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与网络的互补与新闻创新
2014-04-29赵萱瑞
赵萱瑞
时下传媒界最热的话题应当说是媒体融合了。所谓媒体融合,简言之,是指传统媒体内部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其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又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融合?怎么融?是许多传统媒体考虑或践行的头等大事儿。多年来传统媒体已习惯“内容为王”的思维方式了,但是好的内容怎样才能更有效传播,怎样借助新媒体的强大技术支持实现广覆盖,恐怕这也是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中需要破解之题。
本文以内蒙古日报《民情》版为例,试谈报纸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互补,以及新闻创新的体会,为业界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互动——报网共享新闻线索与新闻资源
通常情况下,许多媒体在民生新闻的采集过程中,往往注重其“独家性”,以此来吸引读者的眼球。然而,随着新兴媒体迅猛发展,独家新闻已很难做到独家,新媒体会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传播。因此,为了让民生新闻的外延性更强,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本地区及国内其他地区的民生消息,拓宽读者视野,民情版借助网站、微信、微博等形式的力量,让民情更好、更快地贴近生活,服务百姓。
从2013年年初起,《民情》就与内蒙古新闻网联合,内容上彼此嵌入、互相呼应。《民情》版上开设民情调查专栏,在内蒙古新闻网上搞网友在线调查,围绕民情版上的主题策划设计问卷,并在内蒙古新闻网的首页上开设调查链接。例如,《民情》版策划了一期“新《旅游法》让旅游业重新洗牌”,然后内蒙古新闻网做了在线调查,得出《八成多网友称只有参团才会对旅游品质做出判断》。又如,关于学生减负的话题,网上调查的结果显示,《半数网友支持减负》。在养老机构护理员缺口的话题里,《近四成网友认为,政府应该完善扶持政策》。在农民工权益保护的专题里,民情调查专栏的结果显示,《半数网友认为,农民工没有得到足够尊重》。
这种互动,让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专业性积淀有能力对一些热点、重点、焦点话题进行广度和深度的延伸,这也是相对新媒体的优势。而新媒体则利用它的灵活性,一是吸引大众参与,避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二是让信息的传播以小叙事为切口,通过视频、文字、图片全方位出击,在传播速度及覆盖面等方面发挥其天然优势。
互补——报纸与网络优势互补
有了报媒与网媒的互动,各自优势和特性充分得以体现,两者之间互补大过了竞争。
2014年9月12日、9月17日连续两期刊发的《干旱袭来》和《全力解渴》就是在手机微信上得到的线索。微信上提供的信息是内蒙古大旱。《民情》做了主题策划,侧重于全区旱情以及个别盟市的干旱情况,并约稿赤峰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阿拉善盟和锡林郭勒盟,为了不把旱情报道成单纯的灾情,又配发了3篇农牧民抗旱自救的故事,从多角度报道了全区各个盟市抗旱自救的措施。
“春耕在即,积压的玉米马上就要发霉变烂,全家人一年的心血将付之东流。不卖玉米,就没钱买种子、化肥,今年种什么?看着父亲天天望着玉米唉声叹气,我心里难受……全村都这样,求转发,求帮助。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辉图阿克台嘎查村民。”这是网友“乖乖小邪恶”更新的微博,一经发出,网友们纷纷转发并留言关切。发出求助微博的小伙子叫萨出拉。记者看到此微博,电话采访了辉图阿克台嘎查嘎查长赛音呼,他着急地告诉记者:“村里共有102户村民,平均每户至少有几万斤玉米没有卖出去。年前雪大导致玉米太湿,且价格很低,上门收6毛多一斤,运出去7毛钱,比往年价格低很多。希望有人能以合理的价格早日收走村里的玉米。”
核实了这个信息后,版面责任编辑意识到产玉米大市存在卖难,那么卖难一定存在普遍性,于是与各个分社的记者联系,了解到兴安盟、巴彦淖尔市等地都存在这个问题。为此,编辑部立刻派出记者进行走访调查,2014年4月3日在民情版上推出了《玉米花葵卖难 倾听农民期盼》的报道,同时刊登了版面责任编辑对内蒙古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晓俊的专访。当记者询问 :“现有体制下,如何避免农民增产不增收,使农民的积极性和利益得到保护?”朱晓俊回答:“关键是要发展以市场化、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当然在目前的条件下,还需要多管齐下。比如政府可以做好信息服务,推行农业保险,必要时协助沟通供需双方;推广由大型超市集团委托种植的模式,让农民可以预先知道最终销售价格,再决定是否种植。从农民来讲,要认识到价格波动是正常现象,不能坐等最高价,这是不现实的。”
从上述事例中,已经初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补充、良性互动的循环。这就好像打一场排球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同一支队伍中,谁打主攻,谁当二传手,谁拦网,谁打后排防守,没有战术理念上的融合和行动上的配合,只能是一盘散沙,输球是必然的。
新闻创新——报纸与网络互联互通
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即时性、交互性、共享性和社群化等诸多天然优势,在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方面扮演着积极的角色。然而,其开放性、低门槛、信息传播的随意性和不可控性等特点,也导致网络舆情常常出现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其中不乏虚假信息的传播。根据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称,2012年1月至此2013年1月的100件热点與情案例中,出现谣言的事件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因此,在相互联动上,民情版特别针对网络上的虚假信息进行辟谣。例如,2013年8月21日,微信上热传了一个3岁小女孩被拐走的消息,而同时被转的,还有各个版本的3岁小女孩被拐,除了被拐的地点不一样,其他内容都一样,《民情》版对网络谣言进行了追踪,给读者做出理性分析,刊发了《假信息乱纷纷》,对一段时间的网络谣言进行了集中辟谣,社会反响很好。与此同时,还与内蒙古新闻网联合开展了《网络虚假信息疯传,你怎么看?》的网友在线问卷调查,在“有没有在网络上接收过谣言和虚假信息?”一栏里,50%的网友表示经常看到,38.89%的网友表示偶尔接收过。44.44%的网友表示,虚假信息看过就算了,不置任何评论; 27.78%的网友会稍作思考或分辨后,再转发他人;5.56%的网友则表示不追究来源及真实性就转发他人。还有16.67%的网友表示,如果所参与的网络谣言对他人造成了伤害,不会感到愧疚。调查结果显示 “七成网友认为网络谣言会影响自己的生活”。
这个从微信出发,报纸上辟谣,又回传到网络上的互动模式,使新闻事件更加立体化、完整化,既用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支持和引导了网络媒体,又扩大了传播效果,取得报网共赢的良好效果。
现如今,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高水准的媒体从业人员提供优质的产品。传统媒体在信息整合、传播、引导與论方面的主导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网上民生新闻多、热点多、受关注程度高的特点,《民情》版按照一段时间的新闻宣传要求,在各种信息源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分析,筛选出新闻线索,以策划为先导,做调查,做专题,形成网上网下互动。
例如,2013年9月25日,在供暖期到来之前,微信、微博上不断有煤炭价格下降,取暖费为何不降的帖子,网上提出问题,报纸接招,马上派出记者对居民、供热企业和发改委价格科进行了分别采访,做了《取暖费能下调吗?》,及时回应了公众的质疑。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情》版把握好时、度、效,及时发声,准确有力地回应社会热点,主动设置话题,做好舆论引导。
特别开设的《新闻1+1》专栏,其定位就是通过一个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第一时间及时发声、准确发声、权威发声,解疑释惑。比如,2013年5月16日的《新闻1+1》栏目,一则消息刊登的是《擦玻璃时,邬女士和护栏一起掉下楼》,100余字的消息,主打稿是《缺失的保障》,记者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几家家政公司的走访,发现没有一家公司给家政工上保险。呼和浩特方源保姆公司负责人侯女士的解释是:“家政工流动性比较大,我们若给家政工交保险,他们却跳槽了,该怎么办?”解释虽然牵强,但确是现状。因此,在这期话题中,记者特意将国家商务部出台的《家庭服务业管理暂行办法》刊出,此办法规定了从事家庭服务活动,家庭服务机构或家庭服务员均应当与消费者以书面形式签订家庭服务合同,但没有为家政服务员的社会保障和工作期间的伤害、致残等问题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法。由此,引发读者对家政服务人员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还链接了全国其他省市做得比较好的范例。
像《新闻1+1》栏目这种报网进行版块式的开放合作,可以有效地增强新闻的延展性。在报网融合的尝试中,“取之于网络,用之于网络”,栏目信息不拘泥于来自网上还是网下,只要是紧贴社会热点的、朋友圈里热传的、网络上流行的、与百姓有共鸣的,都可以取之用之。
这种报网共享信息源,甚至也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影响。2014年6月初,记者从广播里听到一侧几句话的新闻简讯,报道乌拉特前旗一个爱心车队,接送偏远山区的孩子上学。消息虽短,可记者敏锐地感觉到这里蕴藏着巨大的正能量,于是立即赶赴乌拉特前旗,对刘玉平等爱心车队的司机们进行了及时采访,并于6月4日在《民情》版上刊发了《靠爱心行走的车队》,向读者讲述了“刘玉平”们一茬接一茬接送农家子弟上下学的平凡故事。正是这种不起眼的小事,却透过报纸传递出一种社会正能量。稿件见报后,社会反响很好。内蒙古电视台记者看到报道后,也专门派记者前往乌拉特前旗进行了采访。
结语
从《民情》与网络的互动,不难看出,借助网络平台,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只会变得更强大、更有力。由于传统媒体拥有无可比拟的公信力,一部分人看完微信、微博后,还愿意看报纸,不外乎这张报纸代表着“官方”。因此,报纸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体制带来的红利,要摒弃抱残守旧的老思路,积极开拓,让报纸可持续地发展。
当然,仅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要高度融合,还需要确立一整套相互联动的规则,并不断进行资源整合,取长补短,联合开展一些重大事件上的合作报道。因为,好新闻仍然是信息时代最稀缺的产品。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