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与障碍:大学生思政教育主体化的哲学反思
2016-04-08张莉莉
张莉莉
[摘 要]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如何激发和实现学生主体性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难题。但当前相关政策制定者、教育者和社会大多习惯于把学生视作现成的主体,而忽视了主体化的哲学内涵。大学生从传统被动教育对象向当下和未来积极主体的剧烈转变非常必要,但却是一个面临重重障碍的艰辛创造过程。因此,摆脱既定成见,积极将学生主体化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思政教育;大学生;主体性;真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3-0080-02
一、当前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主体的必要性
当前国际竞争不断加剧,对高水平人才需求更加迫切,高校任务因此更加艰巨。所谓高水平人才,除了高深的专业修养,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卓越的思想修养也是必备因素。因此,有必要强化高校思政教育效果,使代表人类利益和先进文化的价值观得到大学生认同和践行。为解决上述难题,我国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广泛调研,根据环境变化和大学生的需求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培养学生主体始终构成其中重要目标和难题。所谓主体,“表示意识的统一,即奠定一切感觉、一切知觉、一切思维(知性、理性)和意志基础的东西。因此‘主体一词常常被用作‘自我或‘我的同义词,表示心理学及认识论意义上的、与对象或客体相对的‘个人,他是认识的主体,也是行动的主体”。[1]在教育活动中,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因为不同于一般的针对物的实践活动,教育涉及的双方,即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有思想有行动能力的人,因此绝不能简单把被教育者当成物或对象。
然而,这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直接走到另一极端,即作为被教育者的大学生就是教育主体。即便在新课改和教改后,学生主体观念深入高校师生思想,也不能直接下此结论。因为一方面,无论在何种环境之下,任何教育理念或方式都不应完全否定教育者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中,学生主体更多停留在政策、观念,甚至口号层面,并未真正成为普遍现实。“过分依赖单一的强制性的外部灌输方法,使教育对象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不利于教育对象自主性、能动性和自由性的培养”。[2]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教学和实践内容、方式等确实有其看法和要求,可一旦请他们提出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和操作计划,就发现多数学生不知所措,更多的是把这视做老师给出的一个空洞姿态。
所以,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亟须继续推行学生主体理念,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之落实到具体教育实践中,激发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积极认同和践行并主动改变学习动机。“调查数据显示,当回答目前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动机的时候,57.8%的学生选择应对考试、拿到相应学分,35.5%的学生选择提高自身素养和理论水平,6.7%的学生选择其他”。[3]意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弘扬正向文化,端正学生思想,因此仅教育机构、教育者和社会转变观念还不够,问题的症结在学生。只有学生在思想认识层面完成从教育对象向主体的转变,才可能将主体理念转变为现实,从而弥合当前横亘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间的鸿沟,实现教与学的良性双主体互动。究竟大学生如何才能成为思政教育的另一主体呢?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思考“主体化”的哲学内涵。
二、“主体化”概念的哲学内涵
作为西方哲学的重要概念,“主体”经历了一个产生过程。同时这也是西方人摆脱宗教束缚,取得思想独立并张扬理性的过程。不仅如此,主体的内涵也在变化。近代西方哲学开创者笛卡尔根据内在反思确定了主体的存在,在他看来,主体是一个现成的能思考的理性人。但自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直至20世纪之初结构主义兴起,这种主体受到批判并宣告消解。阿尔都塞指出主体不过是某种角色的扮演者,是意识形态质询的结果,因而根本是一个虚构。与此同时,马尔库塞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宣布,在技术理性空前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等经典革命主体不复存在。
为了找到能够撬动资本主义国家,承担解放使命的新的异质性力量,后马克思主义者开启主体化过程。所谓主体化,意味着主体仍旧是必需的,但不是现成存在或者从现状中推出的结果,而是需要主体化,即一个由于不受制于任何现状但也因此是自由和充满艰辛的生成和创造过程。尽管后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化概念有其独特的发生背景和问题指向以及不足,但正如乔纳森·迪斯金所指出的,“后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批判针对古典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特征——把作为主体的人或代理人仅仅归结为阶级身份——的剖析是十分深入的”。[4]它对我们反观高校思政教育学生主体的培育策略,特别是厘清其中的障碍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为何主体化过程不是平滑自然的?首先,后马克思主义主体化的初衷是将偶然性、例外从必然性、规律中释放出来。因为后两者作为一致的整体,都已为人规定了位置,而不考虑人本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所以,在否定意义上,主体化意味着突破现存结构,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认识到现存结构的客观存在及其内在缺憾,并决定摆脱它。其次,主体化并非只是破坏和否定,更重要和更艰难的在于肯定性。它意味着建立一个迥异于先前结构,即更具普遍性和平等性的新结构。而这首先要与习惯、常识等决裂,运用人类特有的思维能力,把中立的普遍真理在现实中激活并因此发明新的境遇。
三、大学生主体化的内在障碍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经过新中国建立以来数十年的发展,基本形成比较稳定的教育模式,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对之也形成相对一致的观念。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人们认识到固有的教育模式和思想观念存在问题,应予以改变和更新,认可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当然正确,可问题是一旦涉及具体行动,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就确实愿意并且能够摆脱之前习惯的束缚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承认时,他们难道不受到同样的思维模式所限吗?我们在高校思政教育学生主体化的问题上,存在着认知与实践的脱节。相关认知并非真正的承认,因为认知主体与实践主体虽有区别,但并非截然分立。
根据结构主义,在新结构确立之前,旧结构不会因为遭到否定或反对而即刻崩塌,它只能被新结构取代。然而,在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过程中,作为学生主体化前景、目标和结果的新教育方式、师生关系、生活境遇等在当前依旧不明朗。当然,只有现实的主体化实践完成之后才能给出答案。高校思政教育学生主体化过程亟待立刻展开,否则无论“破旧”还是“立新”都无从谈起。
在此意义上,大学生主体化的内在障碍可归结为被教育者以及教育者、社会评价者勇气与创造力的匮乏。就学生而言,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十几年里习惯了老师自上而下的知识灌输,没有真正养成思想之独立。而主体的生成过程是独立的,而非出于他者的安排。但这并不意味着此过程任由学生,甚至犹如经济理性人那样完全从一己私利出发。相反,主体化需要以集体的善,以对所处境遇内所有人都中立无差的真理为旨归。大学生尽管生理上已经成熟,心理也趋向健全,但教育者和社会评价者有义务和责任将那种对于民族、国家以至全人类都成立的善或者真理揭示出来,并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激活它们。
就教育者而言,他们并没有认真审视其主体地位,廓清其主体性界限并正视学生主体化的内涵、过程等。至于社会评价者,他们除了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批评之外,是否形成良好的环境?笔者所在学校要求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到企业参加产学合作或专业实习,有同学反映遭遇老板拖欠工资、老员工排挤等现象,这样,对学生诚信、友善等道德观念的培养未尝不直接造成伤害。因此,学生主体性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生成为主体的可能路径有待进一步探讨。
[ 注 释 ]
[1] 张汝伦.主体的颠覆:从黑格尔到马克思[J].学术月刊,2001(4).
[2] 林伯海,周至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主体性的要素构成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11(2).
[3] 宋德源.“五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问题分析——基于广东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6).
[4] 宋清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探析[J].大学教育,2012(8):77.
[5] 周凡.批判与辩护:后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