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苏联新经济政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深化与发展

2014-04-29魏倩

2014年33期
关键词:当代中国深化

作者简介:魏倩(1983-),女,汉,山东聊城人,研究生,单位:山东省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摘要:本文在苏联新经济政策产生的背景与实践意义基础之上探寻了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并就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局限性和争论展开论述,阐述了苏联新经济政策在当代中国的深化和发展。

关键词:苏联新经济政策;当代中国;深化;发展引言

苏联新经济政策是基于列宁经济政策提出和实施的延续,而苏联新经济政策在当代中国的深化和发展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国情的结合典范。苏联新经济政策以农民为发展要素进行思考,充分结合了农民自身的经济利益,是一种对经济政策的探索。作为和苏联相同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建国后同样面临了与苏联相似的状况,这为其在当代我国的发展和深化奠定了基础。

一、苏联新经济政策产生的背景与其实践意义

(一)产生背景。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苏联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过渡时期的一种反思和承认。从苏联当时的国内大环境进行分析,上世纪初俄国经历了帝国主义战争,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急需构建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政权。换言之,社会发展务必针对国民经济进行改造。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多年的战乱使得新政权建立过程中面临了余粮征集所引发的骚动和暴动,使得经济建设一度停滞。这样,俄国无疑陷入了相当严重的经济危机,饥荒肆虐全国。基于严峻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俄国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针对这种情况,列宁以俄国国情为基础,以实践为手段,探索了俄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践意义。列宁针对俄国战后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反思和探索,其认为经济只有更为细致、更为谨慎才能做好。列宁从失败中学习,结合起俄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马克思原理,构建了苏联新经济政策。其在实践过程中,让苏联农业逐渐恢复到战后水平,确保苏维埃政府度过了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危机。与此同时,新经济政策在实践过程中也通过粮食为契机,在工农关系巩固的基础上为苏联工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一)利用市场原理把农民作为发展要素。苏联新经济政策认为其最为实质的表现是实现农民经济的结合,这也是苏联新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政策的一种竞争。战后的苏维埃政府不仅面临着政权的巩固,也面临着以农民为主的小生产发展。所以,解决农民的经济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败所在。故而,苏联新经济政策的首要实质便是将参与农业生产的农民作为市场中的核心要素,重点关注农民所处市场的经济利益,将农民看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换言之,苏维埃政府认为农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义。

(二)利用市场原理发展多种经济。伴随着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深化和实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科学对待似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就经济学角度而言,国家资本主义指的主要是在资本主义背景之下,国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控的一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适用对于初期的苏俄来说具有相当大的挑战。因此,在解决了农民经济的相关问题之后,苏联新经济政策指出,可以科学适当运用资本主义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因此,资本主义在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引导之下成为了社会主义过渡的最佳入口。即通过市场原理将各种经济制度进入、引入国有企业,提升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的竞争。促进社会主义下多样化经济体制的共同发展以及多种经济大繁荣。

(三)改革政治体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苏联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种模式探索,因此其在本质上对于无产阶级政党也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以确保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其要求主要体现在政党的职能划分和明确。这是因为一旦明确和划分清楚政党的职能才能确保苏联新经济政策能够在市场经济之下实施管理和监督,让经济发展效益和效率有所保证。最终,适应多样化经济的发展趋势。

三、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局限性及其争论

(一)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局限性。就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理论而言,其实质上是列宁基于俄国实际经济发展的一次伟大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次创新实践。经过实践证明,其对于俄国当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政策的一些瑕疵和缺陷,使得其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苏联新经济政策对于农民相关农业政策缺少一定的坚定性,使得农业最终变为工业发展的辅助。其次,纵观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整体,其中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太强,很多内容缺乏必要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

(二)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争论。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实践意义永远是无法抹去的,但是由于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纲领,使得关于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争论也在无休止进行。以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为代表的人群认为苏联新经济政策实质上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是共产党针对经济危机的一种过渡措施。他们认为应当就资本主义势力和富农给予严厉打击;反过来,以李可夫和布哈林为主的人群认为苏联新经济政策应当得到贯彻和执行,是有利于苏联经济发展的;同时,斯大林等人对于苏联新经济政策也是给予了肯定和坚持。

四、苏联新经济政策在当代中国的深化与发展

(一)从工农联盟的巩固到互惠互利新型工农关系的构建。2012年我国十八大顺利召开,会上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推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我国只有将“三农”问题解决才能顺利实施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工业化告诉发展。次年,我国国务院发布关于政府工作报告落实文件当中又一次提出了以工带农、工农互惠促进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建设的内容。由此可见,当代我国在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影响之下,进一步对工农联盟的理论进行了发展和深化。即当代中国正朝着构建新型互惠互利的工农关系構建步伐迈去,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工农全面协调。

(二)从合作性的发展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李克强总理在江苏考察时曾提出,专业合作、股份合作以及家庭农场等形式是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又推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无疑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苏联新经济政策中关于农业合作社的相关政策和理论指导在我国国情之下无疑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效支撑。

(三)从商品货币关系的承认和利用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发展。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试图通过资本家的技术以及资本等优势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而后又希望通过多种经济体制发展经济。就我国当代经济体制而言,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是发展和深化了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经济改革理论。我国应当从商品和货币的关系承认以及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行经济发展。

(四)从过度集权制度的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的积极稳妥推进。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践过程中曾对政党的职能进行了明确和划分,这是基于经济改革和政权巩固联系而进行的。无疑,经济制度的改革实施之后便会考虑政治体制的改革。因此,苏联新经济政策针对政党的职能划分、制约和监督都进行了思考,这些论述对我国社会主义政体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因此,苏联新经济政策在我国的深化和发展实质上完成了集权制度改革到整体改革的稳健推动。我国政党应当明确自身责任和职能,充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进一步构建职能的监督和制约体系,让权力监督促进经济发展。

结束语:

苏联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苏俄最为艰难困苦时期探索出来的一种发展和恢复经济的重要政策。其在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争论和局限都是值得借鉴的。我国当下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只有在明晰苏联新经济政策优缺点的同时结合起我国自身发展态势,从农业发展入手,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戴宝.从苏联新经济政策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J].改革与开放,2010,16:3-4.

[2]沈志华.试论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富农问题[J].世界历史,1994,04:11-19.

猜你喜欢

当代中国深化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反思当代中国哲学的精神构建
深化应用SG186营销业务系统提高计量资产管理水平
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之我见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深化策略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的山水精神
浅析当代中国中学德育的风险和建设对策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