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4-04-29彭琼
彭琼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和思维快速发展的时期。本文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有益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弋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也是完善人才科学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这一载体,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完善学生的思维品质。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谈谈教学心得。
一、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探究性实验很少,大多以实验习题的形式出现。如果能在现有的条件下适当地增加一些其他形式的探究性实验,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在“氯、溴、碘的性质”的学生分组实验里,教师可以安排一个探究题目:“用实验证明氯水的主要成分。”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前设计实验方案,并阐述方案的设计思想;其次,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设计方案和设计思想,并进行甄别与筛选,确定最佳方案;然后,实施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已知信息中加工和提炼出新的信息,并尝试从多种途径来探究某一事物。通过交流与选择,学生最终完成了实验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通过“发散”以及对“发散的抽象”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满足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创新性。
二、充分利用设问激趣,在课堂教学中开拓学生的思维
设问是诱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笔者会有意识地发掘一些主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在教学原电池时,笔者引导学生利用西红柿、苹果让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问题:“在这个现象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然后,通过复习金属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提出问题:“锌和稀硫酸反应属于哪一类型?在这个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笔者采用分组实验探究、问题探讨、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等方法,并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实验→观察→讨论→推测→验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了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和构成条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并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通过掌握原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让学生突破了原有的“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的思维方式。
三、充分利用新颖习题,在练习中进行思维的综合训练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心选编一些新颖灵活的习题,让学生分析思考、反思求异﹑联想类比,拓宽学生的思路。如笔者曾选择了这样一道题目:正三价铁元素有一定的氧化性, FeCl3溶液吸收一定量SO2后,溶液颜色发生了变化。问题: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除H+、OH-、H2O外,溶液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有_________。(填編号) A. Fe2+ B. Fe3+ C. Cl- D. SO42-E. H2SO3 ③对还不能确定的粒子存在情况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只存在Fe3+;假设2:只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mol·L-1 H2SO4、1 mol·L-1 NaOH、0.01mol·L-1KMnO4、20% KSCN、3%H2O2、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遵循思维的规律性,从多层次、多角度来捕捉信息,一步步找出答案。
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方法,不仅可以使化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还能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在训练中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善于学习、善于思考。
参考文献:
[1]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刘知新.化学课程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上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