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效果观察
2014-04-29孙丽香
孙丽香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高血压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10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降压药物口服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组,n=50)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高血压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缓解症状,控制血压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價值。
【关键词】加味;血府逐瘀汤;老年;高血压;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53-02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剧,加之饮食结构不断调整,危险因素增多,老年性高血压患病率显著上升。传统降压多以滋补肝肾、平肝潜阳为主,而现代医学证实,温阳利水、活血化瘀可扩张毛细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解除小动脉痉挛,为高血压逆转血管重塑提供条件[1]。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就常规降压药物口服治疗与加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10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男61例,女39例,年龄60-69岁,平均(62.8±2.3)岁,病程1-10年,均与WHO制定的诊断及分级标准符合。其中1级33例,2级67例。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高血压加重因素如心衰、电解质紊乱、感染等均控制,排除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取降压药物常规应用,即氢氯噻嗪口服,12.5mg/次,2次/d,并取10%氯化钾口服液口服,5ml/次,2次/d。观察组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味,基础方:鸡内金12g,桃仁10g,决明子12g,红花9g,白菊花10g,川芎9g,葛根25g,当归15g,半夏12g,赤芍9g,牛膝15g,白芍20g,枳壳12g,柴胡12g,生、熟地黄各24g,夏枯草3g,丹参3g,生山楂3g。随证加减:气滞加延胡索、醋香附;明显气短乏力加黄芪;纳差腹胀加木香、焦三仙、厚朴、砂仁;痰湿重加白术、茯苓、陈皮;痰浊重加胆南星、石菖蒲;便秘加制大黄;口干甚加麦冬、天花粉;阴虚火旺加旱莲草、女贞子;失眠加合欢皮、夜交藤、远志。1剂/d,水煎2碗,分早晚服用。两组一个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其它药物停用。
1.3 效果评定 显效:舒张压下降未达正常水平,但下降≥2.67kPa;舒张压下降达正常及下降1.33kPa,具备1项。有效:与治疗前比较,舒张压下降1.33-2.53kPa,但未达正常;舒张压下降<1.33-2.53kPa,但达正常;收缩压下降≥4.00kPa,具备1项。无效:上述标准均未达到。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将高血压病定义为“眩晕”、“肝风”、“头痛”、“中风”、“心悸”等范畴,高血压致中风病程中,气血失和、阴阳失调为病理基础。本病变化以肝肾阴阳失调为关键,且痰瘀互结、瘀血为重要病机。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以活血化瘀、平肝潜阳、溢补肝肾,全方配伍,共起平肝息风、化瘀活血之效。药理学研究显示,血府逐瘀汤含有的白芍、川芎嗪、丹参酮、阿魏酸等,可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抗栓和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使血液恢复正常,抗动脉内膜斑块形成和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芍药甙、川芎嗪、生地黄水煎剂、山楂总提取物、丹参酮等均可扩张冠状动脉,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明显降低外周血管、冠脉、动脉血管阻力,使脑血流量改善,促使血压水平降低[2]。使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血沉、全血、体外血栓形成、纤维蛋白原含量等各项指标改善,进而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避免老年人对西药利尿药耐受性差、降压反应敏感等不良事件发生。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老年性高血压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缓解症状,控制血压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玉娟.中药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7,5(3):123.
[2] 王勉,秦扬.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高血压64例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08,8(9):1564-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