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2014-04-29黄胜平
黄胜平
摘 要:随着我国考试制度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是现代教学的要求。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应现代教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中学历史课教学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是摆在广大中学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存在问题;创新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21世纪的挑战。
随着我国考试制度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是现代教学要求。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应现代教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中学历史课教学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是摆在广大中学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传统历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很多中学历史教师目前仍然保留较多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传统的历史教学,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不理解史实,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容易养成思维惰性,从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总是以固定的“复习旧知识”讲授新课”“复习和作业”三个步骤贯穿始终,使课堂教学缺乏活力,枯燥无味。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与书本,造成主体意识淡薄,缺乏创新精神,阻碍其素质全面的发展,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新时代和新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时代呼唤着中国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又呼唤着创新教育。历史是一门复杂的社会学科,它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也比较多,教材由于篇幅所限就有所取舍,叙述的比较简略,趣味性少,断层多,很难形成完整的历史现象,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无味。而事实上,历史是生动的,人物是鲜活的,要让学生乐学,有兴趣,就必须在讲课时,加进一些新鲜、新颖、新奇、有吸引力的新内容,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学习,从而达到教学要求。
三、历史教学手段要创新
传统历史课教学一般是教师课堂上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这种教学模式在形式上比较单一,往往激不起学生的兴趣。现在已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历史教学的手段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知识资源,来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下载很多教学用的图片和课件,也可以自己制作历史课件用于教学。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这种方式既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历史教学要注重边缘学科知識的延伸
当前我国中学一些历史教师知识面狭窄。而历史学习所涉及的领域是广泛的,有些历史教师只看教材,视野狭窄,知识量有限,在上课时举例单一,枯燥乏味。历史教师除掌握历史知识以外,还应关注其他领域的知识,如社会学、地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哲学、宗教、法律、军事等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打破学科界限,延伸到其他学科,延伸到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使学生知识面扩大,眼界开阔,才能加深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培养学生开放、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合格的人才。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