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4-04-29许剑
许剑
摘要:本文提出了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依据,分析了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任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与做法。
关键词:数控加工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善措施
一、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依据与背景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和《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的文件精神是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依据。
2012年4月,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立项建设单位,数控加工专业被确定为五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示范校建设共有七项重点任务,其中第1条就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方砖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盈,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二、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
在省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以创建国家级示范学校为契机,逐步形成“校企合作、厂校一体、定向培养、互惠共赢”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功能模块化、内容项目化、教学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建成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骨干教师为支撑,“双师型”教师为主导的“理实一体化”专兼职教师队伍,并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与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数控加工实训条件,努力建设与企业工作环境一致的教学场所;健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逐步探索“引企入校”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形成一个集教学、培训、技术服务与生产多位一体的开放性数控实训中心,提升社会服务功能;把本专业打造成为本区域的示范专业,在中职学校同类专业中起带头和辐射作用。
1.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机床、工具及模具等现代机械制造企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及行为规范、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零件制造、生产、管理等一线岗位胜任数控机床操作、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数控编程、数控设备维护与保养等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
根据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学校实践教学平台,结合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及专业实际情况,在学校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双赢共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形成了“校企合作、厂校一体、定向培养、互惠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校企合作、厂校一体、定向培养、互惠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资源配置方式,涵盖教学组织、培养途径等内容。根據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学校实践教学平台,结合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及专业实际情况,在学校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双赢共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形成了“校企合作、厂校一体、定向培养、互惠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厂校一体”就是在“互惠共赢”原则指导下,依托“定向培养”合作平台,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共同培养师资队伍、共同建设实习基地、共同进行教学评价,利用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格局。一方面,企业通过学校的优势设备及人力资源,获得了“量身定做”的高技能人才,促进其产能提升和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及技术力量,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双方实现共赢发展。
四、“校企合作、厂校一体、定向培养、互惠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
1、调研情况
2012年9月成立以数控工程系主任为组长的数控加工专业市场调研团队,全面布置、实施数控加工专业市场调研;2012年11月设计完成《数控加工专业企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和《数控加工专业毕业生调查问卷》;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数控工程系7个调研组,直接参观走访了徐州徐工科技有限公司、徐州徐工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徐州徐航科技有限公司、徐州罗特艾德回转支承有限公司、徐州科源液压有限公司、徐州徐工挖掘机有限公司、徐州徐工液压件厂等32家企业,收回毕业生调查表208份;了解了企业对我系数控加工专业现有教学基本情况意见、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差距和毕业生知识技能应用情况,找出了我系现有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人才、毕业生需求之间的差距,探索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有效途径,为建立“校企合作、厂校一体、定向培养、互惠共赢” 的新型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最原始的依据。
2、调研结果分析
针对访谈记录和调研所获得的《数控加工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表》以及《毕业生信息调查问卷》,调研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调研结果来看,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但另一方面是我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与企业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主要体现在:1、学生基本技能不扎实;2、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不牢;3、学生自身定位较高,对就业发展缺乏正确认识,比较看重眼前的工资待遇,不能安心本职工作,容易出现跳槽离职现象,造成企业招聘和培养成本损失,甚至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这就要求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合作、工作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原则的一体化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炼以企业产品为基础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采用行动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缩短学生胜任岗位周期,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具体实施过程
2012年7月成立数控加工专业项目组,全面负责数控加工专业项目建设和规划工作;成立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组,全面负责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项目组定期召开会议,明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2012年9月成立数控加工专业市场调研团队,全面布置、实施数控加工专业市场调研;2012年11月设计完成《数控加工专业企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和《数控加工专业毕业生调查问卷》,制定数控加工专业调研工作实施方案;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数控工程系7个调研组深入企业,完成市场调研工作,收集、整理了《数控加工专业企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和《数控加工专业毕业生调查问卷》,归纳数据,撰写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市场调研报告;依据市场调研报告数据分析,2013年3月召开专家座谈会,指导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初稿)撰写;经过进一步修改、整理,2013年6月召开专家座谈会,论证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2013年7月至8月,与企业共同制定编写数控加工专业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初稿),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和行业专家座谈会,完成数控加工专业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定稿工作;2013年9月,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阶段,收集、整理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材料;制定数控加工专业“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相关管理制度;总结分析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经验,完成项目总结报告。
五、落实“校企合作、厂校一体、定向培养、互惠共赢”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优化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依托徐州老工业基地和新能源基地,围绕机械工程制造业基地,在学校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双赢共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构建“校企合作、厂校一体、定向培养、互惠共赢”的数控加工專业人才培养模式,把“优质产品的制造者”作为首要培养目标贯穿其中。
采用不同形式、定期与不定期地对企业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追踪行业最新动态,依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数控加工专业人才需求层次、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与知识点的需求,融合数控加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以数控加工专业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订单企业对专业人才“规格、道德、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以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全面分析就业岗位群及职位层次所需的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知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优秀人才,并在订单培养过程中动态地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适时优化调整,与用人企业共同培养专业人才。调整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其基本方法如表1。
2、构建“功能模块化、内容项目化、教学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采用不同形式,对区域经济和行业特色、专业人才需求等进行调研,分析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层次的差异性,按照数控加工专业职业岗位群需要的能力、职业素质和知识,融合数控加工专业职业资格标准,满足订单企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以作业流程为导向,设置课程,整合课程内容,构建与数控加工专业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保证职业通用能力训练,强调职业技术能力训练,突出职业方向技术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迁移能力。
参照数控加工专业职业岗位标准,将数控加工专业课程按功能进行整合,设置若干模块。每个模块中的核心课程精选企业典型产品作为教学任务,采取任务驱动式“一体化”教学。通过学校专业教师工作室培养、校内实训基地训练、实习基地顶岗实习以及穿插在教学过程中的工学交替等“四段式”培养,真正实现将教学融入生产,将工件融入产品,将学校融入工厂,将学生融入工人的“四融入”模式,努力打造“优质产品的制造者”。努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学生的“零距离”就业。
(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数控加工专业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要求,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按认知与体验、岗位实训与技能考证、综合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三个层次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多方向、分岗位、重实践”的实践教学特点,由委托订单培养企业和联合办学企业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校内实践技能课程教学与指导工作,将学生岗位训练与综合训练、实践训练和技能鉴定、专业模拟和专业实战有机结合,实现数控加工专业专项能力训练和工作岗位业务处理能力训练同步进行,提高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专业核心能力和个人发展能力并进的局面。
(3)完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以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将职业道德、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教育贯穿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学活动的始终,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好”(品德好、技能强、身心健、有特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1)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引企入校,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构建“理实一体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企业生产现场”的人才培养平台。积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定向培养,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实施“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理论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按照企业岗位实际工作流程来实施,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和促使学生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引导和帮助,有效地掌握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地知识,训练必备的技能和策略方法,通过主动学、努力做,在教、学、做合一的过程中体验工作职责和工作过程,掌握工作方法,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2)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根据课程的性质和教学内容等特点,可灵活采用讲授、讲座、案例教学、操作演示、启发引导、项目教学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应是数控加工专业核心技术模块课程的教学改革主模式。一体化教学按现有班级组织,每班配置一名专任教师和一名企业兼职教师。每一个项目由具体的工作出发,要求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在团队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督导者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下发任务书和指导书,指导学生分组,提供学习资料和必要的讲解、帮助,进行考核评价,促使学生主动获得相關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达到知识、能力、素质教学目标。
公共基础模块课程的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企业兼职教师的作用,通过案例教学、讲座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思维和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生产性实习的教学多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以企业的生产计划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相结合,以真实产品为教学载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按从图纸到产品生产流程,在教师和师傅的双重指导下,完成部件的加工和学生技能培养的双重任务。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可利用以下各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仿真教学软件的使用:利用仿真教学软件创设情境,仿真加工结果,反馈操作流程的正确性,便于学生反复使用,强化学习效果。
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把课程学习资料电子化,通过网络共享,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
(3)课程考核与评价
注重提高教学过程质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评价考核。课程中各个任务均进行相应的评价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学习态度、过程表现、作品(成果)质量、职业素养、协作沟通等多个方面。具体实施中,各课程可根据任务的不同特点,确定具体考核内容和标准,调整各任务和各任务考核内容的权重。
在评价主体上改革教师单一评价的方式,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学习效果,并促使学生不断反思、改进学习,有效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效果。以《车削加工技术》课程一个任务为例,任务考核内容如表2所示:
4、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1)专业教师工作建设
实施专业教师工作室建设,每个工作室由2~5人组成,1人为主要负责人。教师工作室建设以企业生产环境为模板,营造真实生产场景,使教学功能与生产功能、培训功能相结合,满足课程改革教学、培养青年教师及引领技能大赛需求。工作室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能在授课讨论区进行现场讲授,学生可以在现场进行计划、讨论等学习活动,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要求。
工作室内的实训设备的选型与配置要考虑当前企业生产现状及行业技术发展水平。为满足企业对多轴加工及精密测量技术的需求,购置五轴加工中心、三坐标测量机等先进设备。设备工位数量要着眼当前学生规模及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需要,使教师工作室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多功能于一体,使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提供厂房和技术力量,引进企业完善教学硬件资源,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拟企业生产流程,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有效对接。在校内建立与企业一致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等,在学校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任务和真实的实训环境,强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企业的融合。进行生产化、市场化建设,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改革现有管理机构,根据生产需要设置相关部门,教师转化身份,兼职各部门工作,全面开展对外生产与服务工作,为生产性实训和轮岗实习创造条件。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特别是企业兼职教师在校企联系中的纽带作用,利用我校专业办学影响力服务企业,实施定向培养,实现互惠共赢。在加强与原有校外实训基地合作的基础上,按校外基地建设要求新开发合作伙伴,每年增加校企合作企业3个,增加实质性合作的企业2家。强化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充分满足学生顶岗实习需要。
与企业共同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标准,建立与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保障学生顶岗实习质量。专任教师在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自身也在企业顶岗锻炼或开展技术服务活动,切实提高工作实践能力,使校外实训成为教师实践培训、技能提升、技术创新的基地。
5、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学校“培”“引”“聘”“调”的总体建设思路,通过 “走出去、请进来、校外提升与校内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技能、教育教学能力、课程和教材设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为基本内容加强教学团队的素质培养。对于专业带头人,还应重点培养其把握专业发展方向、组织管理团队的能力,在专业教学研究实践、技能操作和技术研究方面进行强化培养,突出专业领导能力,向业务专家或技术专家的方向发展。
(1)专业带头人培养
重点培养3名专业带头人。通过国外研修、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学习、兄弟学校参观和企业锻炼等,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质,使其达到专业带头人标准,能够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师培训、技术服务、校企合作等方面起到带头和引领作用。
(2)骨干教师培养
重点培养8名骨干教师。每年选派4名左右教师到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参观学习,到企业实践锻炼,跟随老教师听课评课,通过校企合作、技能比赛和教学、科研等提升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通过骨干教师的培养,带动全体教师能力的提升,以此达到全体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
(3)“双师型”教师培养
针对每位教师的不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措施。通过采取省内师资培训基地学习、高校进修、企业实践锻炼、参加学校的岗位校本培训和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使每个教师都得到理念和能力的提升。使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比例达87%以上,以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在现有6名兼职教师基础上,再从企业聘请4名专家或工程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签订聘任协议,稳定兼职教师队伍,并建立相关管理和评价办法。完善数控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不定期进行教学研究,进一步加强与合作企业的联系,加大合作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的比例,使兼职教师达到专任教师的18%左右。
(5)教师进修与培训
积极开展校本培训,针对教师所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每年校本培训不低于100人次,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培养一支素质较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
[2] 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教职成〔2010〕13号) .
[3]田吉花.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辽宁高职学报.2008年第7期.
[4]赵金周.技工学校实施“十行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J].科技成果学术论文.2007(03).
[5]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
[6]魏国丰,郭秀颖.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研究.中国教育科研杂志[J].2008.
[7]蒋乃平.模块课程及其在課程改革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8]冯源.“全程、开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10).
[9]伍维根,钟玉亮.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7(21).
[10]陈小琼,李桂霞.“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11]刘红英.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式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