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改路上 我们且行且歌
2014-04-29卢大根唐岚
卢大根 唐岚
我们学校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先后实行了“1·5·3”教学模式和“学讲方式”。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就是为了打造高效历史课堂,提高课堂效益和质量;就是为了打造生本课堂,还原课堂的原生态;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
新课改以来我们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组织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投入到新课改的浪潮中。在课改的路上我们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有许多体会和感触。
1.建立并推行适合我校实际的“1·5·3”历史课堂教学模式。2009年我们结合县教育局实施的“1·3·6”教学模式,立足我校实际,提出了“1·5·3”教学模式。“1·5·3”教学模式是指:1个课时学习目标、5个教学环节和3项学习检测。课时学习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将达到程度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每一节课都有相应的内容,有所要达成的目标,这一目标是具体明确的。5个教学环节包括导、学、测、点、练。导,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过程,包括创设情境、课堂导入、引导自学、引导观察、引导思考等教学活动。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学习、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等学习过程。测,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过程,也是教师发现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手段。点,即点拨,是教师在学、测的基础上对所发现问题的精要讲解。练,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现、再认识、再巩固的过程。通过练习,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加强记忆、加深了解、提高应用。3项学习检测为自主学习检测、课堂达标检测和课后巩固检测。基本流程由目标引导、自主学习、学习检测、教师点拨和达标练习等五部分组成。
2.践行市教育局推行的“学讲方式”。2013年12月市教育局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推行“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学讲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边学边讲,调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讨的深度,着力培训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作为教学方式,“学进去”是指通过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的积极性,强调的是达成“学进去”的结果;“讲出来”是指通过同伴互助的“做、讲、练、教”方式,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同伴解疑释难、解决问题,强调的是在“讲出来”、“教别人”的过程中,达成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发展自身综合素质的结果。
1.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就是为了打造高效历史课堂,提高课堂效益和质量。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组织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1·5·3”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明确一个课时学习目标,运用“导、学、测、点、练”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设计三项学习检测巩固所学知识,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学讲方式”就是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讨的深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有效性。例如在历史课堂上我们分组让学生从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等角度来换个视角看一段时期的历史,先后经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小组代表发言展示和教师的适时适当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这些教学模式、方式的确立、改进和变革都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组织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质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都是为了打造高效课堂。
2.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就是为了打造生本课堂,还原课堂的原生态。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的核心和宗旨,学生是教育的本体,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以上的“1·5·3”教学模式、“学讲方式”,还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3·3·6”教学模式、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学合一教学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教学模式和如皋中学的活动单教学方式,都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都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非常尊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习者学习和成长,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环境,激发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比如,在历史课堂上我们采取学习小组代表间的循环提问、抢答,同组间的互提互批等教学组织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进一步夯实,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和效果好起来。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彻底改变以前的师本课堂,使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真正回归,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打造生本课堂,还原了课堂的原生态。
3.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新课改倡导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明确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既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能力的提升,又要注重学生思路、方法的拓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与升华,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课改高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学习方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过程。他提出的促进学习者自由学习的方法有“同伴教学”、“分组学习”、“交朋友小组”和“探究训练”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不仅可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上进心、合作能力,改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通过“探究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知识,还可获得探究的方法,发展其自主性、创造性和探究精神。
作为新课改的重要支撑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至少拥有语言智能、数理一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八种智能;每个人的智能组合形式各不相同,表现出人类能力的多样性;每一种智能发展都具有独特的发展顺序。因此,“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我们要高度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成长的良好氛围和条件,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
教学模式、方式的确立、改革都是对新课改理念、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总结,都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推进和发展。教育教学改革是我们教育人始终如一、孜孜追求的永恒话题,在历史课改的路上我们且行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