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4-04-29赵月
赵月
摘 要:“以创新意识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指出:课堂教学再也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教师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成了聆听教师讲授知识的信徒;而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把知识的传授与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结合起来,使教学不仅具有传授知识的功能,而且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不断开发学生的智慧与潜能,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创新意识;教学氛围;问题教学;学习兴趣;自主学习
一、创设和谐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以种种理由限制学生提问,直接把学生逼进死记呆读,只会“受教”不善动脑筋的死胡同。那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含义便是允许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手段都應该得到教师的理解与支持。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造,使学生敢说、敢想、敢做。
而当前课堂上只有老师问,没有学生问。长此下去,怎能不使学生的智慧与灵气磨灭殆尽?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冲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的思维从封闭的天地里解放出来,对能提出一些创见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
二、利用问题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问题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而提出问题。问题的解决便意味着某种知识的创新。因此,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寻求假设,进行尝试,以求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教学思想与方法。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先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行程问题中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启发学生想象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在同一地方会出现哪些情况,学生在议论中用学具来代替汽车进行演示、观察,得出各种情况,从而发现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线上运动,需要知道运动的方向,各自的速度、时间、路程;由于是两个物体在运动,方向上有相同、背向等情况。通过这样的议论,他们对一个物体和两个物体运动的差异有所了解,很快掌握了解题原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所学教材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开始上课就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能被2和5整除”这一内容时,我说:“只要你说出一个数,我就能知道它能否被2和5整除。”由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报数,而我都一一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通过这样的游戏引入新课,同学们产生了迫切希望知道老师是怎样判断的,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在新知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发现规律;可以让学生把操作活动以多种形式数学化。如:在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目”时,教师给出21块大小相等的长方体木块,把它们从上往下叠成3堆:①6块;②11块;③4块。求这3堆木块平均每堆有多少块,我放手让学生操作并讨论。结果有学生这样做:“~表示叠到,2~1,2~3;有的这样做:将3堆木块混合在一起,数出一共有21块,再平均分给①、②、③堆,即(6+11+4)÷3=7(块)。这样每个学生都主动地探索,新知(绝大部分)完全是由学生实践、思考、讨论而来的,不仅如此,学生还得到了超过知识本来的东西,这就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一个新的知识点,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起来的。突出联系,既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又是对新知识的点拨;既沟通了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又将问题引向深入,充分有效地发挥了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这样灵活、有趣的解题思维,开发了学生的潜能与智慧。
五、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知识展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知识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数学上要多留给学生一点思考想象发展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分数四测混合运算”时,我要求学生根据例题特点,自己去尝试学习,这样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从而获得解题技巧。
六、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练习既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把课本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坚持启发式、讨论式,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只要我们每位教师精心组织教学,注重科学方法的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一定会轻松、愉快。
(作者单位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敖溪小学)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