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节日文化”的探究性学习中培养语文能力
2014-04-29钟肖容
钟肖容
【摘要】 “在‘传统节日文化的探究性学习中培养语文能力”是我们学校教育科学规划开展的研究课题。我们以主体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学理论等理论为依据,开展扎实的研究,取得了终结性的成果。在实验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从灿烂的传统节日文化中学语文,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学语文。
【关键词】 传统节日文化 探究性学习 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2-053-01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有着鲜明的特点。但是今天的学生们似乎对外国的节日兴趣浓厚,可对于传统的中国节日并不是很了解,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在‘传统节日文化的探究性学习中培养语文能力”是我们学校教育科学规划开展的研究课题。我们以主体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学理论等理论为依据,开展扎实的研究,取得了终结性的成果。在实验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从灿烂的传统节日文化中学语文,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学语文。
一、课题的提出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将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旨在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另外《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到:“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009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曾经说过,“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就是人间的亲近与和谐。其中,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手足牵挂之情,邻里互助之情,朋友相援之情,以及对先人和故土家乡依恋的情感。
1.主体教育理论
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征。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学生,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综合性学习才有可能落到实处。
2.现代教育学理论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破除以教师讲解、分析、说明为主的知识灌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让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学语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发自内心地热爱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因为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
2.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学习我国古代经典文化,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过一个个文化内涵深厚的传统节日,与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增长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3.学生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4.让学生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选取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这五个传统节日,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节日的由来、节日的习俗、相关故事及传说、相关的经典诗词、相关的歌曲等。
2.从近两年中央电视台,每逢传统节日播放的特别节目——“我们的节日”和“中华长歌行”中,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学习并积累经典古诗词;从朗诵中,培养语感。
3.从于丹、易中天等文化名人对传统节日的“寄语”中,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历史传承,以及在新时代的意义。
4.围绕着这五个传统节日,开展一些语文综合性活动,例如收集春联、写春联、编节日祝福短信、出专题手抄报(《春到,福到》、《欢天喜地闹元宵》、《清明时节雨》、《端午粽米飘香》、《中秋月明人团圆》)、写新闻稿、写感想、开辩论会、传统节日诗词朗诵等。在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四、课题实验的具体措施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兼用调查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等等。
1.文献法。认真学习有效教学的理论,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课题研究,吸纳成功的经验,为我所用。
2.调查法。主要调查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效果,掌握课题研究活动的基本状况,以不断调整教学与管理行为。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主动把课题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自我实践、总结,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4.经验总结法。针对成功体验与失败教训,及时提炼、总结,从更高的理论层面为课题服务。
五、课题实验的反思
1.语文教师要有“大语文”观。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是语文。
2.语文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统一体,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提高的园地。语文教师应该是语文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学生学习语文的伙伴;学生不时语文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体。
3.课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课题研究才能顺利进行。
4.教师设计的课题研究方案,必须是容易操作的,要不课题研究难以进行,不能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