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观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2014-04-29王媛媛李太平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科学教育后现代启示

王媛媛 李太平

摘要:科学观是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影响着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观强调科学的人文性、发展性、情境性、多元性,对科学教育的启示是:科学教育要强调整体性的思维方式、鼓励质疑与创新、强调科学的人文内涵、渗透科技道德教育。后现代科学观同时也弱化或否定了科学的客观性、系统性、规律性、实证性等特征,对其持一种辩证扬弃的态度有助于正确把握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后现代;科学观;科学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2-0005-05

一、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观

后现代科学观的产生是建立在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揭露、批判甚至否定的基础之上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误用和滥用已经使科技的负面效应充分暴露。科技负效应已经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造成了严重危害。首先,科技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类利用科技对自然进行了大规模的、深入的开发和利用。人类的行为加剧了人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了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正如一些学者所言:“技术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有害结果。它已经危害着,并且仍在破坏着人与它的环境之间、自然与社会结构之间、人的生理组织与他的个性之间的平衡状态。无可挽回的分裂状况正在威胁着人类。”[1]其次,科学技术成为国际霸权主义横行和制约弱小国家主权的重要手段。西方大国往往利用科技优势侵犯弱小国家的主权,整个世界近代史可以说是西方人利用科技侵略、征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再次,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性异化和人的个性丧失,人类原以为科技发达可以使自己获得幸福,“不料却使人类奴隶化、组织化与机械化了。”[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导致了科学主义的极度膨胀,把自然科学知识作为人类知识的典范,认为科学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普遍有效的知识和方法。这种传统的科学哲学的世界观到了科学发展的极盛时期就走向了片面的极端,“这是一个机器的、而不是人的世界观。机械论模式的建筑师们把万物的质从他们的量中分离出来并排除在考虑之外,从而使他们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物质组成的冷冰冰的世界。”[3]后现代主义对科学的反思主要集中在对科学的滥用问题上,他们劝诫科学家把科学应用于进步的社会事业。

另外,随着科学自身的发展,科学前沿涌现了一大批新兴学科,突出的如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混沌理论、分形理论、突变理论等,这是继相对论、量子论之后的又一次科学革命,再次挑战了传统的科学观。对已有科学的理解和科学新发现的冲突对人们的科学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现了科学观的转向。

对现代危机根源的反思和科学自身的发展是后现代科学观产生的主要背景。

总之,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观可以归纳为以下特征:第一,强调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科学与人文学知识之间并无绝对分明的界限,他们之间的鸿沟是人为的、相对的,事实上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科学包容人文,人文包容科学。后现代科学观关注人的生命,强调人的价值取向在科学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对科学的人文蕴涵的理解,主张科学与人文走向融合。第二,对科学理性的作用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科学研究长期受理性主义的统治,这种理性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人类理性的无限膨胀导致了人与生态关系的日趋紧张。后现代科学观对理性至上、理性权威进行了彻底的解构,否认科学活动的纯理性,重视科学活动中科学共同体的个别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强调研究者的态度、价值取向在研究中的作用,强调一种积极的建构和创造。后现代科学观在反对理性作用的绝对化和无限化的同时,过分夸大了认识的相对性,这是不足取的。第三,后现代科学观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没有什么概念可以充当推出一切的原理。反映在科学观上,认为科学没有固定不变的基础,否认绝对的确定的知识,认为科学是作为认知的主体和被认知的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的建构性结构。“本质主义”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其本质,人们可以运用理智与知识,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后现代主义反对传统的现象与本质二分法的认识论模式,反对事物具有统一性、普遍性,肯定差异性、多元性、复杂性。

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观否定了科学是真理的传统的科学本质观,有学者把后现代主义者关于科学的敏感性总结为两个特征。“第一,它强调历史而不是逻辑,强调整体而不是分析,强调科学的定性而不是定量方面。最后一种强调,意味着它不再追逐不可预测的微观细节而企图去发现长期的总体的模式。另一个特性,即对参与的强调,肯定已提出了修正我们对客观性概念的理解问题。”[4]

科学自身的发展是后现代科学观兴起的主要动力之一,对科学的后现代理解也会给科学教育带来巨大的变革。

二、后现代视野下的科学观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什么是科学”是构成科学观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科学观将科学看成是以事实为基础的静态的匀质的实体,具有客观性、系统性、规律性、实证性的特征。科学进入教育领域首先是以知识形态呈现的,这就造成了对科学教育的片面理解,认为科学教育就是向学生提供系统的科学知识,在教育过程中表现为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关注科学的实用价值而忽视其人文蕴涵,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科学精神的养成;课程内容难度偏大,过于抽象、封闭,忽视了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对后现代科学观的辩证理解有助于调整、更新科学教育的理念,从而纠正某些传统科学教育的弊端。

(一)强调整体性思维方式

后现代科学观反对二元对立的机械论,认为强调人与世界、思维与存在之间对立的现代性的思维方式导致了科学与人性的分裂,因此它强调转变思维方式,用整体、有序、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正所谓:“如果我们能够获得一种对整个世界的直觉的和想象的感觉,认为它有着一种也包含于我们之中的秩序,我们就会感觉到自己与世界融为一体了。我们将不再只满足于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机械地操纵世界,而会对它怀有发自内心的爱。我们将像对待我们至爱之人一样呵护它,使它包含在我们之中,成为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5]科学教育应走出科学知识片面说教的狭隘方式,而应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科学教育要走出对科学知识的机械的记忆模式,不仅要关注人、社会的发展,更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理解科学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互相影响。

(二)鼓励质疑与创新

科技活动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科学的生命。创新品质是科技活动的创造本质在主体心理上的反映,是科技人员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创新精神的发挥应受到道德因素的制约。科技创造的目的应为人类生活的更加文明、更加幸福服务。离开这一目的,任何科技创造活动就会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科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合理怀疑精神。科技活动需要创新精神,而创新正是从怀疑开始的。只有独具慧眼,勇于怀疑,才能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不寻常的问题;怀疑促进新思想的产生,促进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质疑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有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以往的“教师权威”、“课本权威”的状况是传统科学观中“科学是唯一真理”的直接反映,在这种知识观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是“客体”。后现代科学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师、学生之间多元主体的对话;强调科学知识的相对真理性,把科学看成是永无止境的探索。科学教育要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动机和活力,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教师应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模拟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体验科学知识的发生与发现过程,并从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从而发展探究精神、质疑精神、合作精神,让“死”知识“活”起来。并且,教师要改变以往“传话筒”的形象,培养自己的反思精神。缺乏质疑与创新精神的教师是无论如何都培养不出具有质疑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来的。

(三)强调科学的人文蕴涵,主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

在科学教育中我们应注意科学与其他文化的联系,还应充分挖掘科学自身的人文蕴涵,“科学是主要的人文形式,具有内在性的科学把科学探索看成一种人性的修炼,看成一种审美行为。”[6]科学教育致力于倡导、推进生态文明,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主张通过对科学教育自身人文性的理解来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四)将科技道德教育渗透到科学教育的始终

后现代主义认为物质与意识不存在根本的分离,反对事实与价值二分,认为道德不是独立分离的领域,强调道德学习必须跟一般学习整合起来。他们认为现代性危机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人们采用了一种非道德的态度对待科学,即“如果人们采取了一种非道德的态度运用科学,世界最终将以一种毁灭的方式报复科学”。[7]因此,后现代科学观反对真理与德行分离、价值与事实分离、伦理与实际需要分离,强调用整体的观念对待科学与道德。这对我们的科学教育启发很大,以往的科学教育是一种纯粹科学知识的习得,是与价值无涉的,不利于学生科技道德的养成。因此,科技道德教育应渗透到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将二者融为一体,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技道德素质,这对于保证科学技术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科技道德教育包括科学精神培养、科技人道原则教育、科技生态原则教育以及科学共同体的道德规范学习。

第一,科学精神培养。科技人员在从事科技活动时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与科技对象的关系,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创新、合理怀疑等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活动的心理动力机制。这些精神是由科技对象的客观性、复杂性、科技人员认识能力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是科技活动的创造本质所要求的。科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首先,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质。事实是科学的基础,因为一切科学理论都以事实为根据,又接受事实的检验。尊重事实是从事科技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是科技人员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坚持实事求是,需要当事人有巨大的道德勇气,因为尊重事实本身往往会触犯当权者的利益,当权者可能对当事人进行压制、迫害。科学教育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事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科技创造活动本身也有其特殊的道德要求,这一要求就是尊重优先权。尊重优先权就是尊重其他人的创造性劳动。这已成为科技活动的重要道德规范,成为科技工作者的行为准则。科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科技优先权,做到不剽窃、抄袭、侵占他人的科技成果。最后,科学教育应引导学生学习优秀科学家的合理怀疑精神,为将来从事科技工作做好心理准备。发扬怀疑精神,也需要科技工作者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因为怀疑是对权威和传统习惯的挑战,这种挑战一定会损害权威和传统习惯势力所代表的利益。怀疑往往遭到社会或政治势力的排挤,甚至迫害。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敢于坚持怀疑精神,往往体现了一个科技工作者的道德品质。

第二,科技人道原则教育。科技既可以用于人道的目的,也可以用于反人道的目的,人类的重任是抑制、消除科技反人道的一面,弘扬科技的人道作用,坚持科技人道原则。科技人道原则的宗旨是坚持科技发展为人类幸福生活服务,科技人道原则既“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作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8]科学教育应该依据科技人道原则培养学生正确的科技价值观,正确认识科技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既要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和第一推动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思想解放的武器,是道德进步的认知前提,又要认识到科技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国际霸权主义横行的工具,是人性异化的重要原因。

第三,科技生态原则教育。科技生态原则即是指科技发展应成为保护环境的工具而不是破坏环境的工具,科技发展应走生态化的道路。坚持科技生态原则,要求人类树立生态世界观、整体科学观和生态技术观。生态世界观、整体科学观和生态技术观是当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是科学教育应完成的任务。

首先,培养学生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世界观认为,现实中的一切单位都是内在地联系着的,所有单位或个人都是由关系构成的”[9],整个世界是事物之间动态的、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事物整体在逻辑上优于个别事物,事物整体间的关系在逻辑上优于个别事物。“生态世界观认为,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存在于社会之中,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也存在于同自然状态进化的关系之中。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之一,人的肉体组织和精神结构都是在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人类的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都依赖于对自然有机整体的维护,依赖于同自然保持一种和睦相处的关系。”[10]培养学生的生态世界观,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整个世界的各种事物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一个事物的发展状态必然影响着其他事物的发展;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的存在状态具有密切的关系,从而树立环境意识,自觉地维护生态平衡。

其次,培养学生的整体科学观。整体科学观把科学研究的对象当成具有复杂性的整体来研究。整体科学观认为,研究对象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才能表现它复杂的性质,离开一定的环境,对研究对象性质的把握就有可能是片面的。培养学生的整体科学观,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活动是人在自然的内部进行的人与自然的对话,而不是站在自然之外加以描述,因为“我们和自然的对话仅当它是来自自然之内时才会成功”[11],离开人和人的幸福来研究、描述自然,科技活动就会迷失方向,最终导致活动的失败;培养学生的整体科学观,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技活动中应坚持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活动主体必须明确科学研究的目的,预测科学应用的后果,并尽可能减少科学的危害;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技活动中应坚持科学和道德的统一,纯粹客观的、中立的态度是不存在的,“科学与一种内在的道德观密不可分,而真理和美德由于是科学的一部分,也是不可分割的。我们的现状之所以如此危急,部分是由于这种割裂造成的”。[12]科学教育应引导学生认清科学和道德的分离状态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正是这些危害的日益严重化,人类才建立和遵循科学道德、生态环境道德,并以道德的态度来从事科技活动。

再次,培养学生的生态技术观。科技道德教育应帮助学生认识工业文明的技术形式对生态和人类的消极影响。工业文明的技术方式存在以下根本性的缺陷:(1)工业文明的技术方式是对自然规律的片面利用,这种技术方式只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某一方面,忽视了其他方面,这就破坏了自然过程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干扰了自然运行的规律,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加剧了环境污染。(2)工业文明的技术形式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起来的,并维护着资本主义制度对人的剥削和压迫。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是追求利润,为了追求利润,资本家无穷无尽地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以实现生产的最大化,为了实现再生产,资本家鼓励人们尽情消费、超前消费,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种破坏自然的技术、各种浪费性的生产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保障自己争夺物质资源和商品市场的暴力后盾,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把发展战争技术放在最优先的地位,战争技术的研制浪费了大量人力和自然资源,战争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危害将是毁灭性的。(3)工业文明的技术形式对人类生理和精神带来了不利影响。工业文明的技术形式对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恶化了人类生存的生物物理前提,导致了由于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大量疾病,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工业文明的技术形式对人类精神发展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尽管这种技术形式使人从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也剥夺了劳动者在手工业劳动中的艺术享受和创造性地使用大脑和双手的乐趣,使人感到单调、枯燥、烦闷和空虚。总之,工业文明的技术形式将要走到它的尽头,迫切需要一种新技术形式来代替它。这种新技术形式就是生态技术。

生态技术观教育应帮助学生认识生态技术发展的必然性,认识生态技术的涵义及其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技术的发明创造活动。生态技术在价值观上不单纯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的目标,它的目标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三个方面。对自然来说,生态技术力求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完善,珍惜非再生资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等;对社会而言,生态技术力求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贫困,扩大社会公平,发展民主;从人的存在视觉来看,生态技术维护人的生存条件和保障生命安全,增进人的身心健康,扩大人的自由,充分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从时间维度观察,生态技术不是以当代人的利益为尺度,它的应用注重兼顾当代人的利益、子孙后代的利益以及地球其他生命的存在权利。

第四,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共同体的道德规范。根据个体在科技活动中所涉及的基本人际关系,科学共同体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主要包括:团结协作、发扬学术民主、尊重前辈。这几条规范对于科学共同体的发展、对于激励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协调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些规范虽然是对科技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但是因为教育承担着为科学共同体输送人才的任务,这些后备人才的道德状况将对未来的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科学教育应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科技道德规范要求。

三、结语

后现代科学观在给科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并非无懈可击。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后现代科学观中的反科学思潮直接导致了教育中的反科学倾向,尤其在西方社会的表现更为突出,如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美国校园的反科学运动。“一方面,反科学思潮直接成为科学教育发展的障碍,导致了对科学教育的损害……另一方面,反科学思潮的泛滥,也助长了教育中复古与守旧的势力,压抑了教育面向未来、进取创新的意识。”[13]后现代科学观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在关注它的合理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它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现代精密科学理念和现代科学精神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是个舶来品,我国的科学教育并不成熟也不完善,在实践中容易出现对后现代科学观的片面理解,进而导致教学中出现不良倾向,如反科学、放任自流等偏激行为。因此,我们更应认清后现代科学观中的消极因素,如对科学知识客观性、普遍性、真理性的极端否定,对科学理性传统标准采取鄙夷的态度等,从而避免科学教育走向另一个极端。

参考文献:

[1]【美】约翰.D.麦克尼尔.课程导论[M].施良方,等,译.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2]【韩】赵永植.重建人类社会[M].清玉,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3]杰里米·里夫金,等.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曹天予.科学和哲学中的后现代性[J].哲学研究,2000(2).

[5][7][9][12]【美】大卫·格里分.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6]吴国盛.纵论科学与人文[N].中华读书报,2002-07-10(24).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1]邱仁宗.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3]于伟.后现代科学观及其对科学教育观的消极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2005.

(责任编辑:方健华)

猜你喜欢

科学教育后现代启示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90后现代病症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克服小学化倾向
STEM对我国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进入后现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