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2014-04-29黄永华
黄永华
摘要:本文以《鸿门宴》的教学实景为例,探讨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注意的事项,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设置;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93-2
【案例回放】
《鸿门宴》教学实录片段:
师:刘邦在准备逃离杀机四起的鸿门宴前,和张良的那段对话很有意思,其中有一两个词语特别值得咀嚼。请看:
(投影)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
师:注意到了吗?张良问“何操”,刘邦答“我持”,请大家思考一下:“操”和“持”究竟有什么区别?可以查查词典,看看各自的本义是什么。
……
师:解释得很好。请看下面这句话:“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樊哙等人是“持剑盾步走”,可不可以说成“操剑盾步走”?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樊哙等人不只是拿着武器,而是双手紧握着甚至举着,为防备不测,保护刘邦,所以时刻准备搏斗。这个“持”字显出了他们当时高度戒备小心翼翼的样子。用“操”就显得太随意漫不经心,不符合当时樊哙等人的心态。
师:分析得非常有道理。你能不能把这句话翻译一下?生:刘邦丢下随从的车辆、人马,独自骑马离开这儿,同紧握剑盾徒步跑着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一起顺着骊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逃走。
师:翻译得很好。通过这两个词的辨析,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用词的匠心,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理解文言词语时,既要掌握词的本义,也要体会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和作用。学到这里,我们不妨一起回顾一下前面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中的一句话,“相如持璧却立”,这个句子中的“持”怎么理解?
生:紧紧抱着。
师:为什么?
生:不让秦人抢去啊。为维护国家尊严,准备玉石俱焚。
师:非常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不仅有助于对词语的正确理解,也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人物形象。
【案例分析】
看过这个案例,我不由得想到了我写这篇文章所拟的标题,“一问三思,一曲三叠”。教者从“操”“持”两个很细微的行为动词入手,带动对词语含义的解释,对文言句子(文本)的解读,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艺术魅力的品味。教学到这样一步已经是很出彩的了,但教者并不满足,而是进一步追问,迁移到了下一节文字中“持剑盾步走”的“持”,在学生精彩到位的分析后,教师总结了文言词语解读的方法,“要体会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顺势抛出了以前学习的内容,对“相如持璧却立”中“持”的比较分析,让教师和学生的对话进入了高潮。王荣生教授几年前就大声疾呼要确定恰当的语文教学内容,提倡我们一线教师教学时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我们在这堂课想教什么?第二,我们在课堂里实际在教什么?第三,在这堂课里学生实际在学什么?要全面地探讨这三问题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他建议语文教师重点关注两个关联:“第一,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的关联。第二,教了什么与学生实际学了什么的关联。”这里既有教学目标定位的问题,也有教学内容确定的问题,还有教学操作程序或方法的选择问题。达成目标,需要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学习需要围着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领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而一个一个问题绝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关联的,也就是需要“一问三思”,就好比阳关三叠,境界随着不断的叠进而不断地深入和悠长。
【反思提升】
通过上述教学实录,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教学,从根本上说,是思考着的教学引导着学生思考,又让思考着的学生促动教师思考。而在这一过程中,问题是最好的营养剂。”(张楚廷)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方式。但是从课堂观察来看,低效无效的问题比比皆是:问题设置随意,提问目的不明;问题指向不清,重点不突出;局限于信息搜寻,缺乏思维广度和深度的训练;问题间没有梯度,缺少层次性和逻辑性;问题泛化,不顾文本和文体特征等等。
可以这么说,设置有效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开启思维,走进文本,去体验、感悟、想象、探究,达成教学任务,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且重要手段。那么如何设置有效问题,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呢?
一、问题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认知心理学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录或吸收,学习依赖于知识,学生必须运用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知识。而学生的知识存在着“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课堂提问如果仅停靠在“已知区”,则激不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而动辄落脚于“未知区”,则学生感到茫然,课堂则会死气沉沉,前者呼而后者不应。经验丰富的教师常常善于寻找二者的结合点。如,有位教师在教学《锦瑟》一诗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锦瑟》中,我们可以知道李商隐的诗歌具有怎样的艺术风格?且不说一个诗人的诗风不是一两首诗歌便能完全反映出来,也不说在唐代诗人中,李商隐是一个不为大多数人所熟悉的,单是李诗的晦涩、艰深,就令许多专家也对其内涵的理解产生分歧,在课堂上这样的问题能让学生说得清楚么?假如一定要让学生说清楚,可以断言,这一定是别人的结论,而绝非是学生自己感悟的结果。
二、问题设置要立足于文本语言
语言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学习、积累、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把全部都聚焦于如何指导学生理解或运用语言文字上,这就是把功夫花在了该花的地方的语文课。”“要以培养高品位的语感为主,重视优秀言语作品的教学,特别是重视言语形式的教学,从言语形式通向语感。”(王尚文)语文教学的内核是透过语言的学习品味,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审美能力。而感悟语言,就要通过一个个具体恰切的问题设置,还原言语情境,比较异词异同,也就是咬定语言不放,自始至终关注言语的内容形式及表达效果,凸现语文课堂的语文意识。上述《鸿门宴》课堂教学实录的片段,引导学生辨析“操”和“持”,从而理解刘邦在鸿门宴处处小心处处谨慎的性格。在这个实录中,“操”和“持”这两个不起眼,容易被学生忽略的词,经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细细咀嚼,体会到其深层含义:刘邦处处小心,张良、樊哙尽忠职守,蔺相如智勇双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领略到司马迁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三、问题设置有助于展开对话
接受美学理论指出: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文本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的微言大义。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在多重对话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基础,是对话的核心。由于学生的积累还不够丰厚,人生阅历还不够丰富,审美能力还处在初始阶段,他们的个体阅读会遇到障碍。这些障碍有些可以逾越,有些则很难逾越。另外,学生的对话能力是有差异的。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为学生与文本对话搭建平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参考文献]
[1]案例选自余洋洲.“操”“持”之辨.中学语文教学,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