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海报《归来》的多模态话语意义解读

2014-04-29王凡李珂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0期
关键词:归来

王凡 李珂

摘 要:本文以视觉语法的三大意义,即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为理论框架,构建对《归来》电影海报中的图像和文字的多模态意义解读。笔者通过解读海报中图像和文字的多模态意义,意在提高我们对电影海报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关键词:电影海报;归来 多模态意义

作者简介:

王凡(1989.4-),女,陕西安康,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李珂(1989.9-),女,陕西铜川,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0--02

多模态话语分析已受到了国内外众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已从对最初单一的语言文字的话语分析发展到现在对声音、图片和手势的多种模态所构成的多模态语篇的研究分析(朱永生 2007),研究的对象也从语言文字转变到对多模态语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里,韩礼德的提出语言主要有三大元语言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李战子 2003),初步为多模态话语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依照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元语言功能,Kress 和van Leeuwen(1996)指出视觉语法也就是视觉模态具有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的三大意义,进一步为多模态语篇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电影海报是集文字、图片、颜色于一体的多模态语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也开始关注对电影海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张艺谋导演的最新佳作《归来》电影海报的分析,解读在海报的多模态意义,进而提高读者对电影海报的识读能力。

一、电影《归来》

电影《归来》是一部以文革为背景的动人爱情的文艺大片,讲述的是与家人音讯全无隔绝多年的劳改犯陆焉识与妻子冯婉瑜多年未见,在文革期间陆焉识的归来对怀抱芭蕾舞梦想的女儿丹丹带来了巨大压力,她阻止母亲与父亲的相见,夫妻二人近在咫尺却又相隔天涯,怀着各自强烈而执着的爱,在永远的等待中一起慢慢变老的故事。能够唤起观者对亲情和爱情的思考和沉淀,也唤起对父辈爱情的思考,以及对当前社会的思考。

二、电影海报《归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电影海报的重要作用首先是引起观众对影片的观看欲望,其次是实现对电影的消费,最后是传播民族文化。因此,电影海报想要实现其这些目的必须通过鲜明突出的主题,简洁明快的造型,对比强烈的人物等藝术形式的视觉语言冲击,才能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归来》电影海报运用了图像、文字和颜色等多种模态,构成了一个多模态语篇,笔者认为《归来》电影海报有着深刻的多模态意义,不仅体现在对人物的面部神情的刻画上还有海报背景再现上,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蕴涵,值得笔者思考探究。本文试图用视觉语法的三大意义来分析该电影海报的多种模态意义,以探讨该电影海报的意义内涵和成功之处。

《归来》电影海报

1.海报的再现意义。

Kress &van Leeuwen 指出图像再现意义分为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两种模式。在《归来》电影海报语篇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从整个画面来看陈道明所塑造的男主人公和巩俐所饰演的女主人公被较大地放置在海报上,则是剧中的主要角色。从人物三者之间眼神的矢量构图看出,他们之间相互传达着不一样的情感,但是又很难想象出海报中人物到底遭受什么让他们这般伤心、失落、愤恨,他们期盼、凝望、愤恨的眼神足以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则暗示这是一次充满艰辛和饱经风霜的归来。海报中整个色调以灰黑为基调,干净简洁的背景,海报的构图设计很好地反映出了归家的主题内涵,成功地唤起了观众一睹影片的兴趣。

2.海报的互动意义。

Kress 和van Leeuwen指出互动意义是由人与人之间主要是图像的制作者和图像的观看者之间的互动行为所体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接触、态度和情态。

1. 接触。接触即海报人物和观看者之间起来的一种想象人际意义关系。Kress & van Leeuwen 把这种图像分为索取类图像和提供类图像两大类。由此分析,画面中的女主角与观看者有着直接的目光的接触,说明她是在向观者索取情感上的共鸣,而另一位女主角和男主角虽然没有直接目光的接触,他们的眼里透露的期望和艰辛,男主人公深情凝望着女主人公,女主人公眼里流露出的纠结和绝望,以及女儿眼里所透出的恨意,让观者感受到他们的情感诉求,体会到这归来的坎坷和不易。

2. 态度。态度就是表达对海报人物所持的态度,主要通过视角来体现。依此来看,观者好似自己身处到这风霜雨雪中一样,仿佛体会到男女主人公在归来的途中所遭受的风霜雨雪也就是坎坷和艰辛,进一步想要去了解是到底什么坎坷和艰辛,不禁对人物的遭遇充满了同情,深得体会海报人物的情感诉求,尤其三位人物的面部神情所传达的情感意境。

3. 情态。情态亦是海报中色彩、色调、深度的使用程度。《归来》电影海报中用到的红色和白色,色彩的鲜明对比很快将读者带入归来的场景中,向观看者最大程度地展现这一归来的艰辛场景,以及可以推断出爱情和亲情来之不易。海报中人物均以素颜出现,和电影的文革背景构成一致,观者易于被影片这种平实的表达方式和久违的感觉所震撼并感动。

3. 海报的构图意义。

Kress & van Leeuwen 提出在视觉语法中的构图意义有三大方面: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

1. 信息值。信息值涉及各种元素在海报构图中的放置。在这张电影海报中,人物的面部特写和一句电影主词(生离死别,旷世之恋)位于海报上方,虽然属于理想的信息,但是它给观众提供的信息值让人感觉真实,爱情及亲情的冲突和焦虑显示其中,海报上方写着“生离死别,旷世绝恋”传达的是电影不仅仅是讲述出的浓浓的爱情还有亲情。左下方是导演名字,张艺谋导演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这也对电影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海报的最底端的文字主要涉及的是该影片的导演、制作人和制片商,此为真实信息。

2. 取景。取景是海报中各元素的割断或连接的程度。在电影海报中,主体图像时位于上方三个主人公,但是下方是一望无垠的茫茫雪原上,一条铺满雪花的黑色路途,绵延至看不见的远方,天边飞翔着一群大雁,两人相互搀扶着行走在路上,似乎是朝着回家的方向,背影写满落寞和坚定,这个背景和归来的主题很好的构成一个多模态语篇,让观者不由得想象电影的情节,把观者的注意力很好的吸引到了对海报和电影的关注。

3. 显著性。显著性指各种元素在电影海报中的不同显现程度。在电影海报《归来》中,首先,“归来 COMING HOME”这个大大的标题就很显著,居中且醒目。其次,女主人公色彩突出的红色围巾一下把我们注意力吸引到她身上,她伤心和失落的眼睛令我们遐想,以及突出的“归来”两字让观看者体会到电影的主题精神,人物的面部神情让观者体会到剧中人物眼神所表达出来的期盼、凝望、悲苦、愤恨,给读者很大的心灵冲击,吸引了观者的关注。

三、结语

本文以Kress 和van Leeuwen 提出的视觉语法的三大意义为理论框架,深入分析了电影海报《归来》的多模态意义。图像生动富有感情突出主题,文字阐述言简意赅恰到好处,每种意义表达方式都有其隐含意义,它们共同烘托了电影的主题,成功地喚起了观众观看此部电影的兴趣。正是由于这些符号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电影海报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文字所表达的含义,让有限空间,隐藏无限意味。

参考文献:

[1]程春松.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话语解读. 电影文学【J】2008.15

[2]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 语言教学与研究【J】2007.1

[3]李战子.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外语研究【J】2003.5

[4]王红阳.多模态广告语篇的互动意义的构建.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J】2007.6

[5]韦琴红.视觉环境下的多模态化与多模态话语研究.北京: 科学出版社【M】2009

[6]王天翔.电影海报的多模态语篇分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J】 2012.5

[7]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外语学刊【J】2007. 5

[8]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M ]. London:Arnold, 1978.

[9]Kress, G .& T. van Leeuwen.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C ]. London: Arnold,2001.

[10]Kress, G.& T. van Leeuwen.Reading Images[C ]. London: Rouledge, 1996.

猜你喜欢

归来
安静的等待——观《归来》有感
以《归来》为例探讨文学电影改编艺术
冰冻6年的情爱“归来”:天空瞬间就放晴
浅谈《归来》影视剧片断改编——教学说明
从真实影像系统的角度浅析电影《归来》的审美意蕴
影片《归来》影像构图与镜头语言分析
影片《归来》浅析
电影《归来》的诗意叙事与美学意象
《归来》:美学批评与历史批评
《归来》:去掉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