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离于黑白之间的女人们

2014-04-29张文艳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0期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身份认同主体性

摘 要: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自发表以来,吸引了国内外学者不同角度的分析和解读。本文将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剖析白人文化霸权对黑人女性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得出在白人主流文化面前,建立黑人女性的自我身份认同和主体性的重要性。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后殖民女性主义;白人文化霸权;身份认同;主体性

作者简介:张文艳 (1990-),女,汉族,陕西榆林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0--02

一、引语

在美国这个多元社会中,黑人作为一种少数族群,一直在夹缝中探索者,寻求出路。继哈莱姆文艺复兴,二战以及美国民权运动之后,美国的少数族裔妇女,特别是黑人女性,致力于争取合法权利。在文化领域,非裔美国女性用女性独特的经历书写。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凭借《宠儿》成为第一位黑人女性诺奖得主。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叙述了主人公黑人女孩佩科拉对自己的“黑的丑陋”深信不疑,渴望拥有一双白人那样的蓝眼睛而最终精神失常的故事。广义上,后殖民主义批评关注的是与宽泛的与国家历史和命运有关的文化认同的问题和在殖民统治下,殖民地人民所受的不平等对待。在后殖民时代,黑人女性或多或少地受到“至高无上”的白人和白人文化的影响,让她们迷失自我,失去自我甚至是生命。“‘主体性大致包含了政治和公共的力量,与性别、种族以及民族有关,也是一种自我心理结构”(Selden, Peter Widdowsom, and Peter Brooker 8)。在泛滥的崇白洪水中,民族身份认同感和女性主体性的培养尤其重要。一味地模仿、崇拜白人,法农在《黑皮肤﹒白面具》中指出,“黑人无论怎样模仿白人,都不可能被白人世界接受为与他们平等的人”(58)。黑人女性要抵制白人文化的冲击,既要接受黑人不同于白人的现实,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黑人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出发,通过细读《最蓝的眼睛》,来分析在后殖民主义时代,黑人女性面对白人文化霸权迥然不同的态度和所受到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倡导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要认识到自我身份和主体性,从而抵制白人文化的冲击,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和自由。

二、弃黑崇白的悲剧

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黑人小女孩佩科拉,认为自己是黑人而感到恐惧,最终为了一双“蓝眼睛” 而发疯。她生活在一个以白为美,越接近白越美的环境中。在一个世界观、价值观,甚至是审美观均由白人导向的社会里,黑人女孩是不可能被认为是美丽的。可怜的佩科拉既没有得到同样是黑人的母亲的疼爱,从白人社会里又能期望得到什么。小说揭露了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的白人主流审美观和价值观,影响黑人的审美判断。在一个只有白皮肤、金头发、蓝眼睛才是美丽的标准的社会里,这种审美观通过广告、报纸、电影等媒体,甚至是食品的包装的大肆传播,等渗入了黑人的生活和血液之中,使他们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判断,乃至生命。例如,印在杯子上的棕色头发,蓝眼睛和白皮肤的秀兰﹒邓波,挂在电影院海报上的贝蒂﹒嘉宝,爱丽丝和杰瑞漫游奇境的小人书,以及印着玛丽﹒珍头像的糖果包装纸等都在影响着佩科拉对美的判断和对自己的判断与认可。她发疯似的喜欢玛丽﹒珍在她买了糖果之后,她盯着糖果看,认为“吃了糖果也就是吃了眼睛,吃了玛丽﹒珍。 喜欢玛丽﹒珍。成为玛丽﹒珍”( Morrison 39)。除了白人文化霸權和种族主义对其毁灭性的影响之外,黑人同胞将佩科拉推向了悲剧的边缘。在学校,同学叫她“小黑鬼”,“她是班上唯一单独使用双人课桌的人。老师…总是避免看她,只有当全班人人都必须回答问题时才叫她”(46)。在家里,父母吵架、父亲酗酒、母亲整日投身于白人雇主家,哥哥离家出走,没有家的温暖。父亲对她扭曲的爱导致他醉酒强暴了佩科拉。除了克劳迪娅姐妹对她表示同情之外,整个社区里的黑人感到“厌恶、可笑、惊讶、愤恨甚至兴奋”。当她生下一个死婴后,心智失常,还曾在幻觉中觉得自己有了一双无与伦比的蓝眼睛,还与它“窃窃私语”。佩科拉的这种悲剧不仅是在白人文化冲击下的自我迷失,更是一个扭曲的社会环境的牺牲品。12岁,一个价值观、人生观等还未成熟的年纪,佩科拉对事物的一切观念都会受到外界的直接影响,很难认识到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性,佩科拉在一个白人至上的社会完全迷失了自我,更不用说主体性的建构。

佩科拉的母亲波莉,一个成年人在白人的世界里迷失了自我,讨厌自己的女儿,对自己的家庭失去责任感,热爱白人的家庭,疼爱白人雇主的孩子胜过自己的孩子,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在白人雇主家。这也是白人文化霸权侵蚀,自我主体意识淡薄的结果。从南方到北方寻找天堂,这里的白人并不那么友好,黑人女性都嘲笑她那“过时的发型”。 没有归属感,她去电影院—白人文化的宣传机器,寻找快乐。她渴望得到白人的认可,将白人的价值观奉为至上,“把自己的发型弄得和杂志上的电影演员一样”(90),完全没有自我审美判断。更甚的是她生女儿时,白人医生和护士对她的嘲笑和蔑视让她的自我意识大厦彻底崩塌,对自己身为黑人和自己的“丑陋的”女儿痛恨无比。在黑人自我意识和女性的主体意识淡化的情况下,她对自己白人雇主费舍尔一家唯命是从,“小心翼翼”地照顾着白人小孩,将这视为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对自己的家庭和亲人则越来越默然。例如佩科拉不小心打破了她刚做好的浆果馅饼,滚烫的糖浆浇在自己身上,疼的她跳起来。但是波莉当时却只顾责骂女儿弄脏了地板,并没有去关心女儿。波莉这种严重扭曲的心理让女儿在她身上感受不到丝毫的母爱,更不用说她的家庭责任感和民族的身份认同感。

三、黑白之间的游离

后殖民时代的到来,殖民主义时期显性的统治政策虽然不存在,但是它作为一种意识观念已经渗透进被殖民者的生活中。随着殖民地的独立,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提高,部分黑人意识到了自己民族的独特性,各民族间的平等性。但他们还是没能完全摆脱白人文化霸权的阴影,游离于黑白之间。小说中的杰拉尔丁上过公立学校,受过系统的白人文化教育,依照白人的要求“小心谨慎地培养勤俭、耐心、有道德、有礼貌等品德。 总之要学会抛弃纯真简朴的本色,可怕的纯真情感,自然大方,以及一切人类感情都该抛弃”(68)。 她认为“有色人干净、安静; 而黑鬼肮脏、吵闹”(67),称自己为“有色人种”,高黑人一等,不屑于跟黑人交流。极力远离他们,索性嗜“洁”成癖。当她看到佩科拉时,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女孩,而是一只“苍蝇”。不只如此,她对自己的家人的感情也是让人匪夷所思。她认为只要把儿子打扮的干净就好,没有丝毫的母爱可言;对于丈夫,她无法享受与丈夫的性爱,认为那是一件“肮脏龌龊”的事情。转而她将自己的感情都倾注在了自己的那只“蓝眼睛”的猫身上。这只“蓝眼睛”猫是她一直向往的白人社会的代表。婆娑猫来带给自己心灵的快感,一种让人难以理解的心态。没有黑人民族认同感的家庭中,女性的主体性也没有理性地建立。就是这样有知识地崇拜,才显得那么悲哀,她拥有的知识未变成一种力量,却变成了束缚。也许这正是白人文化教育想要达到的目的。她及许多像她一样的处在中间地带的游离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剧。

四、是黑即黑的存在

在小说中,作者还为我们塑造了另外一组给予我们希望的女性麦克蒂尔一家和三位特立独行的黑人妓女。她们同样生活在白人和男性至上的环境中,不同的是保留了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认同感,不以黑为丑,不惧怕白人的文化霸权,勇于活出自我。首先,麦克蒂尔太太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她对于女儿和家庭的爱丝毫不减,与波莉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有很强的社区责任感。当佩科拉怀着孩子无家可归时,她们把她接到了自己家,对其细心照料,关爱有加。其次,麦克蒂尔太太还会布鲁斯。“这种具有黑人传统的文化形式,具有净化心灵和治疗心灵创伤的作用。它代表了黑人的精神之源,代表着黑人对祖先文化和自己肤色的接纳”(左金梅, 申富英14)。克劳迪娅曾回忆道母亲的歌声将他们心中的痛苦“抹去”,具有治愈的功效。克劳迪娅姐妹,虽然小,但是也没有被白人文化霸权所侵蚀。她们以自己的方式抗拒白人文化,将大人在圣诞节送给自己的洋娃娃—粉皮肤、黄头发、蓝眼睛—肢解,因为她们对其感到厌恶和恐惧。她没有盲目地将白人的文化信条强加于自己,相反的,她试着去肢解这个洋娃娃,去探索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最后发现也就是“普通的”填充物。这同时也暗合了白人与黑人在某一层面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另外三个黑人女性,特殊的工作让她们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但她们没有完全被奴役。中国,波兰,马其诺防线,三个特别的名字,对应着二战时的历史背景,这三个国家恰恰是顽强,面对敌人和侵略者毫不畏惧的代表。 “这三个女人都仇恨男人,所有的男……黑人,白人…… 都是她们恼怒的对象。她们从欺骗男人中得到快乐”(Morrison 44)。同时,她们对佩科拉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陪她玩、给她东西吃。佩科拉觉得那里比任何地方都溫暖、幸福。这三位女性处在白人和男性的双重压迫之下,要过上一种体面、尊严的生活是何等艰难。但是她们没有放弃自己,没有厌恶黑人同胞,只是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她们以及所有黑人女性追求独立、有尊严的生活的这条路还很长,需要的是不放弃自己的民族认同和女性的主体性。

五、结语

自奴隶贸易时代起,黑人一直被歧视、贬低、奴役。在通向民族独立,解放的道路上有人迷失了方向。一部分人坚持自己的黑人传统,民族身份认同感强,顽强地在白人文化大潮流的冲击下求得了生存,保住了自己的黑人文化;但是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毫无方向感,迷失了自己,“黑白不分”;而有的人在黑白之间徘徊不定,对白人和白人文化盲目地追求,对自己的同胞和文化则是嫌弃至极,处在一种尴尬的处境。尤其是黑人女性必须要客观对待白人文化,抵制白人文化侵蚀,认识到黑人民族文化认同和建立自己的主体性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Morrison, Toni. The Bluest Eye【M】.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1972.

[2]Selden, Raman, Peter Widdowsom, Peter Brooker.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4t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3]佛朗兹﹒法农. 黑皮肤﹒白面具【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5.

[4]左金梅, 申富英.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最蓝的眼睛身份认同主体性
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之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创伤理论角度浅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创伤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