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中取异
2014-04-29张莉申珍珍
张莉 申珍珍
【摘 要】翻译活动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方式对人类的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影响已获得广泛共识。本文通过对严复和尤金·奈达这两位著名的翻译大师的翻译标准进行比较研究,二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但都对翻译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關键词】“信、达、雅”;“功能对等”;相似性;差异性
一、引言
严复与尤金·奈达是世界一流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家,都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严复的三字理“信、达、雅”独步中国译界100年,是我国翻译界长期以来一直信奉和遵循的翻译原则,推动了中国译论的不断发展。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的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和严复相差半个世纪,其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等翻译理论和原则,不仅丰富了我国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其理论虽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各具独特的见解。本文将二者进行比较,在两者相似性的基础上,着重谈二者的相异性,说明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者的缺陷,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是对前者的重大突破和提升。
二、“信、达、雅”和“功能对等”的相似性中的差异性
1.都重视读者反应又各有不同
严复重视读者主要显现在他的“信、达、雅”理论中的“雅”字上。在严复看来,所谓的“雅”是指翻译的达“意”阶段上,使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在求“达”的同时,创造出译文特定读者所青睐的文体美学效果。译者在提笔之前,首先要注意到读者的兴趣,不同的读者对译文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为了满足读者的审美情趣,使读者达到理解的目的,就要依据读者的知识层面对文字进行选择。严复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读者并不是只能看得懂“通俗文字及口语”的寻常百姓, 而是当时唯桐城派古文是尊的知识分子。因此,为了满足读者的审美要求,使用桐城派古文进行翻译,充分证明其对读者反应的重视。
而奈达的“功能对等”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读者反应论”。其中明确指出,评价译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译文读者通过阅读译文后对原文作者所传达信息的反应。奈达认为,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译文读者或译文语言接受者,所以对译文质量的评价,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同时把这种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进行对比,看两者的反应是否一致。所以,译文接受者与信息的关系应该是在实质上相同于原文接受者与信息的关系。(Eugene A. Nida,2004)
由此可见,二者在翻译过程中都十分重视读者反应,但是也各有不同。严复受当时社会、历史等因素的限制,其翻译目的是想用西方的民主思想启蒙当时的统治阶级、士绅大夫和封建文人,而这类作者和他一样生活在古文流行的时代, 学的是古文, 写的是古文, 因此他才使用汉以前字法、句法进行译述, 而不用“近世利俗文字”。因此,严复的读者群体单一,就是饱读古书的封建文人,而且只重视译文读者的反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奈达则不同,其读者群体广泛,他把读者分为四类:儿童读者、初等文化水平读者、普通成人读者和专家,而且重视译文和原文两方读者的反应比较。奈达所倡导的“读者反应论”更明显地强调,对同一原文根据目的语文化中不同类型的作者,推出不同水准的译文: 要判断某个译作是否译得正确,也必须以译文的服务对象为衡量标准。这就要求,如果要使每一个读者都能理解译文内容,就必须从词汇和语法结构的难度出发,做出几种不同水平的翻译。由此可见,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是对严复所提出的重视读者的“雅”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
2.都强调原文信息的传达,而理论基础迥异
严复的“信、 达、雅”理论中的“信”字强调,译者理解原文时要忠实于原作者的欲言,忠实于原文所隐含的意义。由此可见,其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信息的重视。他在《天演论·译例言》中亦写到“译文取明深义, 故词句之间, 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原文。”从中可以看出, 严复翻译时把重点放在原文的内容意义上, 抓住全文要旨, 对于词句可以有所颠倒增删,只要不失原意,不必斤斤计较词句的对应和顺序。例如,他把《天演论》中的“unceasing struggle for existence”一句翻译成“战事炽燃,强者生存,弱者先绝, 年年岁岁,偏有留遗。”
而奈达曾说过,要是明白意义,就好翻译了。(J.W. Nida & E. A. Nida,1986)我们知道奈达的理论主要就是“动态对等”(功能对等)论,其理论基础之一就是信息论。他认为,翻译即交际, 某种译文如果不能起到交际的作用,就是无用的译文。因此,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 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郭建中,2001)纵观奈达的所有重要观点及其理论,就不难发现,其核心就是要译者不构设于原文语言的表面形式,而主要关注原文的意义。比如翻译英语成语“white as snow”(雪白) 这个著名例证, 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中写到, 如果译文读者生活的地方终年就不下雪,语言中根本就没有“雪”的概念和相应的词汇,那就应该注重传达它的信息内容“白”而把把它译成“白如霜”(white as frost)或者“白如白鹭毛”(white as egret feather)或者“白如蘑菇”(white as fungus)或者“非常白”(very, very white)。(Eugene A. Nida,2004)
由上可知,二者对翻译的认识上都注重原文信息的传达。然而,严复的翻译观是扎根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和文学的深厚土壤之中的,是基于前人和自己的翻译经验以及汉唐以来的佛经翻译而提出的,是一种经验的总结,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因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局限性。就其“信”而言,强调要忠实于原文,但是究竟采用何种方法原则,才能在翻译的过程中做到这个“信”字,没有给出明确的阐述。然而,奈达的翻译理论采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成分分析法、格语法等, 把翻译过程分为:一是把原文分解成结构最简单、语义最清楚的核心成分;二是在深层结构上把原文的意义传译到译文;三是在译文语言中生成风格、意义与原文相当的表层结构。同时提出翻译应以反映“深层结构”的“功能对等”为主,而不是反映“表层结构”的“形式对应”,使译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这样,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就有了坚实有力的理论基础和系统完整的操作方法。因此,奈达的翻译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严复翻译观的进一步发展和升华。
三、结语
无可否认,严复的“信、达、雅”翻译原则自成一家,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借鉴意义是应予肯定的。然而其原则给人以言简意赅、面面俱到却又模糊不明的印象,什么都有,却又无章可循。而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功能对等”、“翻译信息论”、“读者反映”等翻译理论和原则,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科学的操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者的缺陷,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是对前者的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为翻译理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推动翻译事业的不断发展,从而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Eugene A. Nida& Charles R.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 2004.
[2]J.W. Nida & E. A. Nida.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M].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1986.
[3]曹明伦.论以忠实为取向的翻译标准——兼论严复的“信达雅”[J].中国翻 译,2006(4).
[4]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