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高潮迭起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思考
2014-04-29吴菲
吴菲
结课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精彩的结课给学生以意犹未尽的情感体验。本文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了如何在结课环节推进课堂高潮、促成学生情感升华的思考和尝试。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优秀的老师都很重视结课的设计,讲究结课的情感艺术,常把最重要的、最煽情的内容放在“终场”,越是临近下课,越是擅长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最富有感情的反应,不失时机地把课堂推向最高潮,促使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升华。
一节优秀的思想政治课,不能没有高潮。一次成功的结课,更应把课堂推向最高潮。处于高潮的结课,应是老师感情最激昂的时刻,更是学生心灵最振奋的瞬间。随着课堂教学的层层展开与推进,老师艺术地采用形式丰富、内蕴深刻的结课,将会牵动学生紧张而兴奋的神经,激发学生除悦而激动的情感。这时不会因为临近下课,学生就热情下降、思维抑制、疲劳厌倦,因为此时高明的老师正大展手脚,智慧地利用课堂的最后时间,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掀起课堂高潮。
高潮也许是收获知识的欣喜雀跃。临近课终,学生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教学步骤后,头脑中涌入了大量的信息:零散的、细碎的、重要的、不重要的,凌乱繁多,貌似收获满满,实则一团浆糊,理不出个所以然。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所以结课时老师若能注重归纳总结,学会采取艺术的手段引导和帮助学生提纲挈领,建构知识体系,梳理课堂内容,概括要点,提炼重点,突破难点,把全课内容捻成线、串成串、组成网、连成片,从而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最终使学生对课堂所学形成一个清晰完整、主题鲜明的印象,定能促使学生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真正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书写完美课堂结局;同时这样的结课形式还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其养成整理概括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以至在日后的复习应考中,也能借助平时的课堂总结清晰明确的回忆起所学内容,起到事半功倍时半效优的效果。这样,在结课的画龙点睛下,学生真正收获了知识,精神上亦得到了充实满足。
高潮也许是逼人期待的悬念疑云。叶圣陶说:“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的完了。”就像说评书,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剑拔弩张、扣人心弦的关键时刻,说书人往往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就吊足了听众的胃口。同样,在政治课堂的结课中,如果老师能根据教材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上下勾连,巧妙设疑,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定能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渴望或者想象,激发学生的灵感,唤起学生的兴趣,产生“逼人期待”的效果,实现教学的正增长。此时,结课不仅是终点,更是起点,不仅做到了总结本节课知识,还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使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学习心境,顺利导出下节课内容,巧妙过渡,顺理成章,为下节课的讲授和学习埋下了伏笔。可以说,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带着期待来上课,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给学生以“课尽而意无穷”的享受。设置悬念,弹好“终曲”,在有限中求无限,为一堂好课结尾注入浓郁的色彩和悬疑的艺术,给学生以探究与回味。
高潮也许是认知冲突的激烈碰撞。没有认知冲突的思想政治课堂就像一潭没有涟漪的静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松弛,教学高潮很难形成。因此,结课部分的有效设计,离不开置于激烈碰撞下的认知冲突。老师可以根据归纳总结建构的知识体系,将学生放入一个旧知和新知对比失衡的情景之中,使学生产生疑惑,以启动活跃学生的思维,促成易混易错知识点的区分把握;也可以在巩固练习的选择中,添加一些开放性或者是两难选择的探究题,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探求,相互质疑问难,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体验表达、交流、收获的乐趣;当然老师还可以索性将教学小课堂带入学生人生大课堂,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进生活。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往往造成老师重视正面说教,空洞抽象的讲解容易忽视学生内心对社会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厌倦和对老师的拒绝。这就启示老师要认真关注学生所关注的,努力寻找教材知识点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点,对学生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争议问题进行预设,激发学生认知冲突,营造有利的教学时机,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体悟,促进道德认知的社会性发展。
高潮也许是激烈竞争的白热化。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习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课堂气氛,检验课堂教学的成效。因此,好的老师经常会在结课时引入竞赛机制,通过游戏竞赛的激烈对决掀起课堂高潮。针对中学生争强好胜、勇于自我表现、敢于面对挑战的特点,结课中可以借鉴当前大家喜闻乐见的综艺娱乐节目的组织形式,同时也可沿用一些诸如必答、抢答、辩论、随机抽查等传统做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展开对抗比赛。竞赛中每个学生都是参赛选手,都得为本组的获胜拼尽全力。这样,学生就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为了在白热化的对决中获胜,学生会积极思考、踊跃参与、张扬个性,同时还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在竞争与合作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几乎忘了政治理论的枯燥和乏味,课堂也会高潮迭起,笑声掌声欢呼声不断。可能下课铃响了,师生还会觉得意犹未尽、流连忘返。
高潮也许是茅塞顿开的开心豁然。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学是逻辑性很强的浑然一体的过程,一节课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有导入、有授课、还有小结。老师通常会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思的特点,在导人环节激趣设疑,授课环节层层铺垫,让学生始终带着疑惑,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到了结尾收口部分,老师往往就要呼应导入,前后相连,完成一节课的完整教学,给学生一个交代。就像影视作品,情节再怎么跌宕起伏,迂回曲折,到最后一个章节总归会把剧情推向高潮,对人物的最终命运做个了断。所以,精彩的课堂,越临近下课,学生越会表现出对释疑解惑的焦灼期待,精心设计的结课将会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结课环节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检验课堂教学的成果,老师经常会设计一些巩固练习。这些巩固练习的选择通常具有典型性,往往是特别重要又特别容易出错的题目,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会被题目设置的陷阱所迷惑,做出错误的解答。还有一些练习可能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依靠自己的掌握可能一时找不到思路,无法写出满意的答案,老师这时如能根据具体情况引导点评,给予必要的提示与补充,同时糅合解题思路、应试技巧的讲解与指导,定能巩固学生所学,举一反三,学生也会豁然开朗、开心释然。
高潮也许是情动心弦的感染震撼。高潮起时,如同惊涛拍岸,让学生平静的的心田“卷起千堆雪”;又如巨雷响起,强烈震撼学生的心灵。任何时候,思想政治老师都要谨记,思想政治课堂是德育的重要阵地,新课程更牵涉到人的品格、道德、理想、信念等领域,直接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因此,老师在结课的设置中,要设法使学生入情,使学生受到感染,以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和心灵启迪。老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通过音乐、诗歌、影视、语言等各种手段,注入时代和生活的活水,创设情境和情感的高潮,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人生,在震撼中荡涤心灵,在升华中回味感动……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设计结课是一种艺术,需要老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思考、探索,才能有效出彩,掀起课堂高潮,升华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