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话题引领式”阅读教学
2014-04-29徐彩娥
徐彩娥
我喜欢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更希望语文阅读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现状,所以在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大力探讨,摸索出一套适用有效的教学模式,这就是: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模式,采用“话题引领式”教学,使语文课堂如散文般“形”散得开,“神”聚得起;使师生密切配合,有效互动;使学生兴味盎然,阅读量大增。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探索出如下两种常用的教学模式:
一、“话题引领式”教学的第一种类型:一课一文的课时教学
根据单元和课文教学目标,本着从文本出发,由浅入深、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原则,在横向的文本层面上精心设置主话题,引领学生阅读,以期促进其对文本的理解和吸收。我是用如下话题引领学生学习《金色花》的:
话题一:大声朗读课文,围绕“你到哪里去了?”探讨:孩子去哪里了?他做了哪些事?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妈妈做了哪些事情?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认识到:“我”是一个活泼可爱、机灵诡谲、热爱妈妈的孩子。妈妈是一位慈爱、善良、安祥、喜爱孩子的人。
话题二:变换句式和标点比较阅读,你发现了什么?
变换句式:
原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改句: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
原句:我不告诉你,妈妈。——改句:妈妈,我不告诉你。
原文表现出妈妈的着急之情和孩子的顽皮、自以为得意,改后没法体现。
变换标点:
原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改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原文:我不告诉你,妈妈。——改文:我不告诉你,妈妈!
妈妈只是嗔怪,改后重在责怪。孩子既不想但又希望妈妈知道自己做过的事,改后就变成绝对不想让妈妈知道了,那种童真童趣荡然无存。
话题三:结合具体语句想象、体味情境美。仿照课文,发挥想象,写一段这样的话:如果你也能像文中的孩子那样善于变化,要为妈妈做一件事,你会变什么,为妈妈做什么?
话题设置说明:从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体系来看,《金色花》所在的七年记下册第五单元以亲情为主题,所以我把它定位在感受母子之爱的位置上。另外,泰戈尔的诗歌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因此,话题三重在培养学生再造想象能力,为下个单元学习想象与联想奠定基础。从话题层次性看,话题一侧重于整体感知,话题二品味赏读,话题三回顾全文、拓展延伸,符合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教学规律。从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看,初一学生好表现,能够读出语气,从而体会诗歌感情。而且学生童心未泯,想象丰富。但对佛教意味颇为浓郁的、含蓄的散文诗语言,理解起来尚有难度,而上述话题刚好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去理解课文。另外,根据语文学科和诗歌体裁的特点,反复诵读直至背诵,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无形中成为贯穿三个话题的主线和教学重点。
二、“话题引领式”教学的第二种类型:以课堂为心的辐射式、长时性、长效性教学
根据大语文教学观对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的要求,针对一些教材背景深远、内涵丰富、外延开阔的特点,综合课前准备、课堂探索、课后延伸学习为一体,纵向设置引领话题,建立以课堂为中继站的大语文课堂,引导学生掌握教材并了解、探索与教材相关的知识体系。我是这样教《音乐巨人贝多芬》的:
1.提前两周,安排学生以组为单位,围绕“凡人贝多芬:不幸的贝多芬,苦恼的贝多芬;狂徒的贝多芬,叛逆的贝多芬”“巨人贝多芬:坚强的贝多芬,天才的贝多芬”两个话题,利用手头书籍和网络资料,阅读罗曼·罗兰《名人传》中《贝多芬传》部分、《约翰·克利斯朵夫》以及其他版本《贝多芬传》,阅读有关贝多芬的评论文章,并针对话题概括整理,做出读书笔记,摘录妙语警句。这是课堂教学的前奏。
2.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交流读书所得。
话题一:凡人贝多芬
(1)“不的贝多芬,苦恼的贝多芬”论说要点:贝多芬的童年是不幸的:长相丑陋,母亲早逝,父亲粗暴愚蠢。28岁时罹患耳疾,“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现实的经济困难也困扰着他。后来他的耳朵完全失聪,他连热爱的钢琴演奏和指挥工作也不得不放弃。
(2)“狂徒的贝多芬,叛逆的贝多芬”论说要点:贝多芬疏于世故,SL专横独断,藐视一世,好象是“独自生活在无人的荒岛上,而突然被带到欧洲的文明社会里的人”。
话题二:巨人贝多芬
(3)“坚强的贝多芬,天才的贝多芬”论说要点:贝多芬堪称音乐神童。8岁开始登台演出,12岁受聘为宫廷乐师,7岁时就使莫扎特惊叹:“此年青人必为乐坛掀起狂澜。”但正当盛年的他不幸罹患耳疾,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决不能使我屈服。”在这种顽强毅力的支配下,他创作了大量作品。
第二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围绕“凡人贝多芬”和“巨人贝多芬”两个话题学习,近距离进一步感受贝多芬。
(1)为贝多芬画像,要求形神兼备。
目的:引导学生透过人物外貌,领略人物精神品质。
解答要点:
画全身轮廓——五英寸高的身材,极宽的两肩,体现他勇挑命运重荷的坚强;
画特写镜头——有力的大手,体现他的刚毅;
画局部细节——不整洁的衣服,体现他生活的窘迫和不拘小节的性格;含蓄了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的头发、深邃的眼睛、鼻子、紧闭的嘴、下颏,体现他的刚毅、坚强、沉郁、执着。
(2)倾听名人心声。
目的:引导学生透过人物语言,走进人物心灵世界。
解答示例:
“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极度的孤独和无人企及的心灵震撼。
“你可能想得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与不幸命运作斗争的决心。
3.话题三:“我”心中的贝多芬
根据课前准备和课堂学习,畅所欲言,谈谈贝多芬的形象。一周内完成课后作业: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我心中的贝多芬》《贝多芬,我想对您说》。这是课堂教学的尾声。
话题设置说明:从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来看,本文所在的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杰出人物专辑,要求学生“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从学生认知水平来看,贝多芬生活的背景太广阔、太遥远,兼之教材语言比较艰深难懂,要求通过这样一个片断去了解一位名人,未免有点断章取义、强人所难。所以教学前我发动学生广泛阅读有关贝多芬的书籍、资料,并围绕“凡人贝多芬”“巨人贝多芬”两个总话题收取信息,摘录语句。当学生对贝多芬有了相当的认识,才带领他们走进课堂,近距离解读贝多芬。这时,围绕以上话题整理课文内容已经是学生手到擒来的事了,教学重难点也迎刃而解。至此,贝多芬有血有肉的形象从从单薄的文字中鲜明地凸现出来。后续性的写作活动无疑又强化了贝多芬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水到渠成完成了终结性话题:“我心中的贝多芬”。这种开放的教学模式突破了课堂的限制,丰富了阅读量,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例如,学习八年级的名著导读《名人传》时,学生就有了一定基础。当然这样的教学一学期只宜搞两三次。
三、话题设置及实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1.话题的设置:
(1)话题设置的文本性。对话需要资本,话题设置必须从文本出发,在学生对课文具有一个第一印象即原始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即产生学生的后续理解。
(2)话题设置的目标性。现代阅读课堂是生成的,多变的,但又是有方向的,教学必须预期大致学习结果的出现。因而话题的设置必须遵循教材总目标。
(3)话题设置的层次性。阅读教学是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学生的理解是以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的,这就需要教师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对话阅读,让整个课堂的探究活动以一种呈上升趋势发展的线性结构出现。
(4)话题设置的深远性和广阔性。语文的内涵和外延都极为广远,课文仅是范例而已,所以话题的设置还要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立。语文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课堂学习仅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所以话题设置还要体现课内外的衔接。
2.话题的实施:
(1)在课文教学的感知阶段,往往用一个主话题牵动对全篇的整体感知,提高学生初读课文的质量,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为学生的深层思考打下基础。
(2)在课文教学的品析阶段,往往用一两个主话题形成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板块,形成明晰的课堂教学思路,形成生动活泼的、学生呈主体性参与的教学局面,深化对课文的认识、理解、品析、欣赏和探究。
(3)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往往用精粹的主话题激发思考,引发讨论,深化理解,强化创造,形成波澜,酿造课堂教学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