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2014-04-29常远杜永刚
常远 杜永刚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的瞭望者,承担着构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任。因此,新闻报道不能只停留在记录、见证的层面,而更应该与人文关怀融为一体,从而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新闻只顾报道事实或一味追求刺激性,而忽略了被报道者和受众的感受,必将导致人文关怀的缺失。
人文关怀与新闻传播是密不可分的。在新闻报道中融入人文关怀,不仅能凸显人性的真善美,也是对“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很好的诠释。而这就需要我们既要反映出社会的最新动态和时下热点,又要传递出这些动态会给人类活动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所以,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需要新闻工作者了解群众、深入群众。一方面关注新闻事件本身,另一方面也要倾听百姓的呼声,感悟百姓的点滴情感和内心世界,要将镜头对准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民生新闻旨在讲述百姓的乐忧冷暖、家长里短,将视角聚焦于“人”,某种程度上,这更容易将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人文关怀体现出来。通辽电视台《都市漫话》作为一档开播10年之久的民生新闻栏目,一直在用平民的视角关注百姓的点滴事、邻里情,人文关怀得以在节目中最大程度地体现,故而能被越来越多的本地观众群体所熟知和喜爱。从栏目创办之初,我们就在坚持自己的人文品格特色,这一坚持最终赢得了社会各阶层观众的认可。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可以证明,在受众观念越来越强的今天,每一位电视观众都有追求更高人文特色的需求,只要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正确地引导,就会赢得稳定的受众群,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要想在新闻报道中做到人文关怀,我们新闻工作者就必须从自身的工作状态上做出调整:摒弃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思维模式,强化“以人为本”的平民意识,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许多新闻工作者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把新闻事件的五个“W”罗列出来,就是个完整的报道,是一条合格的新闻了。其实这仅仅是新闻报道最基本、最初步的要求。任何事件的发生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即便是台风、地震这类自然灾难,也是因为它们正在或将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影响而引起社会的关注,从而成为新闻事件。因此,新闻报道的落脚点应该是“人”,是新闻事件中人的状态、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以及整个事件对人的影响等等一切关于“人”的因素。
同时,在对新闻题材的选择上,我们也要考虑到广大群众的利益。不难发现,近年来,无论是央视的《新闻联播》,还是各地方卫视的新闻报道,关注老百姓衣食住行、乐忧冷暖的生活服务类“软新闻”都在明显地增多。前几年,每逢节假日、黄金周期间,许多新闻节目只报道旅游景点如何火爆、哪条旅游线路最受欢迎……不痛不痒地做些表面新闻。而近两年,节假日时我们可以看到新闻中不但涵盖了景点游客爆满、旅游线路火热这些表象,还对热点景区的游客数量作出预报,把景点接待能力和消费者的投诉方式等诸多方面置于显要位置,从而为打算出游和正在出游的市民提供了人性化的提示。这一变化实际上不仅是新闻工作者的受众意识在加强,体现出的更是一种“当好观众生活参谋”的人文关怀。
此外,在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报道时更应该正确做到人文关怀,始终坚持最小伤害和善意原则,要知道,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整个采访过程实则是一种人格上的平等交流,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审问”。注重人、贴近人、关心人,理应成为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自觉意识。
笔者曾经拍摄过一些求助类的新闻,新闻的主角几乎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百姓。他们的情况都很窘迫:有重病在身、无力再扛起家庭重担的单亲妈妈,有懵懂无知、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的青年,有需要引起社会关注的失学儿童……采访这样的人和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算起来,采访过程最长的历时3个多月,最短的起码也花去1个月的时间。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改变现状需要记者担当起沟通的纽带,更需要多个部门的大力配合。所幸的是,通过媒体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最后求助者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他们在感受到社会力量的同时,也开始对人生有了美好的向往。从新闻人的角度讲,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是我们的初衷,但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报道,激发观众的道德意识,鼓励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可以说,因为客观、真实、充满人情味的报道,让社会各界对这些不幸的家庭投来关心和关注的目光,让整个社会的温暖得以聚集,爱心得以传递。同时我们也更加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这句老话,依然是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初衷。
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冷漠,这不仅仅是每一位新闻人的良知,也是当今媒体的责任,更是新闻传媒文明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
(作者单位:通辽广播电视台)
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