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司马迁悲剧的时代意义及其对《史记》创作的影响

2014-04-29耿洁

大观 2014年9期
关键词:李陵史官武帝

耿洁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书中真实地展现了公元前一世纪初以前中华民族三千年的发展史,是一部集艺术性与思想性为一体的优秀作品,在中国历史以及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贡献都是难以替代的。然而,就是这样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伟历史巨著,它的作者司马迁却是一个“路人闻之,也会扼腕叹息”的千古悲情式人物。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安书》中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秋失明,厥有《国语》,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而他本人却是在遭受尽失颜面、辱没祖宗的“宫刑”后才完成了《史记》的创作。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为什么会有如此残酷的命运?他的悲剧和他所处的时代又有什么关系呢?

司马迁(前145—不可考),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六、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司马谈成为太史令,成为宫廷里、帝王身边的一名身份低微、却又不可或缺的史官,他也因此随父进京(长安),启蒙读书。司马迁从小聪明伶俐、酷爱读书,十岁时他便能诵读史书,二十岁开始探幽访古之旅。《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归后“侍为郎中”,以后又奉使出差,侍帝封禅,游历了更多的地方,扩大了胸襟和视野,接触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体会到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为以后创作《史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元封六年(公元前110年),武帝东巡,封禅泰山,司马谈却因病留在洛阳。作为一名太史令,却无法亲身参与这一千古盛事,打击可想而知。病中的司马谈流着眼泪,拉着儿子的手,倾述了自己长久以来著述历史、保存典籍,成为彪炳千秋的一代史家的理想和愿望。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于官事。……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司马迁强忍悲痛接受父命。三年后,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公元前一0四年,开始草创《史记》,立志实现父亲“论载天下之文”的遗志。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朝廷震惊。武帝原本希望李陵在兵败绝路之时,战死全节,给汉朝挣回一点面子。后来听说李陵率军投降,极为震怒。司马迁以为,李陵投降是权宜之计,必将寻机报答朝廷,并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在为李陵辩解,借机打击贰师将军李广利,更加不满,一肚子怒气发泄在司马迁身上。司马迁被捕入狱,判处死罪。当时刑法规定:“判处死刑的罪犯可以用钱赎罪,或受腐刑。”司马迁官轻家贫,拿不出钱买命,唯一的生路就是受腐刑。公元前98年,司马迁48岁,终于被下了“蚕室”受腐刑。司马迁出狱后,作了中书令,这是一个掌管机要的显职,能够亲近武帝,实际上等于一个宦官,一个打扫宫廷、听候使唤的奴隶。

司马迁因为一句话获罪入狱受宫刑,表面上是因为李陵事件,究其根源是封建专制制度和皇权至上的思想观念。古代的史官,记载国君言行和天下大事,從其职责来说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们社会地位卑微,人格得不到尊重,正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所言:“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因主上所戏弄。”在记载天下大事时,必须依照帝王的旨意,为其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历史上那些杰出的史官,他们以纵横古今、褒贬百代而自豪,往往把事实真相原原本本反映在史书上,不为统治者饰非护短、掩盖真相,就必然与封建专制君主和统治阶级产生矛盾。其结果,不是史官在“论兴衰、评功过”时稍存曲笔以保全自身,就是史官因笔法“不虚美、不隐恶”而深陷囹圄或招杀头之祸。有史以来,有多少史官因一言之褒贬而辱于斧钺,令人叹息。司马迁就是这些史官中最杰出的一个。他年青时期游历天下,为创作史书收集了丰富的材料,继任太史令后,他牢记父亲的嘱托,立志完成第二部《春秋》,幻想着能真正行使史官“记录历史、还原真相”的权利和使命。所以在武帝面前他很坦率地谈了自己对李陵一事的看法,结果遭受宫刑。汉武帝治司马迁以宫刑,表面上是因言获罪,实质上是早已记恨他的直言无隐。陈寿《三国志·王肃传》有这么一段记载:“(魏)明帝问王肃曰:‘司马迁以受刑之故,内怀隐切,著《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肃对曰:‘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刘向、扬雄服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谓之实录。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于今两纪有录无书。后遭李陵事,遂下迁蚕室(处宫刑的监狱)。”从这一段记录来看,武帝对司马迁久怀忿恨,借李陵事件打击报复,发泄不满。司马迁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那种社会,被摧残、被奴役阶层的共同悲剧。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不像镜子那样机械、被动和消极,这其中还包含着作家对生活的看法和评价,这种评价又必然受作者生活经历和遭遇的影响。那么司马迁的悲剧对他创作《史记》有什么影响呢?

公元前98年,司马迁入“蚕室”受宫刑,遭受极大的摧残,内心极其痛苦,以致“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报任安书》)父亲的嘱托、毕生的追求成为他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惨痛的遭遇使他更加发奋创作《史记》。这时的司马迁早已不是初入仕时“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的青年史官了。严酷的现实使他认清了主上虚伪的真面目和封建王法的残酷,他变得深沉而冷静。“本纪”、“世家”、“列传”,司马迁笔下所描写的一系列人物不仅表现出作者对历史的高度概括力,而且通过人物活动背景展现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同时,作者同情广大被压迫人民,为被损害被侮辱者鸣不平的朴素情感跃然纸上,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值得歌颂赞美的一笔。

此外,武帝也成为司马迁极力讽刺的对象。《封禅书》中司马迁列举了封建帝王封禅之事,

由于窦太后反对,结果逼死了几个创意和筹备的臣子,暗示武帝“德不洽”、“功不全”。《酷吏列传》中,司马迁指出张汤、杜周之流由于善于阿谀奉承、媚上欺下,才得到主子的赏识。他们滥用刑律、迫害无辜,不择手段去替主子效劳卖力。司马迁在写到这些酷吏的暴行时,往往指出“上以为能”,用意是讽刺武帝不辨是非,重用小人。相反,历史上一些反抗强权的志士成为司马迁歌颂、赞美的对象。他把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列入“世家”,歌颂陈涉“与人拥耕”即怀“鸿鹄之志”,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反抗强权、不畏暴秦的远大志向,赞美陈涉不屈服命运的斗争精神。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司马迁在记载历史事件和叙述人物生平时,极其深刻地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爱憎和是非观点。司马迁歌颂农民起义,歌颂反抗暴政的英雄人物,讽刺统治阶级,批判贪官酷吏,痛斥一切丑恶的现象,都是由于自身惨痛的遭遇使他尽忠于贤君明主的幻想破灭,在绝望之下的抗争、反击,从而使这部“成一家之言”的伟大历史巨著闪耀出灿烂夺目的人性光辉。

司马迁的悲剧命运,转化为《史记》创作的巨大力量,他本着实录的精神,对统治阶级进行无情的揭露与嘲讽,歌颂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语)的伟大作品。

猜你喜欢

李陵史官武帝
《李陵变文》非正统英雄观新探
朔风又起
李陵,没有任何伟业能和做个忠臣相比
奋不顾身
近代学人对古代“史官”之阐释
甚是为难
梁武帝不杀侮辱自己的人
梁武帝不杀侮辱自己的人
尊严
语林趣事·“秦”字的起源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