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锋的善良从何而来

2014-04-29常河

东风文艺 2014年3期
关键词:性本善性善性恶

常河

数年前,在一股复古思潮的推涌下,旧时读物《三字经》的起始句“人之初,性本善”就像长了翅膀似的,腾空而起,漫天飞扬。一时间,不少地方都在传播着它,有的单位在大街上张贴的所谓新三字经,就是以它为开头的。甚至有一部宣传雷锋事迹的纪录片,也通过一位老者之口,肯定了“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这自然使我想到,雷锋的善良是怎样来的,是天生的吗?当然不是。雷锋的例子,恰恰证明了人的道德品性形成的后天性。雷锋那样善良,乐于助人,乐于做好事,与他“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新社会给他温暖和关怀的深切感受有关,与他所受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有关,更是他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了革命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结果。

笔者小时候上私塾,老师教的第二本书就是《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的教条深印在我的头脑里。长大参加工作后,通过学习懂得了人在初生时无所谓善恶,善与恶都是后天形成的;性善、性恶问题属于思想意识道德的范畴,是与人的认知性紧密相连的;在哲学领域,唯心主义的“性本善”、“性本恶”两派争论了几千年,都不如唯物主义的解释可靠。唯物主义认为,离开了人的实践性来谈性善、性恶问题,是谈不清楚的。从小到大,教过我的老师何其多,他们几乎一面倒地认为,人都是“学而知之”,没有什么“生而知之”。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更是这么认为的。

据报载,去年某月,某大学校长给几百名研究生讲的最后一课就聚焦于“良知”两字,他叮嘱学生要坚守良知,拒绝做“高知坏人”。校长对学子们提出不做“高知坏人”的希望,当然很好。可是校长讲话的基本内容和编者为辅助校长讲话引用孟子的话对“良知”、“良能”所作的解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却分明是“人之初,性本善”和“生而知之”的翻版。这使我感到很为困惑。为了求得对“良知”、“良能”的正确解释,我查了两种词典。第一种词典的解释根本没有说明白。第二种词典的解释是:“我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指人类不学而知的、不学而能的、先天具有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本能。”我相信这一解释是与其本意相符的,是唯物主义的解释。我特别感到不解的是,没有生而知之,只有学而知之这一本来并不深奥的道理,为何竟不被那位以引导学生为己任的高等学府的校长所认同呢?

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期,我所在的工厂掀起了工人学哲学的热潮,并且产生两名学习标兵。那时大家一起学哲学、讨论哲学问题的气氛是那样浓厚,不知使多少人受益,很是令人懷念。

猜你喜欢

性本善性善性恶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当代孟子性善研究综述
Innate Evil of Human Nature,Law,Technique,and Position:Inquiring into the Essence of Han Fei’s Thinking
荀子不是性恶论者
宋本《荀子·性恶》全文校注
题柿子树
从善的内涵论孟子性善
荀子人性论研究综述
处境与心境
“人之初,性本善”蕴含的教育管理思想刍议
美强力渲染杀人大兵“性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