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德 为法 为人
2014-04-29孙晓燕
孙晓燕
【摘 要】本文以山东卫视《道德与法治》栏目为例,试图从准确的把握受众、有效的整合素材、戏剧亲民的语言风格三个方面对该节目生存的长久之道进行解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电视栏目;生存
“说人间悲喜,促公平正义”,《道德与法治》是山东卫视于2012年1月14日开播的一档早间栏目,经过扩展改编,形成一期2-3个故事的普法栏目剧。该栏目秉承弘扬法治精神的主旨,解读人生百态,关注社会热点,探究事件背后的真相,力求更加广泛的传播法治观念。该栏目从开播以来每天一期,一期130分钟左右,成为播出时长最长的普法栏目剧。《道德与法治》因准确的把握受众、有效的整合素材、戏剧亲民的语言风格受到社会和广大观众的喜爱,本文就试图从以上三个方面对该节目生存的长久之道进行解读。
一、找准定位,事半功倍
随着数字化的推进及体制的改革,电视的服务功能和传播功能愈加凸显,受众在“电视与观众”的双向互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面对同质化和多元化的竞争压力,找准栏目定位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山东卫视是以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而“情深似海 义重如山”则为其频道定位。《道德与法治》栏目关注社会热点,探究人间悲喜,推进法治进程的内容定位完全符合山东卫视的频道定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成功“出道”。另外山东卫视受众的群体特征对该栏目的收视提供了保证。根据CSM央视-索福瑞山东收视仪的收视数据看出,“2012年山东省网仍然以45岁以上的中老年观众为电视重度收视人群”①。中老年观众群体具有收视规律稳定、时间长且自由、关注新闻类节目的特点②,《道德与法治》栏目播出时间为早间7:38左右,时长2小时,这个时间段设置不适合上学的年轻人和工作的白领,却恰好满足拥有相对较长闲暇时间和能够自主安排时间的中老年人。同时,栏目内容以主持人讲述评论近期社会热点新闻为开端,以反映人间百态、普法教化为主旨的栏目剧为主体,能够满足中老人对于渴望社会新鲜事、感悟人生经历的情感诉求。如在今年1月份播出的一期节目《溺爱不是爱》中讲述了赵大妈因溺爱孙子与家人产生矛盾的故事。现代社会很多退休在家的老人都主动担负起照看孙子孙女的重任,老人溺爱孩子、亲子关系矛盾等问题频频出现并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如何更好的教育第三代成为以孙子孙女为中心的中老年人关心的热点,针对这种情况制作的这期节目就起到了警示与教育作用。
准确把握收视群体的收视特征,及时推出新鲜有价值的社会新闻,是《道德与法治》栏目能够持续播出、不落伍的法宝之一。
二、重视二次创作,彰显人文情怀
网络新媒体的大肆流行使得人人变成信息源,消息的传播也由一对多演化成多对多的网状结构,这就加快并扩大信息在舆论中的流行速度和传播范围,庞大的信息资源对电视栏目特别是新闻类栏目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无形的信息数据流为电视栏目提供更多了一种便捷快速的信息来源渠道,克服以往做节目“绞尽脑汁”却仍然面临信息同质化的尴尬局面,网络的“零门槛”让接受者变为传播者,提供大量丰富的、奇闻异趣的素材以供栏目使用。但电视绝不是对素材的简单复制,而是一个对素材二次创作的过程。面对同一个社会热点,找到有效且富有新意的切入点是突破同质化瓶颈的关键。《道德与法治》采用社会新闻+栏目剧的结构,社会新闻作为引子由主持人简单介绍,通常是近期发生的引人关注的社会事件,这些事件或讲述平凡人的爱恨纠葛情感波折,或牵涉到亲朋间的人情世故各自利益,或触碰到社会上的道德法律公平正义,不管哪种都会涉及到该栏目的宗旨问题:对道德与法治的探讨与思考。栏目剧的故事内容是对社会新闻的扩充和重组,依托于社会新闻的框架,重新填充事件中可能遇到的道德因素与法律因素,让原本平面的存在于屏幕上的事件和人物变得饱满和立体,即栏目剧是对素材进行的二次创作。这里的“填充”实际上是通过展示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葛、矛盾和困惑,解读相关法律政策,普及法律知识,寻求道德与法律的平衡点,警醒世人。如在2014年3月28日播出栏目中引用的社会新闻是北京的赵先生负债百万,因逃避债务与妻子匆忙离婚,债权人将其妻告上法庭,法庭判定该债务属于夫妻共同担负。而依托于这个事件改编的栏目剧《夫债该不该妻还》讲述了丈夫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丧事刚办完不久,大姑姐就找上门,说弟弟生前借了自己10万块钱,要求弟媳还钱的故事。这个故事将新闻中的男主人公设置成因故去世,人物间矛盾冲突更加激烈,在面对欠款人去世的极端情况,如何利用法律武器维护双方各自利益,成为该剧的重要看点。该剧中涉及到的债权人“大姑姐”和弟媳从上述新闻中独立出来,成为形象丰满的立体人物,观众在观看故事时能深入了解双方当事人面临的矛盾和困境,不再仅凭一面之词就判定对错,同时也学会在遇到同样情况时该怎样处理。
该栏目对素材的二次创作更加注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心理的挖掘,主人公不再只是简单采取行动的单面人物,而是深入到人物特殊的生存环境和精神状态中,将展现的角度从事件本身扩展到对当事人的情感心理及生存状态的关注,分析事件发生背后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解读人物在命运变迁和情感转变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从而让“法制”更加具有人情味、更加人性化,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法治”。这种彰显人文情怀的讲述方式更易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唏嘘,任何事情都有因果,道德和法律是既矛盾又融洽的存在,寻求道德与法律的平衡点是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三、采用栏目剧形式,深入浅出解读法律知识
《道德与法治》采用栏目剧的形式,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深入浅出的解读法律知识。电视栏目剧是以电视栏目的形式存在,栏目内容体现生活的本质真实,借助戏剧的表现手法和叙事特点,非专业演员进行表演,并由主持人对整个剧进行整体的串联。③该栏目中采用栏目剧形式将复杂难懂的法律政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得观众了解当面对同样境况时可采取怎样的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种深入浅出的方式更易于栏目重点受众——中老年人接受理解,让观众随着故事中人物命运的转变和情节的发展了解事实的真相,学习法律政策,树立知法懂法守法的观念。前文提到,《道德与法治》的栏目剧是依托于新近发生的社会新闻,以其为蓝本进行二次创作,丰富人物形象,扩展故事情节,这种戏剧化的处理手段增强栏目的吸引力,促使观众始终处于一种兴奋、期待的状态中④。同时宣传法律知识,传播法治观念,栏目剧的故事内容要远比社会新闻复杂,这种二次创作不是虚构,更多的是对事实的开掘与补充,而“演”出的故事配合主持人三两句的“讲道理”让行走于平面的法律条文变得立体生动、清晰明了,满足了栏目弘扬法治精神的宗旨。
《道德与法治》能够在众多法制类节目中脱颖而出,离不开精准的受众定位、彰显人文精神的内容和戏剧化的形式,但是仍需要制作方注意的是不是每个故事中都有虐恋情深、小三上位以及家庭矛盾,老話说幸福的人都一样,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要找出每个案例中的独特之处并结合相应法律进行宣传教育,切莫让故事情节成为模板。另外在故事标题上,尽量不要为了吸引观众而故意夸大内容,如《午夜里的诡异车祸》、《藏在箱子里的女尸》、《畸情迷途》、《我成了丈夫的“第三者”》等标题存在过度夸张的嫌疑。该栏目归根到底是为了进行普法宣传,过度演绎容易让观众本末倒置,这就需要制作者跳出简单的个体,立足于关注整个社会的大视角,借主持人之口用精炼的点评来警示观众,而不是简单的堆砌悬念感。
社会主义法治进程是个缓慢而不断前进的过程,电视媒体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制”作为法律制度的简称,相对于法治是较低层次的,是一把硬性的“利刃”,要解决的是有法可依的问题;而“法治”则包括立法、执法、守法、法律实施和法律监督全过程,相对法制处于较高层次,要解决的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其对于全社会是一种“水”的状态,润物细无声。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能够看出电视媒体对于法治进程认识上的进步,媒体宣传不再只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教育民众预防问题。《道德与法治》只是在法治进程中媒体人做出的一小步,但众多媒体和民众共同的努力则会为我国法治进程迈出一大步。
注释:
①王臻.2012年山东省网电视收视市场分析[J].青年记者,2013(25).
②曹晚红.老年人的收视行为特征与老年节目受众定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5).
③曾子龙,薛然.另一种“电视化”——电视剧栏目化初论[J].电影评介,2011(19).
④石长顺.电视话语的重构[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