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2014-04-29徐祖辉谭远发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VAR模型经济增长

徐祖辉 谭远发

摘 要:通过建立VAR模型,利用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我国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协整关系,在10%左右的显著性水平下,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三个变量都是彼此变化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对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有一致的持续的促进作用,健康人力资本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对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效。然而教育人力资本对健康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这与当前我国教育人力资本投入水平偏低、利用率不高以及区域发展不均衡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导致其对两者的带动作用没能显现出来。

关键词: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经济增长;VAR模型

文章编号:2095-5960(2014)06-0021-08;中图分类号:F061.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现在它已经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研究的热点。在我国,一方面,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和根本利益是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小康社会的首要条件是身心健康,因为健康是人类从事生产生活的基础,也是社会进步的源泉,这关系到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另一方面,人力资本主要包括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两个方面,所以可以看出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整个人力资本投资过程的基础和前提,与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相比,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研究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一、已有文献的梳理

人力资本思想的萌芽起源于古希腊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识到了教育对个人经济收入以及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古典经济学中人力资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劳动价值学说方面,比较著名的当属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以及亚当·斯密。首次明确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并表明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被誉为“人力资本理论之父”的舒尔茨[1]。罗默[2]和卢卡斯[3]认为初始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水平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非常重要。从最近十几年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只强调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4],忽视了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两者的协同作用以及经济增长对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的反向作用。如Jess Benhabib利用柯布-道格拉斯总量生产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取决于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5]沈利生、朱运法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估算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近三成是由人力资本存量增长引起的。[6]王金营采用同样的生产函数模型估算了我国1978—1998年的经济增长有16.9%来自于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7]杨建芳等学者在2006年利用扩展的Solow模型,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加入健康和教育两个方面,实证结果表明这两个方面都会对经济增长有较大影响。[8]罗凯应用2OLS和GLS等模型方法对我国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预期寿命每延长1年,GDP增长率则相应提高1.06%—1.22%。[9]有些学者利用M-R-W 模型,比如说Hongyi Li and Liang Huang,他们在2009年的研究中发现经济增长非常明显的受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的影响。[10]许长青在新古典经济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之下,在2013年利用31年间广东省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表明高等教育是引起经济增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11]实际上,经济学理论界早已论证了上述关系的成立,张芬、何艳(2011)就构建了一个包含最终产品、健康和教育的三部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健康和教育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二者有着不完全替代与互补关系,所以说我们需要重视人力资本的结构。[12]

纵观上述文献,国内外学者大多关注的是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但是主要是从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单向关系进行研究,对三者互动关系研究的文献则比较少见,所以说还有值得研究的空间,因此如何从实证的角度来说明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对于人力资本的衡量方法,国内外学者已经比较成熟地运用各个方法来研究。针对教育人力资本,主要从投入和产出角度来度量,投入法主要包括学历指数法、技术等级法、教育经费法以及教育年限法等,产出法主要指的是劳动者报酬法[13];相对教育人力资本比较成熟的衡量标准而言,由于健康人力资本比较复杂以及数据缺失的情况比较严重,使得指标的选取难度较大,因此健康人力资本研究还不是十分丰富,采用的方法及采取的变量也十分有限。到目前为止,健康人力资本的度量有三种方法:(1)产出法,通常使用死亡率或期望寿命这两个指标;(2)投入法,考察摄入热量或公共卫生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3)复合法,构建一个涵盖环境污染、儿童死亡率、预期寿命、生活方式、卫生服务等内容在内的综合健康人力资本指数,衡量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4]

人力资本理论以及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存在着双向的促进作用;相对于教育人力资本而言,健康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基础,人们接受教育和在职培训需要健康的身体,所以说不仅教育人力资本的前提和载体是健康人力资本,而且能够投入和生产其他形式的人力资本依旧是健康人力资本[14],所以说必须研究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为此我们引入VAR模型。

VAR(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构造如下:

(二)数据来源

总结前人的研究,累计投入法相对比较合理,累计投入法的优势已经在张帆[15]、钱雪亚[16]等人的研究上得到了证明。本文选取卫生总费用代表健康人力资本,包括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个人现金卫生支出三部分,教育经费代表教育人力资本,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经费、社会捐赠经费、事业收入和其他教育经费五个部分,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不考虑人力资本的折旧[17],本文分别对卫生总费用、教育经费采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和对现价GDP数值用GDP折算指数进行平减。文章选取的样本区间是1978—2012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数据由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到,为了消除时间序列的异方差,首先对本文涉及的经济增长、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三个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并记为LnGDP、LnHEALTH和LnEDU。

三、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经济时间序列变量一般都是非平稳的,为了防止伪回归的发生,需要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是检验时间序列平稳性的一般方法,主要有三种方法包括DF 检验法、ADF 检验法和PP 检验法,其中ADF 检验法是最常用的方法。经济时间序列三个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变量是平稳时间序列,而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两个变量都是非平稳的,进行一阶差分之后,两个时间序列都变为平稳序列,因此两个变量的水平值均是I(1)单整序列。根据相关理论可知,对于三个变量或者更多的情形,当各个变量的整型阶数不相同时,也可能形成长期的均衡关系,所以说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三个变量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二)VAR模型建立

确定滞后阶数是确定VAR模型的首要任务,滞后阶数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滞后阶数过小将会影响参数估计的一致性,滞后阶数过大将会影响参数估计的有效性 [18]。如表2所示,根据似然比检验(LR)、FPE、赤池准则(AIC)、施瓦兹准则(SC)、以及HQ显示选择滞后2阶的VAR模型。

图1 VAR模型的平稳性检验 然后需要对VAR(2)模型进行系统的平稳性检验,被估计的VAR 模型稳定性的条件是所有根的模的在单位圆内,也就是其倒数是小于1的。如果模型存在某个根的模的倒数大于1,则该系统不稳定,有效性会变得很差。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VAR 模型中不存在大于1 的单位根,自相关LM检验表明回归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J-B残差正态检验回归残差序列满足正态性,White异方差检验说明回归残差序列不存在异方差,是一个平稳系统。

(三)协整检验

Johansen在1988年及在1990年与Juselius一起提出的一种以VAR模型为基础的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这是一种进行多变量协整检验的较好的方法,有时也称之为JJ(Johansen-Juselius)检验[19]。该方法的优点是一方面是能够避免EG两步法选择不同的被解释变量会产生不同结果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对协整关系个数进行统计假设检验。本文使用Johansons协整检验方法对经济增长、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见表3所示。

由于该协整检验方法对滞后阶数比较敏感,在确定VAR模型2阶滞后的基础之上进行协整检验,在模型的截距和趋势有约束的条件下,Trace统计量和Eigen统计量均表明三个变量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但是我们无法从表3中获知三者之间到底形式怎样的协整关系,由此需要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参数的估计以及脉冲响应,并且进行三者的方差分解。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是由Granger提出的一种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鉴别因果关系的方法,为了进一步验证经济增长、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关键所在是滞后期多少,通常使用VAR模型的滞后阶数[20]。因此在滞后二阶VAR模型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三个变量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4。

通过表4可以看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是引起经济增长变化的Granger原因,这表明人力资本是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健康人力资本是引起教育人力资本变化的Granger原因,同时教育人力资本是引起健康人力资本的Granger原因,这充分体现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的互动关系;经济增长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没有拒绝原假设,表明经济增长的变化对其影响不大,但是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说明经济增长仍然会对健康人力资本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与当前我国的医疗卫生投入水平偏低的现状有着密切的联系。

(五)VAR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

在确定VAR模型滞后阶数的基础之上,运用EVIEWS7.2软件进行VAR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VAR(2)模型三个方程的拟合优度都大于0.99,说明VAR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在参数估计中,当LnGDP为内生变量时,t统计量显著的情况是LnGDP滞后一期,LnHEALTH滞后两期,LnEDU滞后两期;当LnHEALTH为内生变量时,t统计量显著性情况是LnGDP滞后两期,LnHEALTH滞后一期,LnEDU滞后两期;同样的,当LnEDU为内生变量时,t统计量显著的情况是LnGDP和LnEDU都滞后一期,LnHEALTH滞后两期。从表5可以看出VAR模型估计的整体效果比较好,但是无法针对单个估计量进行经济意义的解释,所以需要借助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来分析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三者的互动关系。

(六)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

脉冲响应函数是用来反映一单位的冲击对VAR模型中的每个变量的当期和未来期的影响,是用来描述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对冲击的反应程度。[21]本文选取滞后长度为30年,通过具体计算可以得出如图2所示的VAR(2)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曲线的冲击反应轨迹,图中横坐标表示脉冲响应函数的追踪期数,纵坐标代表被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响应程度,图中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的置信带,图中实线为内生变量对冲击的相应曲线。

图2 GDP对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的响应路径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健康人力资本受到一个百分点的正向冲击后,引起经济增长迅速上升,大约第三期时达到0.013,从第三期到第六期基本保持不变或者略有下降,在第六期以后缓慢上升,最终稳定在0.018左右;当教育人力资本受到一个百分点的正向冲击后,引起经济增长迅速上升,在第五期时达到最大值0.013,之后缓慢下降,直至稳定在0.001左右。这说明和健康人力资本相比,我国的教育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效率并不高,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也从侧面反映健康人力资本对我们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图3 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对GDP的响应路径从图3中可以发现,健康人力资本对一个经济增长的标准差信息的响应在前九期迅速上升,从第九期到第十六期有一个缓慢下降的过程,之后冲击力度趋于稳定在0.052,教育人力资本对其的响应在前九期内缓慢上升,之后略有下降,逐渐稳定在0.051。比较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的脉冲响应可以发现,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反应表现基本一致,表明经济增长对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的冲击就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较长的持续性。

图4 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互动的响应路径接下来考察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的互动关系,从图4中可以看出,当教育人力资本受到一个百分点的正向冲击后,引起健康人力资本迅速下降,大约第五期时达到最小值0.031,之后缓慢上升到大约十三期的最大值0.015,然后有一个缓慢下降的过程,最终稳定在较低的0.007水平,这种现象表明短期内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挤出效应,也就是教育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占健康人力资本的投入,从另一个方面也表明教育人力资本对健康人力资本会有促进作用;对于来自健康人力资本一个标准差大小新息的冲击,教育人力资本对其的响应总体上为正,具体为:在前两期有一个下降的趋势,从第三期到第六期迅速上升,第七期之后略微下降,最终在0.034左右趋于稳定。这说明尽管两者存在挤出效应,但是健康人力资本在促进教育人力资本方面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5 GDP的方差分解本文也采用方差分解来研究各种信息对VAR模型中的每一个变量的相对重要性,按照原因把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的波动进行分解是其主要思想。[22]方差分解结果见图5所示。从方差分解图中可以看出,不考虑经济自身的贡献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人力资本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就目前来看还比较小,在第二期为0,第三期以后逐渐上升,在大约第五期的时候达到最大值,约为8%,以后逐渐下降,始终稳定在3%比较低的水平,主要原因是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教育费用支出始终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而且利用率不高,从而导致教育人力资本的水平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相对比较低。健康人力资本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教育人力资本来说比较大,在第一期为0,第二期以后逐渐上升,最终稳定在25%较高的水平,这不仅与经典的人力资本理论相一致,也与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广泛而深刻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背景相吻合,进一步表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从侧面反映其成功所在。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1978—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能够持续显著地促进健康人力资本和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至关重要,其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远大于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就是说健康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协同其他人力资本(比如教育人力资本)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我们分析了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健康人力资本对教育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日趋明显,而教育人力资本对健康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十分有限,其原因很可能是当前我国教育人力资本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教育投入水平偏低等等以及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效所在。当然目前医改仍然困难重重,对健康人力资本的释放作用依旧十分有限,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二)政策建议

根据本文的相关结论,我们提出一些切之可行的政策建议。首先,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这一政策因素对于健康人力资本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23],其形成的传导机制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其次,尽管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当前健康人力资本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像投入水平普遍不足,投入产出效率偏低等等,这一切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加大健康人力资本投入力度的同时,注重健康人力资本的效率。投入固然重要但是效率更加重要,继续发挥健康人力资本基础作用的同时,注重其与其他各种形式人力资本的结合,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人力资本投入比例和投入产出比例。最后,教育人力资本目前存在的问题诸多,难度也比较大,因为我国的教育人力资本还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我国经济的增长,所以说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此问题。在发挥中央政府在教育人力资本投入主导性的同时,各省市自治区同样需要重视教育的投入,具体措施如下:保证教育税收的前提之下,适当减少教育方面的税收负担;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继续保持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4%这一目标;中央政府加大地方教育的转移支付,尤其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引入社会民间资本,提高教育人力资本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 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0:215.

[2]Romer P.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5):1002-1037.

[3]Robert E.,Lucas J.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1):3-42.

[4]刘幼昕.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11):153-155.

[5]Benhabib J.,Spiegel M.M..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Aggregate Cross-country Data[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4,34(2):143-173.

[6]沈利生,朱运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21.

[7]王金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97.

[8]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J].管理世界,2006(5):10-18.

[9]罗凯.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中国分省数据证据[J].经济科学,2006(4):83-94.

[10]Li H.,Liang H..Health 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Empirical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8,20(3):374-387.

[11]许长青.人力资本、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90-96.

[12]张芬,何艳.健康、教育与经济增长[J].经济评论,2011(4):5-13.

[13]李德煌,夏恩君.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扩展Solow模型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8):100-106.

[14]梁巧.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D].广西师范大学,2012.

[15]张帆.中国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估算[J].经济研究,2000(8): 65-71.

[16]钱雪亚,王秋实,伊立夫.中国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存量——基于总资本框架的估算[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9(3):40-43.

[17]谭永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46-47.

[18]李国璋,刘津汝.自主创新、FDI技术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6) :89-91.

[19]史代敏,谢小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12.

[20]王光栋,叶仁荪.资本投入与就业增长——基于协整和VAR 模型的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24):76-78.

[21]张磊,王亮.我国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44-49.

[22]扈晓颖,韩峰.教育投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5):593-634.

[23]韩华为,苗艳青.地方政府卫生支出效率核算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依据的DEA-Tobit分析[J].财经研究,2010(5):4-14.

责任编辑:萧敏娜

猜你喜欢

VAR模型经济增长
内蒙古牛肉价格传导实证研究
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实证研究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我国快递业与经济水平的关系探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