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倾诉: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渴望

2014-04-29洛桑崔成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习网络交流

洛桑崔成

【摘 要】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生活得多姿多彩;让我们生活得趣味无穷;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方便快捷的世界中。该论文通过对中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困扰、心理压力进行分析讨论及研究,从网络交流的角度,对当今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及语文能力进行了解,并探讨如何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不但使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舒缓,也使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不知不觉得到培养提高。为更多的中学生如何缓解心理压力,自我调节给予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网络;生活;学习;交流;倾诉

1.引言

在这个新型的信息时代,对中学生来说传统的交流倾诉方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了。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中寻求一份寄托,以一种快捷的信息进行交流和倾诉。

现代每一个家长其实都渴望与孩子交朋友,但事实却事与愿违。目前我们许多家庭,很多家长在主观意识上存在着严重的家长制的思想。动不动就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大人讲话,小孩别插嘴”,“爸爸妈妈的话你竟敢不听”之类的言语,这怎么能不产生代沟,这怎么能让孩子与你畅所欲言?与孩子沟通应该要平等对话。还有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自为阵用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对孩子真实的内心的倾述却缺乏认真倾听。

2.网络满足了倾诉需求

如今的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随意的浏览新闻、查阅资料、开博客、发微信、聊天、交友等,这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大多数青少年已经把网络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网络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一件事情。网店、网哥、网虫等一些有关网络的词汇的盛行,反映出网络风潮已袭卷而来且深入人心.,其中中学生是网络最大的用户群之一了。由于中学生思维活跃、对新事物的兴趣浓厚等特点,网络对中学生也就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网络究竟给中学生带来了什么?

2.1.学习方式因网络而有了改变。当今中学生学习,上网查阅学习资料比到图书室查阅资料,方便容易多了所花费的时间也少多了。虽然有部分同学是向老师请教并及时解决了问题,但解答过程要受到老师解答问题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有时老师或者学生时间不允许,时间一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搁置下来。而网络就不同了,只要有电脑或手机随时随地可以见缝插针。可见,网络不仅改变学习方式,而且提高了中学生的学习效率。

2.2.了解社会和世界的方式因网络而有了改变。中学生学习紧任务重绝大多数住校没有大块的时间坐在家里看电视,看报纸,因此要了解社会和世界,了解他们关心的各种活动,了解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主要是通过网络。学生通过这条信息高速公路,随时随地可以了解他们所关心的一切。网络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及时全面的了解社会和世界,了解他们关心的各种活动,了解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开辟了新途径。

2.3.交友的方式因网络而发生了改变。只要网络达到的地方,中学生几乎个个都有QQ网友,他们不但有众多的网友还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不同的网友群。他们的网友遍及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与网友聊天可以聊学习、聊学校、聊家乡,聊前途、聊理想聊吃饭、穿衣,聊他们的喜怒哀乐等等,真正是海阔天空无所不聊。网络给新时代的中学生增加了新的交友方式,也为网友之间提供了相互沟通、相互倾诉的渠道。

2.4.娱乐方式因网络而发生了改变。中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也需要休息娱乐放松身心,特别是在漫长的寒暑假期间。传统的体育运动看电影等娱乐虽然是他们喜欢的,但是总是受到场地、器材、人员及金钱的限制,这时上网下棋、打牌,玩游戏就成了他们的首选。虽然有的中学生沉迷其中不能自拨,再也无心学习,但也不能否认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娱乐方式。

3.网络中不可预约的精彩

3.1网络让生活更精彩。现在中学生压力普遍过大,而现实中的束缚又太多,通过微博这个平台可以实现学生倾诉的欲望,有利于学生释放压力。中学时代正处于知识认知期,有好奇心,对新事物追捧很正常。如果阻止他们喜好微博,很可能适得其反。现在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学生不可能完全封闭,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同时多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也是非常必需的。适度玩微博,可以让学生心理发展更健全。

3.2网络使交流方式更多样。伴随着即时通讯工具兴起的还有电子日志,同学们利用博客或空间日志写心里话、转载文章、上传照片、发微信等,平时一些不好启齿的话语或心情,通过博客、空间等表达出来,通过相互留言或者评论进行交流。与QQ、博客等小范围的交流相比,论坛是众多人聚集自由交流的地方。网络这些多样的交流方式,让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朋友真正变成了“天涯若比邻”。

4.用积极上进的文化来引领中学生

现在的信息传递是发达的,但网络是柄双刃剑,带给中学生的不仅是学习的方便,娱乐的便利还会让他们产生惰性依赖性。如网络资料获取的便利使得不少同学凡是有作业,就想着“复制”、“粘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还有各种诱惑,如果禁不住诱惑沉迷其间将贻害无穷。我们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影响他们,不能只让网络速食文化一统天下。要培养他们静下心来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5.让网络成为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能量

5.1.网络是柄双刃剑。网络为中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为其提供了精彩的娱乐时空。但是,网络既是一个信息资源库,也是一个信息垃圾场,暴力、色情、恐怖等信息垃圾充斥其中。学生在网上可以轻而易举地浏览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中学生属于道德意志薄弱群体相对缺乏辨别能力和抗干扰能力,面对眼花缭乱的繁杂信息,往往良莠难辨,沉溺其中。在许多网吧的聊天室,污言秽语不绝于耳,色情暴力污染严重。热衷于包含凶杀、暴力情节和场面的网络游戏的中学生也不在少数,甚至上瘾。种种迹象表明,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无疑是中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导火线。早有家长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这应引起全社会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5.2.让网络正能量充分发挥。首先学校德育必须注入网络道德教育的新内容。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网络伦理、网络道德的研究,要向学生进行以“网络规范和网络责任”为核心内容的网络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应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信息网络课程。如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应首先教育学生遵守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同时,要结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引导学生的上网行为: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等。

推进网络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仅靠学校的教育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努力寻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量的综合治理。首先,正能量,需要法律护好航。正能量,需要政府有作为。有关职能部门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大对网吧的规范管理力度,对传播暴力、色情等垃圾信息的网站、网吧要坚决取缔;其次,家长对子女上网行为应加强监管,尽量帮助子女选择上网内容,对上网时间也要有所控制。家庭、学校、社会协同一致,形成合力,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网络氛围。

【参考文献】

[1]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1(5).

[2]彭文波,徐陶.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2(4).

[3]赵鹏.论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J].長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5).

猜你喜欢

学习网络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