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
2014-04-29彭波李德辉陈浩雷徐天雷
彭波 李德辉 陈浩雷 徐天雷
【摘 要】目的:分析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并行经侧裂入路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血肿清除>80%,其中81例清除>90%,占91.0%。术后ADL分级,Ⅰ级8例(10.0%),Ⅱ级23例(28.75%),Ⅲ级26例(32.50%),Ⅳ级19例(23.75%),Ⅴ级4例(5.0%)。结论:侧裂入路利用自然间隙,结合显微镜的良好照明及放大作用,可以很好的保护脑组织,减少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侧裂入路;显微手术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89-02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疾病,出血部位多位于基底节区。HICH的治疗方法很多,手术方式也有多种,疗效不一。我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针对基底节区的HICH采用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9例,男58例,女31例,年齡39岁~70岁,平均57岁。术前GCS:4~14分,术前发生脑疝17例。均有高血压病史,最短2月,最长32年。 发病至手术时间,最短3小时,最长46小时,平均16小时。
1.2 影像学检查 全部89例均接受CT检查。壳核出血81例,丘脑出血8例,合并破入脑室11例。出血量按多田公式计算,最小30ml,最大140ml。
1.3 排除标准 GCS:3分;年龄>70岁;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等疾病;术中证实有脑血管畸形、动脉瘤;放弃治疗者。
1.4 手术指征 出血量≥30ml;中线偏移>10mm;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或观察期间意识障碍加重。
1.5 手术方式 全麻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翼点入路,骨瓣开颅,骨窗大小6cm×6cm。剪开硬膜,显露侧裂,显微镜下于侧裂静脉额侧,以外侧裂前点为起点,切开蛛网膜3cm,分开侧裂后段,显露岛叶。于无血管区切开岛叶皮质1.5cm进入血肿腔,先吸除中部血肿,因压力差周边血肿被逐步推向中部,再逐渐清除。深部粘连血肿不强行清除。血肿破入脑室形成铸型者,经破口尽可能清除,于脑室内放置引流管。脑组织肿胀明显及术前发生脑疝的病例,行去骨瓣减压,将骨窗扩大至中颅底,硬膜减张缝合。
2 结果
全部病例血肿清除>80%,其中81例清除>90%,占91.0%。术后再出血3例,再次手术治疗。本组术后死亡9例,死亡率10.1%。死亡原因分析:4例脑干功能衰竭;4例肺部感染;另1例术后清醒病人,进食时突发猝死,原因不明。
随访3~12月(电话或门诊随访)。术后恢复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fe,ADL)分级判断,Ⅰ级8例(10.0%),Ⅱ级23例(28.75%),Ⅲ级26例(32.50%),Ⅳ级19例(23.75%),Ⅴ级4例(5.0%)。
3 讨论
3.1 手术技巧
侧裂池是顶叶、额叶、颞叶和岛叶间的蛛网膜间隙,目前普遍认为利用这一自然间隙入路治疗基底节HICH,无论是微创的意义或疗效都明显好于经皮质造瘘手术[1,5,6]。开放侧裂的起点是外侧裂前点,外侧裂前点位于额叶三角区下方,术中容易辨认,而且其与脑沟具有固定的形态学关系,是显微神经外科术中解剖和开放侧裂的很好的起点[3]。以外侧裂前点开始切开侧裂蛛网膜3cm,可以较容易的分开额顶叶岛盖和颞叶岛盖,显露岛叶。
手术中对侧裂血管的保护至关重要,包括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和Sylvien静脉及其分支。经侧裂入路显微镜下操作应注意保护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侧裂区域的引流静脉和供应基底节区的内、外侧豆纹动脉,以防手术后脑梗塞及静脉回流障碍而加重脑水肿[4]。
清除血肿应采用肿瘤囊内切除的方法,先吸除血肿中部,形成压力差,周边血肿被推向中部,再逐渐清除。如此,可有效减少脑组织的牵引力度和幅度,减小脑组织损伤,而且可以避免脑组织的快速塌陷、移位撕破导静脉,造成术后硬膜下血肿。血肿较大的病例,在清除血肿时,于周边垫入明胶海绵支撑,也可以避免脑组织快速塌陷、移位,同时有止血作用。血肿清除后,血肿腔内注满水,再取出明胶海绵。
显微镜的应用对基底节HICH的治疗也很重要。利用显微镜良好的照明、视野和放大作用,可以做到良好的显露和精准的操作,尽可能减少医源性的脑损伤,改善预后。
3.2 基底节HICH手术方式的选择
手术方式的选择必须适合病情的发展,既要考虑出血量、出血部位、病情演变及意识障碍程度,也要考虑其能有效清除血肿、止血彻底、降低颅内压,在满足以上要求下,尽量减少损伤,达到微创治疗的目的[2]。目前,基底节HICH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三类:①钻孔血肿抽吸术;②小骨窗血肿清除术;③开骨瓣血肿清除术。钻孔抽吸术,手术简便,创伤小,局麻下即可手术,但血肿清除有限,多需要使用尿激酶等药物,再出血风险高。小骨窗手术,手术创伤较小,手术时间短,但对于血肿较大、较深者,清除困难,而且对脑水肿严重者无有效减压作用。开骨瓣血肿清除术,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可以有效清除血肿、彻底止血,加上显微镜的应用,利用侧裂的自然通道,有效的保护脑组织,减少手术损伤,提高疗效。脑水肿严重者,可以去除骨瓣减压。而手术切口和骨瓣较大不应视为违反微创原则。
3.3 手术时机
血肿的占位效应、毒性作用和脑水肿等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的脑继发性损害多发生在出血后6小时内。理论上,超早期手术(发病7小时内)可以解除血肿占位效应,减少血肿降解产物的毒性作用,从而减轻脑继发性损害。又由于早期血肿扩大多发生在出血后6小时内,故理论上可以通过超早期手术来防治血肿扩大,改善预后[7]。目前学者普遍提倡超早期手术治疗HICH。但是,有学者关于超早期手术的临床研究显示存在较高的术后再出血风险[8]。本组3例术后再出血有2例发生在超早期手术,占超早期手术(共27例)的7.40%。
3.4 结论
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基底节HICH的有效方法,利用侧裂这一自然间隙,结合显微镜的良好照明、视野,可以满意的清除血肿,同时减少脑组织的手术损伤,疗效良好。为减轻脑继发性损害,应该超早期手术,但需要关注术后再出血。
参考文献:
[1] 黄萌异,汪丹,李义荣,等. 经侧裂外部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 中外医学研究,2011,9(23):9~10.
[2] 张帆,游潮.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7(4):210~214.
[3] 李平,李少华,徐达传. 外侧裂手术入路显微外科解剖.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24(2):132~135.
[4] 段国升. 手术学全集. 神经外科卷.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308~310.
[5] 陈东亮,彭涛,谢庆海,等. 超早期翼点小切口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14(7):412~414.
[6] 林涛,车海江,王晓明,等. 基底节区出血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10(3):270~272.
[7] 谢宗志,李浩,游潮.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2,9(8):435~440.
[8] 孙耀辉,黄麟,黄建聪,等.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与术后再出血相关性分析.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8):1412~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