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门诊药房药品服务部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2014-04-28谢婷婷薛丽丽任浩洋

中国药业 2014年23期
关键词:服务部注射剂不合理

谢婷婷 ,薛丽丽 ,苏 艳 ,任浩洋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北京 100853; 2.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中医院药剂科,山东 青岛 266500;3.国防大学第二干休所门诊部,北京 100143)

为规范处方管理、加强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解放军总医院于2011年成立了处方点评小组,由门诊药房的责任药师负责对门诊处方进行不合理用药评价项目的点评、统计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现将该院门诊药品服务部处方抽样点评中所发现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作一分析,以期提高门诊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更好地推进门诊药学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依照处方点评指南,对该院门诊药房药品服务部2013年1月至7月的处方进行抽样。抽样频率:每月1次;抽样时间:每月第2周;总抽样量:急诊处方≥50份,门诊处方≥120份;抽样方法:等距离抽样法或分层随机抽样法。累计共抽查处方1 371张,对不合理处方按照不规范处方和用药不适宜处方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合理处方占比

结果见表1。不合理处方占比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分析原因,一方面与药师的审方能力提升有关,每周二科室例会上会对药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包括常见错误处方解读、特殊药品发放时的药师提示、中成药品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加强药师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在各位药师努力干预的措施下,在发药时加强处方审核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实时干预,使处方整体质量较之前提升,因此在做每月1次的回顾性处方审查时,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呈较低的水平。

表1 不合理处方占比逐月分析

2.2 处方及用药基本信息

依据处方点评指南,对处方用药基本信息进行了逐月登记,重点审核内容包括抗菌药物的使用、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激素以及注射剂的使用情况。结果见表2。由于药品服务部自身药品品种贮备的原因,不涉及血液制品及中药注射剂。

表2 处方用药基本信息逐月统计表(张)

2.3 处方用药基本指标

结果见表3。可见,处方中平均用药品种数基本平衡,在1.9~2.2种之间,未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的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合理利用标准(平均用药数≤2.8)。抗感染药物使用率维持在9.4% ~17.1%,低于WHO的平均抗感染药物使用率(20.0% ~26.8%),分析原因是与药品服务部药品品种贮备有关,药品服务部抗菌药物只有口服制剂,并未收录注射剂,口服制剂只有18个品规,因此抗感染药物使用率维持较低的水平;注射剂的平均使用率最高为3.8%,远远低于WHO平均处方注射剂使用率(13.4% ~24.1%)的标准[1],这也是与药品服务部药品品种配备有关,药品服务部收录的药品品种主要是以口服的西药和中成药为主,无抢救用药,注射剂较少。

表3 处方用药信息基本指标的比较

2.4 不合理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果见表4。其中前2项是不规范处方,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14.81%;后3项是不适宜处方,占85.19%。分析原因,是由于药师点评处方的能力在不断提升,由最初处方形式上的审核转入到处方的适宜性审核上来,处方的质量有提升。不规范处方所占比例已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表4 不合理处方存在的问题

3 讨论

不规范处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诊断不全,如医生为患者开具多种药品时,缺失了其中某一药品的适应证;签章不全,我院要求所有具有处方权的医生在给患者开具处方时,应该加盖签章并手签字,有时会缺失医生签字的信息;皮肤过敏试验(简称皮试)结果未注明,对于一些需要做皮试的药品,医生应在处方“皮试结果”一栏注明患者皮试的相关信息,标明对皮试结果的判定,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从2013年门诊药房药品服务部不规范处方所占比例的数据可知,自开展处方点评工作以来,不规范处方已从2012年的67.90%降至 14.81%,呈大幅下降趋势。药师审核的重点已从对不规范处方的审核逐步过渡到处方内容不适宜,表明药师的审方能力已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提升窗口药师的审方能力,通过开展业务学习与知识点专项培训等,促使药师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更好的服务于患者,确保用药安全。

不适宜处方主要集中在适应证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以及用法用量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如临床诊断为“咳嗽风湿”,开具的药品为左甲状腺素钠片和强骨胶囊,建议医生补充对应的临床诊断“甲亢”。给药途径不适宜,如临床诊断为“结节性红斑”,开具的药品为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给药途径为“口服”,建议医生改成适宜的给药途径“外用”。在处方审核过程中,经常会碰见一些外用制剂的给药途径开成口服的例子,究其原因可能是医生开具处方时的误操作所造成的。建议医生在开具药品时,看全药品名称,填写适宜的给药途径。用法用量不适宜,如临床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开具的药品为复方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规格是每支14 g[含有 4 mg的异丙托溴铵,浓度为 0.17%(g/g),24 mg 的硫酸沙丁胺醇,浓度为 0.03% (g /g)],总揿次为 200 揿,每揿含 120 μg硫酸沙丁胺醇,20 μg异丙托溴铵。原始处方开具的用法用量为“每次14 g,bid,吸入”。此药品推荐的用法用量为每次吸2喷,每日4次。对大豆卵磷脂或有关食物如大豆、花生有过敏史的患者以及对本品任何其他成份或阿托品及其衍生物过敏的患者禁用此药[2-5]。建议医生在开具此类药品时,应注意审核药品的规格以及剂量等信息,勿将单次剂量规格与药品的整包装规格混淆。审方药师应严格把控,在窗口发药时若遇见不合理处方,应积极发挥药师作用,与临床医生积极沟通,可通过电话联系、制式联络信等形式,建议医生改成合理的处方,才予以发放,降低患者的用药风险。

综上,通过处方点评工作的不断深入,该院门诊药房药品服务部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已经控制在了较低的水平。在之后的工作中,仍需继续加强对处方的审核力度,争取将不规范处方完全控制为0。这需要充分调动全员药师的积极性,在窗口发药时对不合理处方坚决抵制,采取积极地处方干预措施,与临床医生进行很好的沟通,使其将不合理处方改为合理处方再予以调配和发放药品,以降低患者的用药风险,促进临床用药真正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参考文献:

[1]李 洋,颜 红.处方信息的分析和利用[J].中国医院统计,2005,12(1):79-81.

[2]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5 -102.

[3]郭代红.规范药品调配,打牢风险防范基础[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3,10(4):185-188.

[4]谢婷婷,任浩洋.依据抗菌药物PK/PD理论对我院门诊药房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的点评及案例解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3,10(6):323-325.

[5]蔡 乐,古 今.我院中药处方点评要点及典型案例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3,10(6):328 -330.

猜你喜欢

服务部注射剂不合理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本刊读者服务部实用产品推荐
本刊读者服务部实用产品推荐
本刊读者服务部除四害产品推荐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及干预措施分析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