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理念下习作教学亟待解决的四个问题

2014-04-29陈淑娟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2期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习作教学

陈淑娟

摘 要:以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为标尺,从习作教学的目的应试化、习作教学的内容技巧化、习作教学的模式禁锢化及习作教学的评价单向化,探究当今习作教学亟待解决的四个问题。

关键词:习作教学;新课标理念;写作教学问题

新课程改革以来,习作教学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与新课改理念相违背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习作教学以追求应试为目的,而忽略儿童作为习作本位的主体地位;习作内容集中于习作技巧,置学生的真情表达于不顾;先教后写的教学模式禁锢学生的自主表达;以师评生的单向教学评价忽略多向评改的重要性等。本文以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为圭臬,论述目前习作教学亟待解决的四个问题。

一、目的应试化——忽略儿童本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即在习作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本位。习作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鼓励学生真实表达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教学目的。其实,小学生的作文应当是儿童作文。因为只有儿童作文,才是属于儿童的;只有儿童作文,才是为了儿童的;只有儿童作文,才是从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的;也只有儿童作文,才会关注儿童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儿童作文应该是童眼观察世界、童心感受世界、童言表达世界的一种自然倾吐。因此在习作教学中应以儿童为本位。然而当今,在应试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流思想时,现实中的习作教学,教师都以应试为目的。教师进行习作教学时忽视学生真实的心理感受,没有将学生作为习作的主体来尊重。他们考虑的是如何在应试中取得好成绩。曾有这么一件事,开学不久,一语文老师让全班同学写《校园秋桐》一文。班上一名叫苏x的女孩由于新到这个学校,对校园秋桐非常不熟悉,在家乡时也从未见过秋桐,为此她写了《校园秋景》,想表达自己对这所新校园的喜爱之情。该女孩文笔清晰、细腻,写得一手好文章,老师也深深折服于她的写作功底。讲评作文时,老师请这位女孩朗读自己的作文,就在同学们的一片惊讶a声中,老师却宣布这篇文章零分,因为文章跑题了。就这一次,女孩再也不喜欢写作了,再也不喜欢语文了。这位老师以牺牲一位学生对写作的热爱来警示学生,写作的最终指向目标是分数。如此以应试为目的的习作教学怎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怎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喜欢上写作呢?

二、内容技巧化——忽略真情表达

一直以来师生对写作教学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掌握了习作知识、习作技巧,作文就能写好,以至于当今的习作教学仍是致力于习作知识点、能力点的构造。一堂习作指导课大约有三分之二时间用于习作技巧的指导,余下三分之一时间,让学生根据指导的习作技巧当场练笔。教师主要采用一教一写的模式,即教什么习作方法,就用什么习作方法写。这样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学生的真情自然流露,学生表达时不是情动辞发,而是以表现教师所要的习作技巧为目的。如此写作教学让学生完全体会不到写作乐趣,一下子让学生陷入写作的泥潭中,真正是为老师而写作,为习作技巧而写作。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期盼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一文深入人心。这篇文章透彻地诠释新课标的阅读教学理念。这一年来,阅读教学已逐渐美丽转身,老师们已逐渐摒弃课文内容分析的教课文常规现象,而将方法习得点、语言训练点、能力增长点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老师们引导学生品“语言文字之妙”“写作方法之巧”“人物形象之美”“感情表达之真”,这都是阅读指向的内涵。未转身之前的阅读教学沉浸于教学内容分析,以致习作教学中致力于写作知识、写作技巧、写作方法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但如今在阅读教学已发生转变的当下,写作教学内容也应发生相应的转变,转变为唤醒儿童的写作欲望,唤醒儿童在阅读教学中积累的各种表达方法,写作技巧等,而不是重复阅读教学中已教学的各种写作方法等。“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到纸上。”这是冰心作家对写作的一种诠释。习作教学请让孩子们能自然、真情地流淌。

三、模式禁锢化——忽略自主写作

2013年4月福建省小学习作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莆田举行。此次研讨活动共展示18节代表各市县区习作教学水平的研讨课。但令人惊讶的是18节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出一辙,均为:出示范文—分析范文—学生模仿范文练笔,这样的模式可概括为“先教后写”模式,也是当前最为典型的写作教学模式。“先教后写”模式其实是一种演绎教学法,以教师教什么为主导思想,教师教什么,学生才按教师教的写什么,即老师要我写什么,我才写什么。教师以其师者的思维寻找范例、分析范例,其教学是从自身的经验主义出发,采用演绎教学法,学生基本上是跟着教师的思维走。这样的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作为习作主体而享有的自主表达的权利。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此习作教学必须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将“先教后写”转变为“先写后教”,即“学生自主写作—教师搜寻学生范文—引导欣赏学生范文—归纳学生范文亮点”,这样的教学模式不给予学生太多禁锢的条件,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阅读积累为原点,以自己的观察视角为导线,遵循学生自身的独特感受,放飞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表达的空间,真实而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感。

四、评价单向化——忽略评改多向

新课程实施以来,对教学评价的关注也一度沸沸扬扬,老师评价的方式多了,集体“棒!棒!你真棒!”个别评价贴红旗,盖“加油!”学生互评、小组评等等,可谓五花八门,然而在习作教学上的评价,由于其费时费力且颇具挑战性,教师需具备一定的文学功底,否则一些习作问题无法当场给予较好的修改。因此习作评价还是走老路——老师讲评,学生修改。老师讲什么,学生改什么。教师讲得少,只在班上蜻蜓点水说些共性的问题,如:此次要求运用哪种写作方法,运用情况怎样,誰用得好等等,而在学生习作上的修改就多了,特别是许多地区对习作教学的批改还作了具体的要求,要有眉批、总批、精批,精批还得达到什么程度,以致有些同学的习作发下来一看,面目全非。这种单向度的写作批改均由老师主导,老师以其个人的角度引导全班同学作与他一样的欣赏与评改,完全忽视学生欣赏习作的能力和权利。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关于习作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引导学生学会自改和互改也是一种写作能力,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写作能力。“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然而我们的老师却忽视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能欣赏别人写作中的优点,能找出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都需具备一定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同时采用多向度的评价方式,自评、同桌互评、小组交换评等。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欣赏更多与自己能力水平接近的作品,也更利于提高其习作的自信心,而教师则参与其中适时给予高于学生水平的点拨、指导。

参考文献:

[1]杨钦芬,滕衍平.意义生成:有效教学的价值追寻.中小学教育,2013(2).

[2]朱丹.准确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主题.中小学教育,2013(2).

[3]李怀源.为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访全国小语会名誉理事长崔峦先生.小学语文教师,2013(2).

[4]彭钢.教学现象与教学事件的分析与阐释.南师大厦门小学学科带头人培训班讲座(课件),2012-07-17.

[5]潘文彬.守住儿童的天性.南师大厦门小学学科带头人培训班讲座(课件),2012-07-25.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

?誗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新课标理念习作教学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材解读方法探析
浅议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善用微练笔 叩启习作之门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新课标理念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