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激疑”与“质疑”研究

2014-04-29王桂东

大观 2014年9期
关键词:质疑语文教学课堂教学

王桂东

摘要:本文主要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或设置悬念,或创设激疑情境,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激疑;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深入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的"独脚戏",激疑与质疑始终应该相辅相成,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启发每位学生都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教学活动才能得到深入,素质教育才能得到良性循环。

一、课堂教学"激疑"与"质疑"的必要性

有疑问才会有发现,"疑"的目的是为了"无疑"。然而,长久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教师主导为主,虽然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尽管最初也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但出现在学生面前的"问"过多、过细、过浅、过滥,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也正因为老师的激疑缺乏艺术性,所以学生怕老师问到自己,老师怕学生答非所问。于是乎,教师问到后来觉得问也是自搭,就干脆来个满堂灌;学生无暇质疑,也懒得质疑,结果只知机械笔记。在这样的教学方式引领下,课堂教学也许是从激疑开始,但最终却以 "一言堂"结束。这样的课堂教学又何来发展学生的质疑精神,培养学生善于探究的意志品德。

二、营造宽松探究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质疑

我们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宽松的探究氛围是激发学生质疑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能进行自主探索和自由创造。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营造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心理安全的空间。教师要拥有利保持一份激情,并在激情的推动下,恰如其分地应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形式活泼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从而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促进学生的参与,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开展自我 思考、自由质疑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新求异,当学生回答错误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当学生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给予适度的赞许;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金过程,感受到质疑的乐趣,通过自身的主体探索和体验来逐渐形成勇于探究、敢于实践的个性品质和独立探究的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讲究问题设计,激发学生质疑精神

课堂激疑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话是很有道理的。"须教有疑",激疑就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巧妙的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窦,引起积极的质疑精神,而质疑精神,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已不能只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想方设法设置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思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妨采取虚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在知识发散处激疑,投石激浪,激发学生的怀疑精神,我们在课堂提问中应该运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 "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主问题"应该立意离远,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具有"以一问引出多问"的艺术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才能激发学生不断质疑的精神,使学生的思路得到拓宽。

同时,在问题情境的设置中,我们应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因素,鼓励学生开放思维。教师应注意变换问题的设计角度和表达方式,多设计有利于学生展开发散、逆向思维的问题情境。在诱导学生思考、解答时,尽量减少过多的限制因素,使学生展开思路,打破思维定势,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看问题,从而获得思维的解放,形成开放性的思维结构。

四、开展多彩课堂讨论,以"质疑"促"解疑"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我们应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最佳平台。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本无暇去质疑,更无法去对疑问进行探究,老师总会"轰炸式"地把答案抛给学生,让学生记住一些结论性的答案。这其实不是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是在训练他们的记忆力。这是学生的悲哀,也是老师的悲哀,更是教学本身的悲哀。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应该是导学者,而非说教者。孔子说:“不愤不启,不徘不发”,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有充分思索的余地,教师只起"画龙点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在激疑之后,不应急于解答,我们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索空间,让学生抛开顾虑,大胆地谈出自己的想法。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组成小组质疑解答、讨论辩论。对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进行反馈,组内反馈的问题,教师不急于点破,而是将问题分解,增设台阶,减小坡度,再由学生讨论,互相解答,教师在关键的地方点到即可。这些环节在教学中不是僵化的机械的。而是做到了有环节而不唯环节,旨在让学生在不断的质疑与解疑过程中,"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使问题在思索探究中得到解答,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发现的乐趣。

总之,语文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奠基工程,语文教师应以"学为主体"去组织教学课程,既把"学为主体"作为施教的基本点,又使"教为主导"成为实现"学为主体"的根本 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或设置悬念,或创设诱人的情境,巧妙地激疑,使学生感興趣,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动机,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最终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辩"。

猜你喜欢

质疑语文教学课堂教学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