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0例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2014-04-29隋子奇范慧晗常钟文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隋子奇 范慧晗 常钟文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胃镜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经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0例,并用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胃镜下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治疗。对治疗后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止血有效率95%,对照组为70%,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再出血率、再手术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采用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提高了止血的成功率,降低了患者的再出血率和再手术率,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止血方法。

【关键词】急诊胃镜;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36-02

消化道出血是臨床上消化系统疾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上消化道出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等[1]。其病死率比较高,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成功率也不断提高。我院为研究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优势,现做如下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经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0例,并用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采用胃镜下治疗,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每组各有60人。其中观察组有男性39人,女性21人,平均年龄(43.7±2.8)岁;对照组有男性35人,女性25人,平均年龄(42.3±2.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出血量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观察组

1.2.1.1术前准备 ①术前做必要的检查:血常规、血型、肝肾功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出凝血时间、HIV病毒等,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②患者检查前要禁饮禁食以抑制胃酸,术前保持清醒,有大出血者要及时补充血容量,以维持血压,若出现休克应及时纠正休克并观测生命体征,各项指标稳定后再进行急诊胃镜下检查;③对于仍可能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在行胃镜前可以先向胃管内注入适量的冰盐水洗胃,使胃镜下的视野清晰[2]。

1.2.1.2胃镜下治疗 因患者咽喉与食管组织柔软,插镜过程需要做到动作轻柔而细心,可以嘱患者配合做吞咽动作,及时送水送气,进镜过程要时刻观察患者反应,避免操作不当或动作粗鲁造成患者黏膜损伤,进而加重病情或使手术无法进行。入境后迅速检查容易发生出血的部位如食管、贲门、胃窦部、胃小弯和十二指肠球部等,在明确了出血部位和范围、病变性质后再进行治疗。弥漫性出血者用凝血酶喷洒至停止出血;各种溃疡、贲门处黏膜撕裂或恶性肿瘤等用10~20 ml的去甲肾上腺素溶液(80 mg/L)冲洗出血灶及其周围至停止出血。如以上操作仍未能完全止血,则对胃底部的血管加用高频电或微波进行治疗;若是胃息肉伴出血则作高频电切;食管静脉曲张而破裂出血则在胃镜下进行食管静脉的套扎术或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对出血量较大并且无法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时,则应及时为患者进行外科手术的治疗[3]。术中尽量保护已凝结的血块。

1.2.2对照组 对照组行传统的药物治疗。使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必要时吸氧,为患者补充并维持血容量,服用抑酸药物,注射或服用止血药物,若是血管出血则予患者血管加压素等药物治疗。

1.3疗效评价 ①止血标准:胃内抽出液澄清,无血性胃液;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稳定;②再出血标准:止血5 d后出现呕血和黑便,胃内抽出液为血性胃液;患者生命体征不正常,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减少;胃镜检查时有活动性;③止血效果:24 h 内止血即为显效,3 d 内为有效,5 d 后或更长则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P <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中有57例止血有效,2例止血后再出血后经外科手术治疗止血成功,1例止血无效后经外科手术止血,止血有效率95%;对照组中有42例止血有效,13例止血后再出血,5例止血无效,后经外科手术止血,有效率70%。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止血有效率、止血后再出血率和再手术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等,有时伴有血容量的减少而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病死率较高,达8%~13.7%。由此可见,选择及时而有效的止血方法,对于争取救治时间、挽救患者生命来说至关重要。传统上常先应用药物治疗,止血无效后再转外科治疗,往往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并且止血有效率较低,病死率较高。与传统的药物治疗相比,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能及时判断出血部位,能够在及时确定准确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减轻痛苦,争取更多的时间进行治疗。但在行胃镜下治疗时,应注意做好术前检查,操作时需熟练而细心,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与传统疗法相比,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能显著提高止血有效率,降低再出血率和再手术率,具有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创伤小、避免不必要损伤等诸多优点,因此可以作为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莫善.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102-103.

[2] 孙承美.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08,(03):35-37.

[3] 刘红云,张德龙.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现状[J].医学综述,2008,(14):1052-1053.

猜你喜欢

上消化道出血
免疫胶体金与化学匹拉米洞两种检测方法在50例上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比较
康复新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
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诊治效果分析
行为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