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亨廷顿社会发展与稳定理论的借鉴意义

2014-04-29邱哲彦

2014年31期
关键词:政治制度执政党

邱哲彦

摘 要:亨廷顿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理论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于我们国家积极倡导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政治发展与稳定理论;政治制度;执政党

一、亨廷顿政治发展和稳定理论简析

西方政治发展和稳定理论产生于1950年代,兴盛于1960年代,于1970年代衰落。当代西方保守主义政治学大师萨缪尔·P·亨廷顿是政治发展和稳定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等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政治发展和稳定理论。

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表达的核心观念是一个后进国家现代化事业能否成功取决于中央集权的政府统筹兼顾,在政治建设的同时于变革中保持政治秩序和稳定。如果社会动员和政治参与扩张速度偏快,政治组织化与制度化速度偏缓,其结果就是政治动乱。纵观亨廷顿的政治秩序论,政治稳定是核心。亨廷顿把对政治稳定的追求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围绕如何实现政治稳定,亨廷顿从三个方面予以阐述。首先,实现政治稳定必须加强政治制度化。其次,实现政治稳定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政党。另外,实现政治稳定必须组织好公众的政治参与。亨廷顿所提出的政治稳定理论具有很强的理论生命力 , 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稳定因素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社会中还存在着不稳定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乡、地区差别仍在扩大,分配不公凸现。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加快,农村居民收入增幅有所放缓。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至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97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30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但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发展很快,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缓慢,造成了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的现实情况。从1980年到2004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由50%增加到58.5%,中、西部地区分别由30%和20%下降为24.7%和16.8%。

(二)执政理念、方式有待转变,党内不和谐因素存在

有学者曾经指出:“社会上的许多不和谐现象,都与党自身建设存在的不和谐或多或少有关,甚至根源就在于党自身”。不同学者对于党内不和谐因素拥有不同观点,大致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党的执政理念落后,党内思想观念不和谐,党内和谐的文化氛围尚未形成;(2)党内民主发育不充分;(3)党内腐败尚处于高发期;(4)党内和谐机制发展不完善,等等。

(三)公民政治参与基础狭小,实效性低

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大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较之以前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参与基础相对狭小,参与机会不多。广大公民缺乏必要的政治参与热情和参与的積极性,往往认为参与政治仅仅就是“举举手、按按钮、鼓鼓掌”。

三、亨廷顿政治稳定与发展理论对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对策探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基础,政治稳定是前提。

(一)加强政治制度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制度化

首先,要努力完善行政管理和决策制定改革,明确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推行服务型政府建设,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其次,还应进一步加强司法制度改革,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明确划分职权,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

(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1、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根本

思想理论建设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起着根本性作用,没有先进的理论武装的政党就不可能成为先进的党。现阶段,我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保持党在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2、遵循党的三大规律,转变执政领导方式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变化,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和遵循党的三大规律,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坚持以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3、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实现和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诉求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问题,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就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 “ 两个务必” ,坚决惩治腐败,做到权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三)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1、形成和扩展民众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渠道

党和国家要创造条件形成多元通畅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渠道,方便人民群众利益的表达,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切实保障公民维护自身利益的话语权、参与权。

2、加强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制度化建设

对民众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进行制度化建设,使其全部纳入法制轨道,是对民众可以顺利进行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的基本保障。同时,还应建立和健全多渠道、宽领域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机制,有效地保障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于溪滨.简明的政治秩序论[N].光明日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10年2月25日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10年社会蓝皮书[Z],2009年12月21日

[4] 蔡天义,浅谈党内和谐及其对社会和谐的意义[J]

猜你喜欢

政治制度执政党
网络反腐:执政党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课题分析
试论政治制度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浅析姚荣泽案对民国司法理念的影响
中国治理体制的特点及其优势
中国农村早婚问题浅析
从《纸牌屋》看美国政治制度的内在困境
论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列宁关于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路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