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倪小放的浪漫游(外一篇)

2014-04-29李永生

东风文艺 2014年3期
关键词:大帅举人凉山

李永生

倪小放在地方志办公室工作。搞地方志研究需要有较深的文字功底,而且最好能了解地方上的一些历史,所以倪小放身边的同事都是一些老学究。倪小放刚20多岁,因为上大学时学的历史专业,所以最近被招录为公务员后领导量才使用就把他安排在了方志办。整天与文字打交道,又总和老学究们在一起,倪小放感到枯燥乏味。其实,倪小放是个非常活泼非常浪漫的人。

那天倪小放翻阅一部清朝版的《县志》,上面有一个章节专门记述了该地的名胜古迹。倪小放看见后眼前就一亮。上学的时候,倪小放就喜欢旅游,和同学们一起游览了许多名山大川。倪小放认真地翻阅。上面说,这个地方古有“八景”,分别为:釜峰晴云、紫凉秋月、盘坡积雪、水浴瀑布……单听这富有诗意的名字就给人带来无限浪漫的遐想。书中对每一处景致都进行了精彩的描述,还佐有一些古代文人名士赞美这些景致的诗词歌赋和游记。倪小放读得如饥似渴读得眉飞色舞。这“八景”中,倪小放最喜欢的要数“紫凉秋月”——

“紫凉山,县西北三十里,高百余丈,山深谷空,树木阴郁……”他还读到了一位清末年间张姓举人写的一篇《紫凉山游记》——“十五中秋,天晴好。辰时,驭车马,负草席被衾,拎壶浆米粟,携娟姑,赴紫凉山,一为游憩,二为探访一禅大师。行十里,至一草庐,叩门讨水……”那游记写的真是详细。张举人去紫凉山的目的,经过了哪里,在哪里干了什么都说得明明白白。“薄暮,至紫凉山巅,暮鼓声起,倦鸟归巢,一禅大师已于寺门迎接……此时皓月初生,凉风习习。娟姑汲清泉水烹茶,吾与大师对弈。几局过后,月光如轮,漫天银光泼洒。月光棋局,茶香四溢,妙哉妙哉!忽闻怪声,似杯盘落地破碎之音……大师曰,猿猴嬉闹,偷吃供果……”倪小放读得热血沸腾。

“吾铺草席,与娟姑赤身相拥,任月光清洗吾身……”倪小放目瞪口呆。那位舉人老爷也真是浪漫到极点了,竟还和娟姑玩起了“月光浴”。而且胆子也太大了,玩就玩吧,怎么还敢写成文章公诸于世啊!娟姑是谁?红颜知己么?倪小放仰头感慨:浪漫极致是销魂啊!

好多天,倪小放心里除了“紫凉秋月”,再装不下别的东西。继而,浪漫的倪小放心里就翩跹了一个浪漫的想法。他要带着他的女友,像举人和娟姑一样游一回紫凉山。

和张举人一样,倪小放把这一天也选在了中秋。

事先,倪小放把张举人的《游记》又读了几十遍。几乎达到了能背诵的程度。钉是钉卯是卯,他们要踩着举人和娟姑的脚印走,一步也不能差。

举人和娟姑是辰时出发的,他和女友七点走出家门。

举人拎壶浆米粟,他带着矿泉水和面包。

举人负草席被衾,他携着帐篷和被褥。

举人雇车马,倪小放开汽车。

举人行十里,至一草庐,讨水。倪小放车行十里,遇一超市,虽然带着矿泉水,仍然进去又买了一瓶。

……

如此这般,那篇《游记》,成了GPS导航系统。此时倪小放完全就把自己当成了那位举人老爷,进行着一次时空穿越。

行至紫凉山下,也正好薄暮时分。

他们终于登上了紫凉山。此时天空那轮圆月已经升起来。庙宇虽无,残基尚在。倪小放挽着女友的手站在了残垣断壁前,在婆娑的树影下,唏嘘不止,摇头晃脑抒发怀古之幽思,大声吟哦起张举人的诗作:“流丹紫泥色苍苍,坐对风头笑语凉。冷露未知天是水,秋高方知月为霜。移来树影曳僧影,闪出山光缠佛光。”

现在,该是张举人和一禅对弈的时候了。倪小放在一块石头上摆下棋盘,放好黑白子。女友乖巧,拿出迷你煤气灶,接上山泉水开始烧水。倪小放坐石凳前,手捏白子,谦让地朝虚无的一禅大师说一句:“大师,请。”水已沸腾,那轮明月正跃当空。女友泡好茶,两盏,一杯端给倪小放,一杯放他对面……倪小放折腾好一段时间,直到女友困得枕在他腿上睡着了,才又呷了一口茶,站起身,躬身朝虚无的一禅道:“大师,早早休息吧。”

接下来,倪小放开始和女友“月光清洗吾身了”。

倪小放支好帐篷,和女友宽衣解带,就相拥躺在“紫凉秋月”下,浴清冷月光,听秋虫呢喃。倪小放拥着女友,望着空中明月,眼前不断地幻化出张举人和那个娟姑。

倪小放是在鸟儿的啁啾声中醒来的,醒来后的倪小放却怎么也找不到衣服了。举目一望,见他们的衣服已如残破的旗子一样零零碎碎地高悬在树杈上。一群吱吱叫的猴子俏皮地望着他俩在树梢上穿梭跳跃,一只老猴子的脖子上竟还套了一件花裤衩。

倪小放是不是赤着腚回来的就不知道了。

为这事,倪小放得出的教训是:什么事情玩过了头,就不好玩了。

浪漫也是如此吧。

张好嘴

早些年的涞阳城,属“角儿”大街最繁华,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就好似谁把热热闹闹的上海滩切了一块搬这儿了。

这里的店铺,门脸装修得一个比一个好,到了晚上,茶楼酒肆灯火通明,把整条大街照得影影绰绰的。张记杂货铺也在这条街上,只两间平房,门窄窗小,墙破瓦旧,里面黑黢黢的。在众多的店铺中如鸡立鹤群。

张记杂货铺门脸小,但货全,针头线脑,布匹鞋袜,点心糖果,香烟米醋,首饰珠花,香粉胭脂,应有尽有。每天来的顾客络绎不绝。“张记”生意一直不错。

其实“张记”生意好的原因并不光是货好货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老板嘴好。做买卖开店铺,除了童叟无欺货真价实,若掌柜的再左右逢源能说会道,那买卖想不火都不行。“张记”老板叫张好嘴,“好嘴”是绰号,都叫他张好嘴,至于真名叫什么人们反而不记得了。张好嘴长得胖胖的,眼小唇薄,见人不笑不开口,不带甜味不说话。任凭什么样的顾客都能被他哄转,让人有一种不买点东西就对不起他的感觉。

张好嘴最擅长的是编顺口溜,而且是现场发挥。他自知铺子小,就说:“别看咱的铺子小,里面宝贝可不少,龙王爷爷从这过,也要进来瞧一瞧。”有顾客舍不得花钱给孩子买糖果,孩子哭闹,张好嘴就说:“孩子就得好好宠,将来一准当总统。”当妈妈的听了高兴,赶快给“总统”掏钱买。张好嘴更会来事。糖果装进秤盘一称,那秤杆子一准高高地撅起小屁股,末了还要搭上一块糖,亲自剥开糖纸送到孩子嘴里,隔着柜台摸一下孩子的头:“我给总统剥块糖,总统赏我吃皇粮。”

嘴好围人,和气生财啊!

来“张记”的顾客好多都是熟人,买完东西付钱,张好嘴往往会嘘一句:“拿走吧,还要什么钱。”顾客当然知道这是客气话,一般也会客气地说:“不给钱哪行,也不是自家地里种的。”这样的话,每天说无数遍,就说成了习惯。后来即便不是熟人,偶尔也说上一句。

就因为这句客套话,张好嘴差点出了事。

那天,段大帅的小妾彩儿来到了杂货铺。段大帅住北京。他的“十三镇”正驻守涞阳。段大帅带着彩儿是来视察驻军的。彩儿闲得难受,就带了个下人到街上转悠,就进了“张记”。

张好嘴见彩儿穿戴光鲜讲究,身后还有跟班的,就知道来了贵客,忙热情招呼。彩儿被一只凤头银簪子吸引住了。张好嘴赶忙拿过来恭恭敬敬地摆到柜台上请她过目,彩儿拿起来看了看说:“这花样可真是好看,在京城都见不到呢。”对下人说,“拿上,回京让人照这个给我打一个金的。”下人喊声“是”。彩儿转身走了。下人问:“几个子儿?”张好嘴说:“一个大洋。”下人掏钱。这时候张好嘴那句客气话就又来了:“拿着吧,还要什么钱?”

那下人也许占便宜惯了,见坡下驴,把钱又装起来了。这时候张好嘴却急了,不好意思地搓着手说:“您看您看,我也就这么说说。”下人一下子翻了脸:“玩嘴皮子,你老小子找抽啊!说的话咋还能舔回去。”说着掏出一个大洋“啪”地拍到柜台上,说:“明儿我就砸了你的店。”

俩人走后,张好嘴一打听,才知道那贵客是段大帅的女人,吓懵了。

那下人也真是较劲,第二天果真就带几个兵痞来砸摊子。几个人气势汹汹地朝“张记”走,老远就见张好嘴站在门口嚷嚷,周围围了一大群人。几个人走近,把张好嘴的话听了个真切。

张好嘴瞥了一眼几个兵,提高嗓音说:“老少爷们,今天俺要为一个人扬名,这人就是段大帅段青天啊!人家大帅的家眷来我小店,那是给我脸啊,人家买我个破簪子,那不是抬举我么?我能要钱?可段夫人和大帅一样,也是爱民如子,秋毫不犯。人不干,非得给。”说着手中捏着一个“袁大头”扬扬,“我老张活这么大,还从没见过这么好的人啊!”说着说着,张好嘴掏出一个竹板,“呱嗒呱嗒”打起来——

大帅威武镇乾坤

秋毫不犯爱小民

家眷惠顧我小店

蓬筚生辉飘彩云

……

仗着嘴好,张记杂货铺兴盛了三十年,直到抗战时期毁于战火。

猜你喜欢

大帅举人凉山
举人
中型LNG运输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及性能仿真
我家的“金大帅”
“你这块凉山的石头”——倮伍拉且访谈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和解
清朝名医叶天士拜师故事
凉山彝族口弦(之三)
论宋代的举官制度——以崔与之的举人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