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尼采对传统真理观的批判

2014-04-29李冲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真理西方哲学尼采

李冲

【摘 要】在真理问题上,尼采通过否定传统的符合论(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和本体论意义上的真理(即真实),把真理归结为价值问题,认为只有有利于权力意志的才是真理,并强调只有少数强者通过灵感和直觉才能获得。

【关键词】尼采;西方哲学;真理;视角主义

什么是真理、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等问题一直是认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在近代哲学史上由此而形成了两大派别——经验论和唯理论。但总的来说,自亚里士多德以降,符合论的真理观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定义。所谓“符合论”的基本思想是强调命题或判断与客观实际相符合。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里是这样定义真理概念的:“凡以不是为是、是为不是者这就是假的,凡以实为实、以假为假者,这就是真的;所以人们以任何事物为是或为不是,就得说这是真的或是假的。” [1]

这就是命题或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它们是否如实地描写或陈述了外在事物的性质、状态或联系。真理就是命题与世界上有关事态的符合关系。近代经验论的集大成者洛克也坚持此种观点。他说:“在我看来,所谓真理,顾名思义讲来,不是别的,只是按照实在事物的契合与否,而进行的各种标记的分合。” [2]尼采在论述真理问题时,有许多场合就是针对传统认识论中的这种符合论真理观而发的。他也把真理视为与“真正的实存相符合”的认识,把与实在不相符合的认识称为“错误”。但是,尼采对符合论的真理观却持根本否定的态度,因而常常给“真理”一词打上了引号,并对它加以抨击和批判。他的批判一方面针对符合论的本体论前提,否定“存在”和“真正实在”本身;另一方面则从人的认识的制约性入手来否定达到真正实在的可能性。符合论真理观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从本体论上肯定作为宇宙本体的存在和具体事物的实在性。尼采则认为这个前提本身就是不可信的。一方面他否定“存在”或“真正的世界”本身,推崇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肯定一切都在流变和毁灭、肯定矛盾和斗争,即肯定“变化”的观念,甚至根本否认“存在”这个概念的思想。另一方面,尼采也否定具体事物本身。在他看来,持续、同一、实在等等都是一种虚构,事物本身、“自在之物”、“确定不移的事实”也是一种虚构。“一切事物皆变,没有永恒的事实,也无表述它们的绝对的真理”,[3] “事物的产生完全是设想者、思维者、愿望者、感觉者的事业”。“总之,与我们相关的世界,它“是‘流动的,是生成的,是一个不断变化而永远不会达到真理的假相(falsehood),因为没有什么‘真理”。既不承认一个真实的世界的存在,也不承认表述这个世界或这个世界上的固定的事实的真理,这便是尼采的结论。其实,尼采对符合论真理观的批评,更主要地是来自他在认识论上所持的视角主义按照这种观点,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人对世界所作的投射(project),其视角由人的生理组织、生存需要、权力意志等因素所限定,因此人在认识过程中受种种视角的限制,即使存在着真正的实在或确定不移的事实,也不可能获得与实在相符的认识,即不可能有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他认为,人的认知主要受三个“视角”的制约。首先是感觉的视角。尼采认为,人的视觉、听觉等等,受自己生活和活动范围的限制而形成了一个视角(horizon)。它将感觉包围起来,人只能在此视角之内去看世界。在《曙光》一书里,尼采写有“牢狱”一节,把感觉的视角比作监狱的大墙,人如同在监狱中一样,只能在大墙背后观看世界。久而久之,形成了人的感觉习惯。“我们的感觉习惯使人堕入谎言和感觉的欺骗,然而这些正是我们的一切判断和知识的基础。” [4]他还把人比作蜘蛛,把受视角支配的感觉比作蛛网,认定人只能在自己编织的蛛网中活动,除了抓住感觉习惯织成的蛛网之外,什么也抓不住。总之,由于我们的认识从其根基处(感觉),就陷入了谎言和错误,因而我们也就无法达到与实际相符合的真理。其次是语言的视角。尼采很重视语言,认为人是群居的动物,有交往和相互沟通的需要。因此,人的意识是同语言的发展同时并进的。人的认识也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但语言本身却是限制人达到实在的一种视角,因为语词和语法结构在认识上打下了自己的印记,使人的认识有一个视角,这种语言视角使人很难达到世界的真相。他还认为语词本身是多义的,“只指明人和物的关系”,并不指明任何确定的事实。而且由于言语者操纵语言的运作,所以任何命题都不是对世界或事实的客观的说明,而仅是言语者的主观的“解释”。这种观点有点类似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因此尼采对语言视角的分析的思想,已越来越引起现代西方语言哲学家的关注。总之,借助于语言进行的认识,无法获得与实在或事物相符的知识,也就是说,语言的视角使人根本不能得到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由此,尼采给真理下定义是:“那么什么是真理呢? 一群活动的隐喻、转喻和拟人法,也就是一大堆已经被诗意地和修辞地强化、转移和修饰的人类关系。它们在长时间使用后,对一个民族来说俨然已经成为固定的、信条化的和有约束力的。真理是我们已经忘掉其为幻想的幻想,是用旧了的耗尽了感觉力量的隐喻,是磨光了压花现在不再被当作硬币而只被当作金属的硬币。” [5]第三,生命本能的视角。在尼采看来,认识只是人这种特殊的动物保存自己、役使实在的工具,根本问题是能否在保存生命、发扬生命的斗争中获取成功。因此,他认为感觉和语言这两种视角还不是最根本的,因為二者都受制于生命本能。只有从对生命的成功是否有用或有利的视角去行动、去认识,才是认知的最基本的视角。一切与利害关系无涉的客观知识,既无必要,也无可能。他甚至认为,生命活动要取得成功,与其说是需要与实在相符的真理,不如说更需要错误。他说,“真理不是最高价值标准,更不是最高的权力。要假象、幻想、迷惑、生成、变换(要客观化了的迷惑)的意志要比这里的要真理、现实、表面的意志更深刻、原始、‘形而上学”,“‘真理比谬误和无知更为不祥”,“放弃错误的判断也将意味着放弃生命和拒绝生命”。由于非真理是生命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人们实际上并不追求符合论意义上的那种真理,也不可能达到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尼采否定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强调认识对主体的依赖关系,即人的视角对人的认识的支配作用,从而夸大了认识和真理的主观性、相对性和多元性,并进而推出了彻底否认任何真理的结论。他说,“有各式各样的眼睛。连斯芬克斯都有眼睛。因此就有各式各样的‘真理。因此,也就没有什么真理”。“根本没有真理”,“真理乃是幻想”。[6]通过否定符合论的真理观,用价值去吞并认识,从而否认认识本身,这是尼采真理观的一个基本主张。他认为认识论同形而上学、神学一样都是“畸胎和尚未成形的科学”,还常常把认识打上引号,表明他事实上并不承认有所谓对外物的认知,而且断言“‘认知本身是一个矛盾的概念”。[6]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洛克.人类理解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Nietzsche. Human.All Too Huma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4]尼采.曙光[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5]尼采.哲学与真理—尼采 1872-1876 年笔记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6]尼采.偶像的黄昏[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真理西方哲学尼采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最有思想的句子
论西方哲学“看”世界的三种方式——兼论西方哲学世界理论的发展逻辑及其意义
换个角度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一个作为音乐家的尼采——尼采音乐思想探析
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及其经验教训
必要与障碍:大学生思政教育主体化的哲学反思
必要与障碍:大学生思政教育主体化的哲学反思
潜伏在应试教育背后的“真理”
浅析西方近代哲学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