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014-04-29李琳琳

今日湖北·中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农民增收土地流转农村经济

李琳琳

摘 要 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分布集中在农村,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从宏观经济的视角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背景,通过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深入剖析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土地流转 人才短缺 农民增收

自1978年推行土地制度改革以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但由于人口基数大、经济基础薄、科技支撑弱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我国农村整体状况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农村经济体制仍不健全,资源浪费情况仍较严重,这极大的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在涉及有关“三农”问题时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落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因此,继续进一步加大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坚持以工促农,追求工农互助,更好的推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而推动宏观经济的全面发展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现实难题,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经济基础较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基础薄弱,很多地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摆脱传统“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体制不健全,发展秩序混乱

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的经济秩序是经济运行的基本保证。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不健全、不科学,行政计划色彩浓厚。不幸的是我国农村地区还缺乏良好的经济贸易环境,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强买强卖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农村的思想意识落后,我国政府政策长期倾斜于城市和工业,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高素质人才稀缺,发展前景黯淡

高素质人力资源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长远发展的动力,加强农村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一些懂得市场管理和农业经营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解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沿海地区第二产业的转移和第三产业的兴起,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减少,导致农村优质人力资源严重稀缺,特别是一些农业经营的人才的稀缺,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的阻碍了农村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图1)。

二、农村地区发展经济对策

(一)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产业布局

第一产业是基础,第二产业是支柱,第三产业是增长点,农村地区的发展要依靠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发展仍是以第一产业为主,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和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要发展农村经济,我国应大力优化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新型的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的集约化生产。此外,重点发展以农产品加工制造为基础的第二产业,重视农村招商引资,解决农村发展经济的资金与技术问题,不断扩大农村服务业的业务范围,大力发展农村银行、旅游、电信等新兴服务业,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二)加大培训力度,打造新型专业农民

优质人力资源对农村地区长远发展有长远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在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即对内培养有文化、有素质、有知识的新型农民,对外引进有技能、有思想、有眼光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农村地区应更加注重农村优质人才,尤其是具有良好知识结构和现代化技术的人才的引入,鼓励受过高等教育、有专业知识和精力充沛的大学毕业生走入农村,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为农村经济由传统粗放型模式到现代化集约型模式的转变提供重要的人力保障。要加强农民教育,培养出一批掌握专业知识和优势信息资源、有洞察力的现代化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以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完善基础设施,打通经济发展血脉

完备的基础设施既关系着农业的生产运输,又关系着农民的生活质量,更关系着整个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切实的改变农村的水电、灌溉、交通供等落后的面貌。此外,根据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进,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三、结语

三农问题是我经济发展的主要命题,解决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維护农村稳定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下,各级政府应该切实根据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持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加速推进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着力强化政策、人才和体制支撑,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科学发展新局面,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田苗.后危机时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探索[J].新财经,2010,(12).

[2]廖志琴.浅析我国农业劳动力缺失问题[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02).

猜你喜欢

农民增收土地流转农村经济
制约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因素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