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配合模式下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探讨

2014-04-29徐桂芳韩雪平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校企合作

徐桂芳 韩雪平

【摘要】在高职教育独特的发展模式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是学校本位模式,其基本特征是学校承担主要责任和主导作用。从校企合作的“企业配合”模式基本特征入手,分析了学校和企业双方在校企合作的“企业配合”模式下各自的角色和所承担的责任,讨论了“企业配合”模式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

【关键词】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企业配合模式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42-01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职业教育中的高层次。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于基层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1],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将高职教育与企业紧密结合,实现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的“企业配合”模式中,由学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并承担大部分教学和培养任务,企业处于“配合”的辅助地位,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实践设备、实训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和培养任务。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都采用这种合作模式[2]。“企业配合”模式作为校企合作的具体形式,弥补了学校所教知识与社会发展脱节的不足,使所教内容与企业需求、社会发展同步,有利于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3]。而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作为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实现“企业配合”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也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

一、企业配合模式下课程体系基本特征

在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中,根据学校和企业的关系以及学校与企业地位、角色的不同,可以把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分为:学校本位模式和企业本位模式[2]。在学校本位模式的校企合作关系上,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积极主动地承担着主要的教学任务和合作责任,企业被动地承担配合学校教育的角色,学校本位模式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2]。“企业配合”模式是一种属于学校本位模式的校企合作形式,这种模式下课程建设的基本特征如下:

(一)教学任务分工化

在企业配合模式下,教学任务分工化主要体现在由学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并承担大部分教学任务,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与本专业相关的通用性专业课以及相应的实训课程,这些教学任务主要分布在大一整学年和大二上学期;企业则主要承担本专业相关的就业方向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环节集训,同时提供相应的实践设备、实训条件,例如,帮助学校建立专业实训室,企业人员所授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使学生在就业前已经具备一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相关职业素养,企业所授课程一般是以企业实际案例和相关手册作为企业人员为学生的授课的依据,这些教学任务一般安排在大二整学年,在学生已经具备一些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接受企业所需相关知识。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企业配合模式下,教学方法不再是传统的归纳、演绎、推理等方法,而是采用更贴近实际工作、学生参与性更大的项目分析法、案例驱动法、操作训练法、小组任务讨论法、实地测试法、仿真教学法等。教学场所也不再是单一的理论课堂,而是可以涵盖机房、实训室、教室、实训基地、测试场所等于一体的多变课堂。

(三)本校教师“双师”化

在企业配合模式下,校企双方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和教学任务,他们之间是分工合作的。企業人员在校授课期间可以为本校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同时,在寒暑假期间,企业为高校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这种互助合作的关系,有利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4],同时也可以使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更加了解社会和企业需要。这不仅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学校的长足发展也是一种优势。

(四)顶岗实习企业引导化

大多数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2.5+0.5”模式,即前两年半学生以在校学习为主,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训等课程,大三下半年学生将会全部离校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在企业配合模式下,顶岗实习将会由传统的半年延长到一年,实行“2+1”模式,并且顶岗实习过程由企业全程跟踪,实行团队分组、项目经理负责制,对学生在企业中的表现和适应情况进行实时掌握、全面引导,并定期向学校汇报。顶岗实习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使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前就对企业的工作流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五)考核方式多样化

在企业配合模式下,考核方式不再是传统的试卷和分数,而是校企双方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考核。考核方式包括本校理论课考试、实训课考核,以及企业授课理论部分考试、实际动手操作部分考核、答辩、资质认证、顶岗实习考核等。考核方式更加灵活、多元化,也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改变了传统的分数至上的观念。

二、企业配合模式下课程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思路

校企合作[5]的企业配合模式培养目标直接面向职业岗位,需要树立以企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思路,以企业需要为依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校和企业双元的主体作用,形成双元驱动、联动、互动的关系体。

(二)课程体系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系统化课程体系,结合企业职业需求、岗位设定、技能考核等,深入剖析企业配合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内涵。根据企业所提供的设备、实训条件、就业导向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

(三)职业素质培养方案

企业配合模式下,需要突出职业素质培养的方案。建立以企业员工提升为版本的“启航系列”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将职业素质培养和岗位相结合、课程设置相结合、校企双线考核相结合。

(四)学生学习导师制

建立以学生知识学习、能力训练、素质培养三个方面为目标的“导师制”,培养一支双师结构的优质教学团队。以专业教研室为主体,校内校外导师协同工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在校企合作的企业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应该以此为契机,以企业配合模式为有效载体,通过职业素质培养的探索和实践,将人文素质、职业道德、专业能力、人才培养方案等有效融和,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合作企业配合培养模式、实现知识、技能、素质并重和理论、实践、创新共存,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勇,龚光军. 高等职业教育中加强校企合作问题的探讨[J].职业时空,2013(9).

[2]叶小明,朱雪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特征与实践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1(4).

[3]方华. 论订单培养模式下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4]李敏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当代职业教育,2011(1).

[5]刘洪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1(5).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校企合作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