课来找不到亮点的感觉。实际上我们只要不是因循墨守既定的僵化程式,而是走积极挖掘探索之路,肯定可以利用说明文里面的有益因素,从自身开始寻找突破口,从而让说明文教学的视角更高、视野更开阔,也就更加完整地展现出说明文的价值。

猜你喜欢

说明文文体规律
说明文阅读专练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巧解规律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