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

2014-04-29陆丽洁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美的目标课堂教学

陆丽洁

摘 要:新课程实施后,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完成教学内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高中地理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要较好的完成这一问题,就要求地理教师精确设计课堂,从教学目标开始,设计好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师生合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地理教学; 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2-020-002

一、统筹安排,突出整体性

1.整体设计教学目标

地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地理科学素养为核心,教师必须要充分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首先,要依据地理教学大纲初步确定教学目标。地理教学大纲是进行地理教学的依据和准则,对地理教学大纲的研究是科学地设计地理教学目标的前提。通过分析地理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要点和教学要求(包括知识、技能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初步确定教学目标。其次,要依据地理教材内容完善和细化教学目标。地理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具有纲要的特点,还不够具体,而地理教材内容是进行地理教学的“物质基础”。它与教学目标设计有直接关系,是进行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物质载体”。为此,教师需要挖掘地理教材中隐含的知识、技能与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要求,完善和细化教学目标,力求设计一个全面、具体、适度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提高其整体功能,发挥其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导向作用。

例如在设计“等高线”的教学时,教学目标可从以下几点考虑:①认知目标,如“知道”——说出地图上等高线的含义;“理解”——区别海拔(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说明分层设色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关系;“应用”——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种类和地势特征、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判断地形种类、运用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②技能目标,如“模仿”——模仿教材中的方法绘制地形剖面图、独立操作运用电子地图查阅指定的内容(若具备条件);“迁移”——运用教材中的方法计算地面任何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③情意目标,如“经历”——观察影像地图和电子地图的制作过程(若具备条件);“反应”——关注地理科学发展的新成果;“领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2.整体设计教学内容

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主要是為学生提供一个“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把教材中各部分分散的知识组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整体理解、整体建构和整体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加工处理教学内容时,力求使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和深度广度得当,重点、难点突出,排列有序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理解、巩固和迁移,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二、脉络清晰,体现层次性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学习活动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浅到深,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一认知规律,适时引导学生从一个层次的学习递进到下一个层次的学习,逐步深化,螺旋上升。根据地理课堂教学的特点,将学生的学可以划分几个学习层次,即动机阶段→获得信息→理解信息→储存信息→信息输出→信息反馈。

根据学生学的层次性,教师的教也要追求“层层剥笋”。一是在信息的取舍上注意层次性,二是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启发诱导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善于将教的各阶段与学的各阶段有机对应,形成教的层次性,即激活动机→点拨指导→刺激识别→增强保持→促进迁移→及时反馈。这样,教与学相得益彰,波浪式推进,顺畅自然,使学生能够在富有美感的规律性变化中学习。

例如在设计“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的教学时,根据学生学的层次和教师教的层次,课堂教学层次设计如下:

三、灵活多变,具有动态性

1.教学程序——动静结合

“动”是指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敞开思路,广开言路,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静”则是指因教学目的需要,在课堂上有意安排短时间的宁静状态。静是为了动,静的目的最终还是动,即让学生冷静地思考问题,消化吸收所学习的内容。高明的导演总是在闹场之后又安排一个静场,以调节观众的情绪。同样道理,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疲劳,保持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即“动静搭配、学习不累”。

例如在设计“气压带和风带”的教学时,按照动静结合的模式来组织教学,程序是:阅读教材图2.10“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静)→按照教材活动,制作三圈环流的模型(动)→总结归纳,完成表格(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和分布)(静)→探究讨论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和作用(动)→总结归纳,完成表格(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和作用)(静)。

2.教学形式——师生互动

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有着丰富的内容,既有通过讲练结合、演示实验与探究体验、播放视频与视频信息处理、展示课件模型等知识层次上的交流互动,又有教师借助亲切的语调、恰当的肢体语言等与学生进行的情感层次上的复杂的交流互动。教师的动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目标,以创建情景引导、诱发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激励学生行动;而学生的动则是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以兴趣投入、动口动手、思考问题,提高求知欲为准。

例如在设计“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教学时,可实施“三促动”策略,即情景促动、问题促动和任务促动。首先,通过播放“漂流瓶的运动”视频情景,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通过观察和阅读图3.5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促动学生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提出任务:分析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分布规律,分析南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洋流分布规律,分析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分布规律,促动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讲究艺术,注重审美性

1.提高审美意识

地理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审美性,关键在教师。一方面,教师要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陶冶。另一方面,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品质、广博的知识、较强的组织协调等能力,具有语言美、行为美,从而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审美形象印在学生的心目中。

2.营造审美氛围

美的氛围本身就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地理教科书”。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美的因素,使导语“未成曲调先有情”,让讲述“语不惊人誓不休”,使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令过渡“嫁与春风不用媒”,使小结“似曾相识燕归来”,让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换句话说,课的开头,引人入胜、留下悬念;课的中间,波澜起伏、开合有度,使学生领略到节奏美和结构美;课的结尾,余音不绝、回味无穷。

总之,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精辟的分析,形象的讲解,巧妙的启发,严密的推理,生动的语言,漂亮的板书等,不断揭示地理学科中美的因素,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

猜你喜欢

美的目标课堂教学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们的目标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