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卸堆码作业产生的货损形式及应对策略
2014-04-29陈海容
陈海容
[摘 要]本文归纳了物流企业装卸堆码作业中货损的基本形式,分析了货损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装卸;堆码;货损;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7-0017-02
本文主要针对物流企业常见的货损形式进行归纳,并分析在装卸堆码环节会直接导致货损产生的人为原因、设备操作不当原因,以及因为装卸堆码操作不科学而促使运输、仓储环节增加货损这一间接性原因,继而提出物流企业减少货损的具体措施。
1 货损的基本形式
货物是由包装物来进行基本质量保障的,而包装物可以划分为外包装和内包装,前者又称为物流包装,主要功能是保障货物物流过程中的安全性;后者又可称为销售包装,是直接接触货物并随货物进入零售网点和消费者或用户直接见面的包装。
依循这一分类方法,可以把货损简易划分为外包装破损、内包装破损。外包装破损一般具有如下情形:外包装脏污、外包装变形以及外包装密封破损。目前采用物流过程中的外包装多是瓦楞纸箱,外包装脏污不需过多解释,而外包装变形是指该类纸箱从高处掉落或与运输车辆货箱发生碰撞时棱角易于内陷,纸箱之间的挤压、碰撞会使得箱面内陷扭曲;外包装密封破损是指外包装箱一般是用密封胶带进行密封的,当胶带受到挤压、水浸、暴晒时就会开胶,导致外包装箱没有密封。因为外包装破损往往是内包装破损的基本前提,因此内包装破损主要有如下情形:外包装刺穿导致内部产品损坏,外包装破裂导致内部产品暴露,外包装挤压导致内包装变形,内包装受污等。
一般而言,货物如果仅是外包装破损,并对货物质量未造成影响,则也可称为“物流包装破损”、“外箱破损”;如果是内包装破损,并直接影响到货物的质量,则也可称为“销售包装破损”、“产品破损”。对于货损责任方而言,前一情形下需要承担物流损失,后一情形中则需要承担与货值相对应的经济损失。对于居于中间层级的破损形式,一般由企业根据具体产品理化性质确定自己的判定标准,确定产品质量是否受到影响,继而决定是否进行收发作业。
2 货损产生的原因
装卸堆码活动导致的货损,一部分是由于该环节操作不当在该环节直接体现的,还有一部分是由于该环节操作不科学而在其余物流环节间接体现的。
直接体现的货损也分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目前国内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人力装卸及伴随的野蛮装卸行为直接产生货损。我国物流业仍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尤其在装卸搬运环节为甚。因为我国的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物流服务提供商希望通过采用“人力”的作业方式来降低运营成本。因此,我国的装卸搬运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是农民工,缺少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在装卸搬运环节对货物的主要危害是跌落,作业人员在装卸作业时,对商品应该采取轻拿轻放,但由于人员的素质或作业水平等原因,容易出现抛掷、踩踏、脚踢等野蛮装卸情况,继而容易导致纸箱散包、外包装脏污、外包装变形等破损情形,对于化学物品则容易因为外包装破损导致货物泄漏。本文引言中提到的快件化学品泄漏事件即很有可能是因为野蛮装卸所致。
另一种情形是,装卸搬运机具操作不合理导致的货损。目前,叉车作为一种机械化装卸、短距离运输及堆垛的高效设备,已经被大量物流企业应用于整托货物的装卸搬运活动,对提高装卸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发挥了很大作用。对于通过机械操作方式进行装卸堆码作业的工作情形中,起吊作业中出现货物脱落,装卸机械的突然制动和升降速度过快等情况均会对物流包装造成跌落冲击。
间接体现的货损情形可按照装卸堆码与运输环节的衔接以及与储存环节的衔接来进行分析。
就与运输环节的衔接而言,货物积载不良会导致在装车环节即埋下货损隐患,而运输过程中频繁产生的各类压力会使得货损得以实质性体现。比如,运输车辆启动、刹车、变速、转弯时都会发生速度的改变,继而由于惯性的作用会对物流包装产生一定的冲击;当路面不平整且车辆避震性能较差时,车辆行驶过程中会产生振动,车厢内上层商品会对下层商品产生动压力。那么,装车积载的过程中,如果货物在车箱内堆码松散、衬垫不合理,没有采取整体固定或系固不到位,均可能导致货物倒塌、碰撞、摩擦、滚动、挤压等而使货物受损。
就与仓储环节的衔接而言,堆码高度越高则仓容利用率越高,同时下层承载重量越大,则上层货物对下层货物的压力就越大,对下层货物外包装损坏也就越大。如,一件20千克重的纸箱包装货物,它的耐压能力为8层高、重160千克。那么,在堆放8层后,即使距仓库顶部还有可利用空间,也不应再堆放第9层。进一步而言,如果货物储存时間较长,致使长时间静止堆码,长期的静压力作用也会使物流包装产生缓慢损耗。
另外,仓库内部的温湿度对物流包装强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库内温度较高、湿度较大,会使得纸质物流包装如瓦楞纸箱的强度降低。仓库密封条件如果不好或采用露天储存,则自然界的阳光、风沙、雨水、粉尘、有害气体以及昆虫、微生物、啮齿类动物等也会对物流包装产生一定的损坏。但是,这些因素已经不局限于装卸堆码环节,而属于仓库日常管理环节导致的货损。
3 货损的应对策略
解决货物损坏问题,应从“人”这一核心角度入手。这既包括对装卸搬运作业人员的人性化管理,也应该包括将货损产生的压力进行直接传递,还应包括建立工作规范和系统化提升装卸搬运作业人员的工作能力。
首先,从人性化角度去考虑如何激励装卸搬运作业人员提升作业质量。装卸搬运本身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而装卸搬运工薪酬待遇低、劳动强度大是野蛮搬运的一个重要诱因。很多物流企业一线的装卸搬运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同时并不按正常的节假日休息。而且,搬运装卸工很少得到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尊重,货损之后的挨骂受罚往往在所难免。同时,计件工资制往往是该类工种的薪酬激励方式,该方式也促使装卸搬运工作人员多干活,但容易出差错。因此,企业如想减少该环节的货损,必须考虑如何激励装卸搬运作业人员提升作业质量,采用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综合的评价方法。
在正向激励的同时,企业还应将货损压力直接传递到每一个具体的工作环节。根据与客户协定的产品赔款协议、产品的性质等数据,制定员工损坏产品的处罚细则;并将处罚细则下发到各个仓库,要求仓管员对处罚细则清楚了解。如客户产品价格变动、赔款协议修改,仓库经理应对员工损坏产品的处罚细则加以修改,并下发到仓库。
其次,在建立操作人员良性的工作动机和工作态度基础之上,企业应将装卸搬运流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并通过管理看板等可视化形式传递到位。在月台等醒目位置,应张贴货物外包装上常用运输、搬运、储存的标志和说明,并将装卸搬运过程中的禁止性操作点以醒目的字体、直观的内容进行集中展示,比如“严禁踩、丢、甩、拖、拉货物”,同时将建议的操作方式以较为详细、亲切的形式提示给操作者,比如“因货物太高不便于装卸时,应使用预先准备好的木垫板或硬纸皮”等。
继而,装卸搬运环节进一步规范化的操作必须通过系统培训和持续改善来加以实现。这种系统培训,不仅是指装卸搬运工作熟练度的培训,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工作技巧的培训。这是因为,如果要减少装卸搬运环节的货损,一方面需要员工能够胜任繁重的体力劳动,另一方面还需要员工会动脑。装卸搬运操作人员不只是要能够有应对简单情形的常识性知識,比如“在卸货环节,装卸搬运作业人员应在将运输工具的车门小心开启,先慢慢打开一边,防止门后的货物向外倾斜而产生倒塌现象,当无异样时才慢慢打开另一边”,还需要有能够应对一定复杂情形的判断力,比如“每次装卸搬运作业前必须了解所要装卸、搬运货物的性能、品种规格、数量、外包装、重量、准备必要的操作机械和工具”。但是,一线作业人员文化水平偏低往往会制约该类培训的基本效果。
4 结 论
总体而言,货损这一现象造成的破坏对于物流公司而言远不止单纯的货物损坏,轻则会使得客户对物流服务不满意、失望以至于减少合作,重则有些货物损坏时会造成恶劣后果,对周边货物造成污染,并可能形成恶性扩散,伤及人身安全。因此,物流企业能够具有防范意识,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手段进行货损的系统化管理就至为重要。
一方面,货损的产生与物流企业装卸堆码活动的操作不当具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装卸堆码环节操作不科学也会使得运输、仓储等其他物流环节的货损可能性加大。而这都与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作业规范以及作业技巧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因此物流企业应结合装卸堆码作业特点来从激励机制、工作标准化以及系统化培训角度来进行该环节工作质量的持续改善,才有可能减少各类货损情形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娄熠.物流包装——瓦楞纸箱在物流流程中损坏形式分析[J].科技信息,2013(6):261.
[2]魏巧云,郑迅.邮政物流业务中的货损问题研究[J].物流技术,2009(10):16-18.
[3]段沛佑,李建伟.基于专业包装资源整合的物流一体化模式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147-148.
[4]黄昌海.酒品运输缓冲包装设计方案分析[J].印刷技术,2013(6):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