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研究

2014-04-29陈萍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焦虑护理干预心肌梗死

陈萍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其焦虑状况进行评估,比较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7d后患者的SAS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的SAS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后;护理干预7d后对照组SA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梗死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后,有利于缓解其焦虑状态,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并可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肌梗死;护理干预;焦虑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94-02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前提下,患者管腔出现闭塞,导致冠脉内的血流量减少或中断而出现的心肌严重缺血或坏死事件,伴有剧烈胸痛症状,患者的血清学酯酶急剧增高,心电特征动态改变,老年人群体多发[1]。由于部分患者缺乏对心肌梗死的正确认识,加上疾病治疗与护理的特殊性,患者极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2]。因此我院对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缓解其焦虑情绪,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心肌梗死患者60例,均符合临床上关于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12例为侧壁心肌梗死,13例为前壁心肌梗死,19例为下壁心肌梗死,11例为后壁心肌梗死,5例为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为49-83岁,平均年龄为(61.5±5.1)岁。纳入标准:清醒;有一定文化程度;无精神疾病或精神病家族史;无认知功能障碍;沟通能力良好。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层次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a)基础护理:首先提供给患者舒适的病房环境,床单整洁、干净,保持空气流通,病房温度在20-25℃,湿度为60%左右,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其次构建和谐的医患、护患关系,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态度温和,取得其信任,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b)疾病宣教:详细告知患者引起心肌梗死的原因、治疗与护理方法,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心肌梗死,并做好饮食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戒烟戒酒等二次预防宣教工作;(c)心理护理:部分患者认为心肌梗死存在生命危险便产生出焦虑、失望等心态,护理人员要及时对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并注意自己的言行,多使用鼓励性语言,查房时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提高患者安全感,可列举出临床上治疗心肌梗死的成功案例,促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d)疼痛护理:患者多会出现剧烈胸痛症状,使血压升高、心动过快,增加耗氧量,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若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行止痛药对症治疗,一方面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不舒适感,另一方面有利于舒缓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降低耗氧量。

1.3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7d后患者的SAS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来评估患者焦虑状况,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证明焦虑程度越高)。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7d后的SAS评分比较:护理干预前患者的SAS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后;护理干预7d后对照组SAS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7d后的SAS评分比较(例,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bP<0.05

3讨论

心肌梗死患者多会因身体剧烈疼痛而产生出濒死感,因而出现恐惧、抑郁、紧张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当不良情绪严重时,会传递给肾上腺与下丘脑下部交感神经,导致出现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衰竭等不良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心脏破裂或导致猝死[3]。

一般而言,当患者的焦虑情绪持续存在时,会直接削弱患者身体的调节机能,部分患者会出现自杀倾向[4];而短期存在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血压状况,从而影响治疗配合度与治疗效果,不利于推动患者的康复进程,加重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与生活负担。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变革,临床护理工作已经成为继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的又一机体与身心恢复手段,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舒适护理与综合护理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干预7d后的S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可见护理干预对缓解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状态来说是一利好因素。

综上所述,心肌梗死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后,有利于缓解其焦虑状态,从而积极配合治疗,并可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曾影红,张晓璇.心理护理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9,15(07):1026-1028.

[2]张蓉.ICU病房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初探[J].2013,23(03):1125-1126.

[3]胡秀芬.護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3,15(03):209-210.

[4]孙玉玲.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2,12(09):120-121.

[5]袁秀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急治疗及护理措施的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31(02):402-403.

猜你喜欢

焦虑护理干预心肌梗死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