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学善导 趣言燃情 智言导思

2014-04-29叶剑波

关键词:人师名师言语

叶剑波

【摘要】在如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衡量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准。有效性的提高,显然不能离开有效的课堂言语交流行为。如何更好的提高课堂言语交流行为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学会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语文课堂成为全体学生参与并获得求知成功体验的、师生共同成长“焕发出生命力”的课堂,值得我们去思考。

【关键词】课堂言语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45-0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切合学生与课文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火花,掀起感情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交流言语行为显然不应该简单地等同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言语行为。它可以是师生互动,也可以是生生互动。教师的语言需要具有启发性,富有智慧,最好有点幽默,可以激起学生的共鸣,激起他们说的欲望或冲动。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言语交流行为的有效性呢?

一、博学善导,争为人师

曾有人提出:依据专业水平的层次不同,教师大体可分为教书匠,名师和人师三种境界。

教书匠多深陷“此山中”的禁锢与迷惘,常自我设限,自我框死。对于教学,教书匠多唯上唯书唯教参唯教条,“匠气有条,质气不足”,容易将涌动着生命气息,千资百态的教学固定化,模式化,脸谱化;对于学生,教书匠对其人生的感召微乎其微,黯淡无光;“平庸的教师只能限制学生的智力,把学生束缚在教师自己的狭隘的能力范围之内”(卢梭)。

名师其广博的学识与高远的站位,能够洞穿教材超越教材,可以把深奥难懂的问题以一句深入浅出的言语,一语道破玄机,达到“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的奇妙境界。名师身怀绝招,他或者能不用尺规而画出一个基本没误差的圆。或者能在吟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同时画出一幅素描,绝招是名师对教学精益求精,千锤百炼以至炉火纯青境界的见证。名师具有幽默的艺术,幽默的艺术实质上是名师教学达到高度睿智境界的昭示。其次,名师是一个思考者,他反思自身的专业成长,思考学生的未来朝向,引领学生做出正确的人生规划。“思考一切学生,一切思考学生,思考学生的一切”是名师思考的逻辑起点,也是价值终点。

人师是一个具有独特性的人。他不仅具有独特的判断和独立的思考,而且能够即使恰倒好处的引导学生,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醍醐灌顶。人师是一个人格崇高的人。人师的崇高人格是一股最强大的教育力量,一种最珍贵的教育宝库。“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人师是一个热爱学生的人。“我没有一切,只有学生”(斐斯泰洛齐),是人师博大人性世界的自然袒露。

二、趣言燃情,智言导思

1. 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课堂讨论并非是一种闲聊,语文课堂要引领学生有个性地思考,而思考总是难免拒绝、否定、怀疑,并以此去发现矛盾,找到多种对冲突的新的阐释空间。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一致的。所以,提问不是对什么东西都要问,关键是要问得有价值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

(1)寻找文章的“空白”,于无声处感受文章的震撼力量

“空白”既有作者欲言而难言的,也有不值得言而不言的。如果提问能够在文章的空白点上设计,往往能够使学生更直接更强烈地感受到文章的震撼力,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旨意。如《祝福》中,我们可以用一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我不对祥林嫂说什么灵魂的问题,祥林嫂会死去吗?”用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人物的命运,从而对小说主题有更强烈的体验。

(2)寻找文章的“症候”,于难言处把握情感和态度

所谓“症候式分析”,就是以作品中各种悖逆、含混、反常、疑难现象作为突破口,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寻找这些现象的意义。“症候”是作家有意识或无意识透露给读者,但又不想说得太明了的文字缺口。在阅读中,如果抓住这些“症候”,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结论,而这个结论又往往最贴近作者的原意。抓住了文章的“症候”设计问题,在作者有意强调或回避不谈之中,可以激发学生探寻研究的兴趣,而分析的过程往往会更多地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3)寻找文章的“瑕疵”,于缺陷处培养严谨的学风

现行的高中教材,无论是文章还是注释,都能找出其“瑕疵”,有一些“瑕疵”是关涉到文章整体理解的。以此为突破口,可以拉动对文章的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中“风流”的注释;如《离骚》中“谣诼谓余以善淫”中“淫”的注释;如《师说》中“今之众人”的注释……抓住这些“瑕疵”来组织学生查找资料,交流看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更科学的认识,养成“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质疑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对各种解释的梳理、辩证,养成一种批判、科学、严谨的学风。

2. 善抓“偶现”,把握契机

课堂生成的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信息时,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辩识“偶现”资源的价值,去伪存真,并作出教学决策:是否有用?何时使用?怎样使用?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预设的目标可以在生成中合理“升降”,环节的推进可以在生成中适时“增删”……具体地说,课堂中出现有价值的“偶现”资源时,切不可随意放弃,而应把它作为预设外的教学契机,用幽默风趣富有智慧的言语点燃学生激情、启迪学生思想,从而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的活力。

我曾经看过温州实验中学杨聪老师执教《云南的歌会》时的一个案例。刚上课,杨老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你觉得作者所写的这些有‘意思吗?”绝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有意思,但出乎意料的是,一个男生却唱反调说:“我觉得没意思。”这个回答是杨老师始料未及的,但他没有放弃这一预设之外的生成资源,而把它作为教学契机再次融入课堂中。杨老师就问该生理由,该生回答说:“这篇文章与我们的生活没什么联系,所以我觉得没意思。”学生的回答突然让杨老师兴奋不已:解决这个问题,不就是本堂课要达成的目标吗?这堂课不就是想让学生联系文中人们的生活状态来反思我们自己的生活状态,从而获得生活的智慧吗?所以杨老师就顺势说道:“这位同学能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实在可贵。他认为判定一部作品是否有意思,要看它是否与我们的生活有联系,这个观点是十分深刻且极具前瞻性的。那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它究竟与我们的生活有没有联系?有没有意思?意思在哪里?”这个课堂美丽的意外,在杨老师的智慧的言语的引领下极其自然打通了预设与生成的艰难的教学路径,从而使整个课堂前后贯通、水乳交融,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3. 妙借质疑,推波助澜

一堂充满人性化的课应该是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呈现的课堂,而学生主体意识的呈现就肯定会带来课堂上学生的质疑。它是学生独具慧眼下的产物,是学生对文本形成共鸣的见证。教师万不可对学生提出的疑难点听之任之,使它变成语文课中的“过客”。教师应该把学生的质疑也当作是课堂中有价值的生成资源,这不但是对学生人性化的尊重,更能为课堂的高潮推波助澜。

如在执教《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时候,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有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郑伯贵为国君,却对烛之武低三下四,道歉连连,是否太假?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我也是这样想的。”这一问题一提出,全班犹如炸开了锅,热闹非凡。我当时想,对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课堂很难以精彩收场。我就抓住这一生成资源,顺势问:“课文中还有一个国君,就是晋文公,你认为他最后收兵的理由是否也是假的?”学生就马上讨论,然后一致认定:“两个国君,都看重国家利益,看淡个人面子,体现了超人的器量。”这样通过学生的“质疑——讨论”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使原本尴尬的课堂又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而把课堂推向高潮。

因为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因而我们的课堂显得丰富而又千变万化。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不可能永远毫无瑕疵,但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试着让我们的预设更充分些,让我们课堂的言语更灵动更幽默更智慧些,我相信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一定会像活水一样流动不已,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也将梦想成真。

【此论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山区普通高中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课题批准号:2012YQJK24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人师名师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加强师德建设,锻造“经师”兼“人师”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机制构建新视角探究
听于漪老师讲如何做“人师”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