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日本文学课程在日本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014-04-29陈健

2014年31期
关键词:认知审美本体

陈健

摘 要:各大高校在实施日语教育时开设了众多课程。本论主要论证日本文学课程在日语教育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主要归纳为认知作用、教育作用以及审美作用。其中审美作用属内在的、本体论范畴,是精神价值。无论从力学还是哲学方面讲,内在的作用是要因,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认知;教育;审美;本体;精神价值

就目前日本语教育的教育目标来看,我们主要要求学生能够自由使用日本语这种语言工具进行沟通交流,表达自我;能够使用日本语查阅为我所用的资料文件等。任何语言离开场景,离开感情,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枯燥的。因此,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语言工具,很多高校开设了基础日语课程—从单词到语法进行分析讲解;日本文化课程—让学生了解日本国家日本社会;日本文学课程—从文学史讲到具体文章选读;经济贸易类的实用性语言课程—设定语言场景进行应用性培训。这些课程对语言的习得与运用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从人文教育角度来看,日本文学课程在日本语教育中起着无法替代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我们谈论文学时谈论什么

当我们谈论起文学时,无外乎涉及到其作用与价值。文学三大基本社会作用是: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文学不但拥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内在的、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精神性价值。

关于精神,在各个领域有着诸多不同的定义。我们一般是这样界定精神这一概念的:它是人内在的一种意向性存在,是人的理性与感性诸多心理因素的统一,是人不断完善自我探求自我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因而,精神的价值是内在的、本体的,是一切任何物质价值不能达到的。所以,文学艺术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精神活动,是本体的活动,文学作品属于人类的精神产品,文学艺术的接受鉴赏也属于人们的精神领域的活动,所以,本论认为,文学艺术的精神性价值是其自身最为内在的、最为基本的价值所在。

二、外在价值

所谓外在的,功力的价值,就是我们常说的认知作用与教育作用,我们通常通过日本文学作品来探求日本社会文化以及历史的进程。

传统教育当中,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关注其思想内容,在主题思想先入为主的基础上,对作品内容做精确的“科学”式的分析,理解性的认知,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我们用 “小说反映了……的社会现实”,“剧本揭露了……黑暗的社会制度”,“诗歌弘扬了……精神”,“散文表现了……思想”等这些精简式的话语方式来传播日本社会文化缩影与历史的进程。在进行日本文学教育的时候,教师首先传播主流意识文学理论。例如,平安时代日本文学特征以宫廷文学、女流文学为文学主体,反应了平安时代豐富的物质基础,以上流社会为主流的社会关系和人们所追求的生活方式。进而帮助我们对社会、文化、历史进行理解性的认知。

三、内在价值

内在的精神价值即审美作用,本论认为这是文学课程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也是文学课程传统授课方式往往所忽略的部分。

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吸收方式应该是从理解性的认知到感受性的体验,在接受文学形式美的同时,潜移墨化地受到作品内容的熏陶感染。我们应该注重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关注它的多义性、模糊性、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时候,可以培养学生习惯于审美鉴赏,阐释文学作品的视角,不受制于主流意识的陈旧文学理论,立足本体论阐释学、接受美学等全新的文学阐释理论,引导学生自发的产生审美境界。

文学的审美作用是通过直觉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体的,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是批判性的愉悦的,都是把文学作品当作独立绝缘的意象来看待的,这其中不包含有任何实用的目的和科学的认识。正因为如此,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完全符合我们所说的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教育要求。本论以为,当我们谈论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的时候,就是立足于哲学范畴的本体论来进行“教书育人”,重视文学作品的审美因素才更有利于我们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也更有利于指导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当学生完全进入到鉴赏文学作品范畴,也就是达到审美境界的同时,体会玩味语言艺术会是一种精神享受。比起背诵枯燥的日文单词和记忆无生命力的语法现象,显然,文学鉴赏是愉悦的。从而带动学生自发的阅读,主动思考,充实自我。在愉悦的同时,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言艺术的习得是潜移默化的,进而在表达自我方面,从谈吐到文笔都会有自发的提升。也就是本论以上所提到的文学艺术创作范畴的精神活动是愉悦的。

综上所述,文学课程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不但起到认识作用,教育作用,更重要的是审美作用。审美作用是自内而外的启蒙,是破茧成蝶的力量,从方法论来阐释属于攻玉之石。自古以来,我们谈论教育的时候,从博览群书到熟读经论,从三字经到八股文,无一不是从文学谈起。可见,日本文学课程在日本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俞宣孟.本体论研究(第三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 郑素华.审美教育行为特征探析:人类学美学的视野[M].海燕出版社.2012

[3] 许韶平.当代大学生审美教育新探[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4]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2007

猜你喜欢

认知审美本体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对姜夔自度曲音乐本体的现代解读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