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初探
2014-04-29何坚
【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在我校食品质量检验专业主干课程《食品微生物检验》教学中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探索,以企业岗位技术标准为培养目标,以技能为主线,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要求融为一体,对中职学校《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置、实施、探索及反思。
【关键词】中职课程 食品微生物检验 模块化教学 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19-02
一、模块化教学法有助于解决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的矛盾。
(一)企业实际需求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矛盾。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特征之一,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受欢迎的中职毕业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最好是对企业实际生产岗位情况、技术标准有较好的认识,这样能最快速地熟悉适应企业工作岗位,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像食品企业产品质量检验员这样的岗位,如果中职学生不掌握岗位技术标准和熟悉国家标准规定的检验程序,根本不能适应企业质检员岗位的工作要求。
而实际情况是很多中职毕业生在中职学校学习了三年,却依然没有掌握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技能。这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我们传统的中职专业教学流于纸上谈兵,没有给学生足够多的实际操作机会;同时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理论知识的讲授比例过多,难度过深,往往造成学生学得累且学不精的状况,容易让本来基础就差的学生出现畏难厌学的情绪,使得专业技能教育大打折扣。这种刻板被动的以专业课理论知识授课为主线课堂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容易造成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低下,与企业用工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
(二)模块化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
模块化教学是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强;二是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灵活性;三是能增加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四是学习成绩的认定过程具体化。
在中职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模块化教学法,将课堂教学搬到实训实验室,结合相关企业岗位技术标准要求,以技能为主线,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要求融为一体,每个模块代表一个实际工作程序和工作规范,把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融为一体,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巡回辅导等一体化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听、看、练等手法全面调动大脑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模块化教学法由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且互相配合、灵活运用,改变了以往理论知识满堂灌的死板教学模式,所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使学生不覺得单调乏味,因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其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效率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模块化教学在我校食品质量检验专业主干课程《食品微生物检验》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和探索。
(一)在《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中运用模块化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模块化教学法以来,这种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各种教育教学机构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模块化教学法不但重视知识传授,更重视知识的应用,要求教师要精选教学任务,科学合理的设计每个教学模块的教学内容,每一个模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是通过若干项目训练结合在一起,理论知识完全是实际操作所需要的知识点,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就讲哪方面的内容,需要多少就讲多少。模块化教学的这些基本特征与我校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如何减少理论知识的讲授,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理念非常吻合。
模块化教学法的目的在于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某项技能,这与我校食品质量检验专业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为食品生产企业培养应用型初级专业人才的目标完全一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模块化教学,以项目课程为主线,突出技能的培养过程和职业特色,强化技能的训练;在内容的选取上结合职业资格证考核要求和企业岗位标准需求,通过一个个训练项目串联理论与实践知识,通过项目的逐步实施完成学生技能的培养,将理论教学内容嵌入到各实践教学环节之中,最终实现校企零距离培养。
(二)《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中教学模块的设置与实施。
教学模块设置是指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模块,根据教材特点、教学资源情况、学生实际等因素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决策,再将一个或几个模块有机组合成课堂教学活动方案的教学设置过程。在我校《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引入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该课程的特点,食品行业的实际需求,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人对《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的教学模块的设置和实施进行了以下的探索。
1.教学模块设置依据。
我校食品质量检验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为食品行业输送合格的食品产品质量检验员,为企业食品的安全生产把好质量关。《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微生物检验技术是食品企业质量检验员必须掌握的技能。根据《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通则》的相关规定,我国食品生产类别分28个大类,50个单元。在50个食品单元中有95%以上的产品在出厂时需要做微生物检验,其中90%以上的产品只需要做《菌落总数测定》和《大肠菌群计数》中的一项或者两项检验。因此学生掌握《菌落总数测定》和《大肠菌群计数》这两项检验技术是《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而GB 4789.2-2010《菌落总数测定》与GB 4789.3-2010《大肠菌群计数》这两个国家标准就成为了本课程教学模块设置的主要依据。
2.教学模块内容设置。
在模块设置过程中,要突破传统课程体系框框的限制,以能力为核心对教学内容重新整合、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技能的培养。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根据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以核心教学内容组成核心模块,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组成基础模块。
3.模块化教学过程的实施。
1)以基础模块为先导,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对各基础模块编制出具体要求与标准,根据标准制定训练课题和考核题目,学生只有通过了该基础模块的学习,才能进入下一基础模块的学习,全部基础模块都达标后才能进入核心模块的学习,以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学习。
2)以核心模块为主要培养目标,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核心模块由不同的基础模块共同构成,在完成基础模块学习并达标的基础上,以强化重点技能训练为主干,要求学生在重点掌握核心模块的理论与技能知识,最终通过核心模块的考核测试,完成本课程的主要学习任务。
3)各模块内容可交叉轮换进行学习,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如果某个模块学习没有很好的掌握,可以在下一个模块涉及到该模块的内容时再一次对未掌握好的模块进行学习,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反复交叉,内容不断更新,学生有新鲜感,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容易使基础差的学生树立起学好该课程的自信心。
4)模块化教学的评分等级和方式。
根据各模块的培训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达标测试,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进行考核评定,填写记录卡,全部模块考核都达到合格才能评定为本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这种考核评分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全面、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点。
三、《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初步成效与反思。
在授课过程中模块化教学法的运用改变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满堂灌、单一测试等方式 ,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教学模式。以技能训练为主干,相应的理论知识为辅助;以基础模块为入门,以核心模块为目标,将理论与实习融于一体进行灵活多样的组合教学,学习课题由简单到复杂,先基础后核心,分层次完成每个模块的学习,既使学生尽快适应专业技能学习生活;形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减弱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步形成了一系列动态的、开放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根据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检验工的相关岗位技术标准设置的本课程基础模块和核心模块,具有培养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等特点,可以使学生掌握理論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得到很大提高,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特别是应用能力普遍提高,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对以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充分体现职业教育以社会实际需求为依据,为学生、为企业服务的宗旨。
在《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探索发展的地方。比如在课程模块化设置的过程中,就存在选用教材内容怎样取舍更加合理,如何去对原课程的教材进行修订或重新编写等问题。又比如在模块化教学设施过程中,教师角色由课程复制者转变为课程开发的研究者,由知识讲授者转变为问题发现者,由知识抄写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由课堂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学生有效学习的服务者。这就要求教师能力和水平尽快达到双师型的要求,能根据教学模块要求开展教研、教改,才能使教学更贴近企业和学生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有生. 高职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 现代教育科学.2003(4):95-96.
[2]万文军, 陆明. 模块式教学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3):37-39.
[3]GB 4789.2-2010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2010大肠菌群计数[S].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何坚,男,1972年生,汉族,讲师,大学本科,中职食品质量检验专业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