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2014-04-29王晓红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氨氯地平缬沙坦

王晓红

【摘要】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以及缬沙坦进行联合治疗的相关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以及缬沙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心率(HR)、舒张压(DBP)以及收缩压(SBP)。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两组患者的HR、DBP以及SBP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 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氨氯地平以及缬沙坦联合应用,不仅具有一定的协助作用,而且其治疗效果较好,可以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地控制,因此,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氨氯地平以及缬沙坦联用的治疗方式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氨氯地平;缬沙坦;临床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34-02

临床实践证实,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危险因素,有研究指出,对高血压进行积极地控制是避免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措施[1]。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此类患者的血壓进行积极有效地控制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所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所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卫生组织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诊断标准,且被确诊为中度或轻度原发性高血压,即患者的舒张压为90-109mmHg和(或)收缩压为140-179mmHg。其中有42例女性,58例男性,患者的年龄成为42-83岁,平均年龄为54.7岁。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不存在继发性高血压的情况,同时患者也不存在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等疾病。利用随机分层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者在接收本研究的治疗前将各类降压药物停用5个半衰期。对照组患者给予10mg氨氯地平口服,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5mg氨氯地平联合80mg缬沙坦口服,每天至少对患者进行1次血压测量,在观察期间,对于血压控制不满意的患者,可以加用其它药物来进行降压处理,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耐受,则退出研究。本研究所有患者的观察时间均为12周,且在试验过程中不能采用影响血糖以及血脂代谢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的DBP至少下降10mmHg,并恢复正常或DBP下降20mmHg以上的患者。有效:DBP下降小于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量为10-19mmHg的患者。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的患者。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4.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用χ2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用t检验,Ρ<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中有30例患者治疗显效,18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中有12例患者治疗显效,20例患者治疗有效,18例患者治疗无效,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

2.2 HR、DBP以及SBP 观察组在治疗前的HR为(77.7±9.1)mmHg,DBP为(98.1±3.0)mmHg,SBP为(152.8±10.9)mmHg;治疗4周末的下降值HR为(7.6±7.9)mmHg,DBP为(13±5.8)mmHg,SBP为(17.3±9.7)mmHg;治疗8周末的下降值HR为(8.8±7.9)mmHg,DBP为(15.8±6.1)mmHg,SBP为(1.2±11.9)mmHg;治疗12周末的下降值HR为(9.1±8.9)mmHg,DBP为(15.9±5.2)mmHg,SBP为(21.5±10.3)mmHg。对照组在治疗前的HR为(75.8±8.9)mmHg,DBP为(97.7±2.9)mmHg,SBP为(149.1±10)mmHg;治疗4周末的下降值HR为(11.9±8.9)mmHg,DBP为(12.2±5.8)mmHg,SBP为(13.7±12.9)mmHg;治疗8周末的下降值HR为(7.2±9.2)mmHg,DBP为(14.8±5.9)mmHg,SBP为(16.7±13.0)mmHg;治疗12周末的下降值HR为(8.2±11.2)mmHg,DBP为(16.0±6.7)mmHg,SBP为(17.7±13.1)mmHg。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末、8周末以及12周末的HR、DBP以及SBP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

3 讨 论

近年来,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抗高血压药物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ARB),它对肾病、糖尿病、心力衰竭、心肌肥厚、动脉硬化以及高血压等均具有较好的效果[2]。目前,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由于ARB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该药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抗高血压的六大类药物之一[3]。

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缬沙坦可以与AT1跨膜区的氨基酸发生反应,对AT1与AngⅡ之间的结合形成阻碍作用,通过阻断AngⅡ的诱导生物学效应,以此来达到降压的目的。氨氯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氨氯地平通过对钙离子内流形成一定的阻滞,使血管平滑肌能够得到适当的舒张,最终使血管舒张,以此来达到相应的降压效果。在对患者进行降压的过程中,氨氯地平还可以适当的清除血管中的自由基。

目前,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联合用药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来发挥降压作用,其降压效果由于任何单一降压药物。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在治疗4周末、8周末以及12周末的HR、DBP以及SBP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由此可见,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氨氯地平以及缬沙坦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氨氯地平以及缬沙坦联合应用,不仅具有一定的协助作用,而且其治疗效果较好,可以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地控制,因此,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氨氯地平以及缬沙坦联用的治疗方式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汉菊.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9):2154-2155.

[2] 丁宏胜.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9):3776-3777.

[3] 陈胜文.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0,10(6):49-50.

猜你喜欢

原发性高血压氨氯地平缬沙坦
分清氨氯地平和左氨氯地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非杓性高血压宜选用左旋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左旋”是否更好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疗效分析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