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偏义复词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词类变化规律的认知探究

2014-04-29周先军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6期
关键词:语法化

摘 要: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仅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偏义复词无论在结构上还是意义上都不同于一般的复合词, 多由偏义短语词汇化而来,是一个独立的词汇系统。本文试图分析偏义短语词汇化形成偏义复词过程中词类变化的规律,以求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偏义复词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偏义复词;词类变化;语法化

作者简介:周先军(1986-),女,四川华蓥人,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部2012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6--01

一、偏义短语词汇化形成偏义复词

对于一个由两个相关或相反的义素构成的句法单位,如果该单位整体的意思只取了其中的一个义素,另一个义素没有得到表达,这就是偏义现象。偏义现象普遍存在于古代汉语中,早在先秦就已经产生了,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存在。那么,为什么偏义现象出现在了古代汉语中,它又是怎样在现代汉语中得到继承和发展的?

1. 古代汉语中的偏义短语

众所周知,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因此古汉语中的偏义现象主要表现为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单音词构成的偏义短语。而且,古汉语中偏义短语的偏指义素一般不是固定的,往往要依据具体的语境,有时偏向前一语素,有时偏向后一语素。

关于偏义短语在古汉语中出现的原因,迄今为止,已有很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探讨与研究,笔者比较支持修辞说。关于偏义现象的修辞功能,既有研究有比较充分的说明。柯莉在《古汉语偏义复词研究》中指出:我国古代虽然没有建立严格的修辞学,但是修辞现象却普遍存在。

2. 偏义短语的词汇化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注意到语言演变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一个短语或由句法决定的其他语言单位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其自身变成一个稳固的词项,并且进入基本词汇或一般词汇,人们称这一过程或现象为词汇化,简而言之,词汇化就是一种句法单位成词的凝固化。

前面说过,古汉语中以单音词为主,而汉语词汇从古到今的发展趋势是由单音词向双音词或多音词转化,在这个漫长的衍变过程中,古代汉语中极少数的单音词被保存下来了,部分单音词被附加另一单音词形成双音词,另外,部分双音短语词汇化形成双音词,偏义复词就是这样形成的。偏义复词的形成情况异常复杂,偏义短语的词汇化只是其中的一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

3. 现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

对偏义复词的理解需考虑以下两点:(1)偏义复词虽然由两个语素构成,但它畢竟是词,不同于短语,是“语言中代表完整一体固定的意义或功能的句法单位”。(2)偏义复词有着固定的偏指意义,不再需要依赖具体的语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语言的变化是缓慢的、永恒的,所以古代的偏义短语有的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了具有固定意义的偏义复词,如:国家、睡觉、干净等,有的已经消失,如:股掌、涉降、逆顺等,有的还在朝着偏义复词的方向发展成熟,即,该偏义短语既没有完全固定下来,也没有被淘汰,有时用作偏义复词,有时又用作两个义素并列的双音短语或者由其词汇化形成的双音并列复合词。

本文所指的偏义复词既包括已经固定下来的偏义复词,又包括多个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偏义复词的双音短语或双音词。

二、有关偏义现象的研究概况

自黎锦熙先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首先提出“偏义复词”以来,陆续有学者对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多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八、九十年代以来,这种现象的研究被炒得火热,总结以往学者的研究。

长期以来,将古今汉语中的偏义结构进行对比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总结以往的研究,古代汉语偏义短语与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偏义短语是临时组合的,由两个单音词的连用问基础,内部结构不稳定,组成词的词序不固定。

对偏义复词产生原因的探讨是偏义复词研究的核心内容。归纳以往的研究,偏义复词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修辞的需要,名物制度的消失,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

综上,学者们对偏义复词的研究已经一步步地深化,但对其词类的探讨还是非常缺乏,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偏义复词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词类变化的规律,以求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偏义复词存在的合理性。

三、偏义复词的词类变化规律的认知探究

根据偏义复词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词类变化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由两个名词构成的偏义短语词汇化形成的偏义复词依旧是名词;由两个动词或两个形容词构成的偏义短语词汇化形成的偏义复词,除保持其原有词性外,有的转化成了名词,还有的转化成了副词。分析该结论会发现,在偏义复词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名物化和语法化对其词类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系统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从上至下包括语义、词汇语法和语音三个层次,它们之间呈多元体现关系。一般情况下,词汇语法层的表义和语义层的表义是相互对应的。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固定对应关系被称为一致式。在一致式中,过程由动词词组来体现,事物由名词词组来体现,特征由形容词词组来体现。与一致式相对的是隐喻式,即非一致式。

名物化最先发生在语义功能层次,然而,当某个词的名物化在语义功能层面的使用达到一定的频率,该语义就进入了词汇语法层面,也就是说,该词被名词化了。

四、结语

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探讨了偏义复词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词类变化规律,并由此得出:偏义复词作为一种语言发展的遗留问题以及一种罕见的语言现象,其名词化和语法化是一种必然的衍变趋势,并会长久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1]靖志茹.汉语偏义复词古今差异之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4),134-136.

[2]柯莉.古汉语偏义复词形成原因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4(6),69-71.

猜你喜欢

语法化
“所有”的语法化微征
清代土默特历史档案中因果连词的语法化及其动因
浅析隐喻和转喻在词义演变中的作用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贵港方言“爹”的多功能用法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汉语史论集》述评
俄汉情态词语法化特征对比研究
湖南祁东话复数标记“一各”的功能及语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