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41例病例报告分析
2014-04-28葛红星李萍雷招宝
葛红星 李萍 雷招宝
(1丰城市人民医院,江西丰城 331100;2丰城市中医院)
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41例病例报告分析
葛红星1李萍2雷招宝1
(1丰城市人民医院,江西丰城 331100;2丰城市中医院)
目的:探讨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医药文献数据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统计分析患者相关资料。结果: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病例41例,男性和21~60岁的中青年患者多见,过敏性休克均发生在用药后的30 min以内,临床症状以血压剧降、胸闷、大汗淋漓、口唇发绀、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等循环系统表现为主。经积极的抗休克治疗,39例抢救成功,2例死亡。结论:严格按药品说明书用药,选择合适人群,重视过敏史的询问,加强用药监测是安全用药的重要保证。
血凝酶;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分析
WORDSHemocoagulase;Allergic Shock;Case Report Analysis
注射用血凝酶(Hemocoagulase)是从巴西矛头蝮蛇的毒液中分离、精制所得的一种巴曲酶制剂[1]。其临床疗效肯定,随着应用的增加,其不良反应(ADR)报道也呈增多趋势,有的还很严重,甚至导致过敏性休克死亡[2-3]。通过对本品致过敏性休克41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检索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截止日期:2013年9月。以“血凝酶”、“立止血”、“巴曲酶”、“巴曲亭”、“立芷雪”、“过敏性休克”、“休克”、“不良反应”、“严重过敏反应”等为检索词进行搭配检索,下载病例报告原文。剔除不符合“过敏性休克”诊断标准[4]的病例报告、重复病例报告和综述文献后,纳入分析的文献共36篇计41例[2-3,5-23]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
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给药途径与用药剂量、过敏性休克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及转归等,分析本品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与规律,并提出合理用药建议。
2 结果
2.1 年龄与性别分布
41例中男29例(70.7%),女12例(29.3%),年龄最小的1个月,最大的78岁,平均(45.2± 15.4)岁。其中,男性29例(占比70.7%),21~60岁中青年26例(占比63.4%)。具体年龄与性别分布见表1。
表1 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例)
2.2 原患疾病与过敏史
上消化道出血7例、肾病综合征、胸椎体结核或伴不全截瘫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膀胱结石、肋骨骨折伴血胸、粘连性肠梗阻各2例、硬脑膜下出血、阻塞性黄疸及胆道闭锁、右输尿管结石并中度积水、白血病、肺癌、肾盂肿瘤、结肠息肉及鼻腔息肉、急性阑尾炎、扁桃体炎、烫伤、小腿骨折、便血、左腹股沟斜疝、腰椎滑脱、月经紊乱、左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冠心病、肝硬化失代偿期各1例,诊断不详1例。手术治疗24例,内科治疗17例;治疗用药18例,预防用药23例。
青霉素过敏史3例,输血过敏史、磺胺类药物过敏史、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各1例,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7例,未提及食物及药物过敏史28例。
2.3 给药途径与剂量
静推22例,静滴13例,肌注2例,肌注+静滴4例。24例手术治疗者术前给药10例,术中给药5例,术后给药9例。剂量:0.5 KU 1例,1 KU 22例,2 KU 16例,3 KU 1例,剂量不详1例。
2.4 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
用药中20例(48.8%),用药后21例(51.2%)。发生时间:用药中即刻5例,3 min 4例,5 min 7例,10 min 2例,时间不详2例;用药后即刻2例,1 min 6例,2 min 2例,5 min 6例,8 min 2例,10 min 2例;时间不详1例。首次用药38例,再次用药3例。
2.5 临床表现
过敏性休克的主要临床表现按累及器官/系统分类,见表2。
表2 过敏性休克的主要临床表现
2.6 转归
对患者进行吸氧,注射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异丙嗪、多巴胺等药物抗休克治疗后,39例存活,2例死亡。抢救后30 min内恢复者22例,60 min以上恢复者13例,恢复时间不详3例,其中1例7 d后仍有耳鸣、视物有黑点。
2.7 生产厂家及不良反应报道时间
目前我国临床上使用的血凝酶有5个品牌,分别是瑞士素高制药厂(商品名:立芷雪)、北京康辰药业(商品名:苏灵)、合肥北科药业(商品名:速乐涓)、锦州奥鸿药业(商品名:邦亭)、蓬莱诺康药业(商品名:巴曲亭)。41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中,使用立芷雪25例,巴曲亭8例,苏灵5例,邦亭3例。文献报道时间:2006年及2008年各6例,2007年、2009年和2011年各5例,2012年3例,2005年、2010年和2013年各2例,1997年、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各1例,报道时间不详1例。
3 讨论
3.1 过敏性休克特点与规律
结果分析发现,本品致过敏性休克具有如下特点与规律:①男性占比较大。41例中男性29例,占比70.7%,男女比例为2.42∶1。可能跟与现代社会男性在家庭及社会所承担的角色有关,男性一般从事重体力劳动,因而在从事重体力活动过程中受伤出血机会增加,使用此类药物较多;再则,男性因工作压力较大及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过重,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几率也会增加,因此用药机会也增加。②21~60岁中青年患者多见。过敏性休克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生,但主要发生在21~60岁的中青年。本品致过敏性休克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③与患者药物过敏史与过敏体质有关。9例患者有药物、食物或输血过敏史,28例过敏史不详并不代表对药物或食物无过敏,说明医护人员在使用本品前对患者过敏史的关注度有待提高。④临床症状以循环系统表现为主。比如血压剧降、胸闷、大汗淋漓、口唇发绀、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等。⑤过敏性休克与给药途径及剂量无关。静推、静滴与肌注均可发生过敏性休克。⑥过敏性休克大多属速发型变态反应,均发生在用药中和用药后的30 min以内。⑦与生产厂家有一定的关联性。41例中立芷雪引起者25例,这可能与立芷雪使用人群较多有关,但日本人使用立芷雪却未见过敏性休克的报道[23],这一现象值得研究。⑧与给药时机可能有关。24例手术患者术前给药10例,术中给药5例,术后给药9例。本品一般给药时机为:术前1 h肌注1 KU,或术前15 min静推1 KU,术后每日肌注1 KU,连用3 d[1]。5例术中给药和9例术后给药不符合用药规定。术中及术后由于患者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加之使用的药品较多(如麻醉药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几率增加。
3.2 致过敏性休克机制的分析
本品所致过敏性休克均在给药后的30 min以内,属于速发型过敏反应。其机制可能涉及两个方面:①药物本身。本品是从蛇毒液中提取的一种单链糖蛋白,由17种氨基酸组成,属于异种蛋白,因而引发变态反应属预料之中。②患者因素。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已使患者处于“全身应激反应”状态,细胞因子、补体等被过度激活,使机体处于免疫应激状态[24],此时给予异种蛋白,机体更容易产生变态反应,甚至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3.3 合理用药建议
3.3.1 选择合适的用药人群,重视过敏史的询问①对本品过敏和有血栓病史者禁用。②对食物、药物过敏者慎用。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血液病所致的出血者不宜使用本品。④血中缺乏血小板或某些凝血因子时,宜在补充血小板或缺乏的凝血因子的基础上应用本品。
3.3.2 加强用药宣教本品使用前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用药安全宣教,告知用药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及其主要临床表现和注意事项,以便患者能识别异常现象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3.3.3控制给药速度注射血凝酶时速度宜慢,一般每单位推注速度大于5 min[11]。
3.3.4 加强用药监测由于本品致过敏休克均为速发型,因此医护人员在用药最初的30 min应加强观察。对过敏反应与输液反应能做出正确的判断,1例患者第1天使用本品出现胸闷、吸呼困难,医生认为是输液反应,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但第3天使用本品,患者又迅速出现上述反应,并更为严重,处于休克状态,考虑是本品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经积极的抢救得以脱离危险[22]。
3.3.5 提高产品质量目前各国使用的血凝酶,其生产原料均从巴西进口,同时引进相应的酶纯化技术[25]。我国临床上使用的血凝酶主要有3种:瑞士素高生产的立芷雪,国内利用巴西矛头蝮蛇毒生产的血凝酶和国内利用白眉蝮蛇毒生产的血凝酶[26]。据报道,日本1975-1991年16年来已使用立芷雪1亿人次,并无严重ADR报告[23]。因此,本品的原料、生产工艺、附加剂的添加等方面仍有改进之处。
4 结语
血凝酶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药,但可致过敏性休克,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临床医生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选择合适的人群,重视过敏史的询问,加强用药监测,正确处置用药过程中出现的ADR,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28-529.
[2]谢健.立止血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12):767.
[3]李萱,刘颖群,汪炜,等.白眉蛇毒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J].法医学杂志,2011,27(1):71-72.
[4]邓普珍.临床休克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22-431.
[5]杨彤.注射用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1例[J].中国新药杂志,2007,16(8):650.
[6]付烨,杨宏华.注射用蛇毒血凝酶致过敏反应1例[J].临床合理用药,2012,5(3A):29.
[7]张明勇,袁进.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1,8(5):321-322.
[8]杨静,王淑云.注射用血凝酶致严重不良反应一例[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6,6(4):251.
[9]万正兰.注射用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1例[J].中国药物警戒,2008,5(1):54.
[10]赵慧.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1例[J].中国药物警戒,2012,9(5):320.
[11]柳锡英.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1例的抢救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6):807.
[12]熊拥军.立止血引起过敏性休克一例[J].天津护理,2002,10(5):255.
[13]陈向齐,张朝春,刘向农.静脉推注蛇毒(巴曲亭)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9,16(3):211.
[14]江发英,张新梅.1例静脉注射巴曲亭致过敏性休克的护理[J].当代护土,2009,(2):86.
[15]许崇武,张先翠.2例立止血致过敏反应抢救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8):905.
[16]张梅莲,刘碧兰,赖明媚.2例巴曲亭致过敏反应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当代护士,2007(2):101-102.
[17]刘文,陈慧,陈惠英.血凝酶过敏致心跳骤停[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8,10(6):443-444.
[18]李坤,何小康,孔色红.注射用血凝酶致全麻病人过敏性休克一例[J].麻醉与监护论坛,2006,13(5):290.
[19]李静,刘敏.注射用血凝酶过敏反应1例的抢救[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9,4(7):392.
[20]谢厚云,隋波.全麻期间立止血致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8):1241.
[21]徐莉,王健.全麻期间立止血引起过敏反应1例[J].四川医学,2005,26(8):908.
[22]马崇会.立止血致过敏性休克1例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7,5(11):324-325.
[23]郭轶先,李悦,冀冰心,等.注射用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1例[J].中国药物警戒,2012,9(6):380.
[24]肖献忠.病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0.
[25]许贞玉,铁芳,复红梅,等.蝰蛇蛇毒血凝酶的层析纯化方法[P],2004-6-16.
[26]郑颖,沈居仁,范泉水.蛇毒血凝酶的比较[J].蛇志,2008,20(3):218-219.
Case Report Analysis of Forty-One Patients of Anaphylactic Shock Induced by Hemocoagulase
Ge Hongxing1,Li Ping2,Lei Zhaobao1(1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Fengcheng City,Jiangxi Fengcheng 331100,China;2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Fengcheng City)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y of anaphylactic shock induced by hemocoagulase,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afe med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Methods:Through the retrieval of domestic medical databases such as CHKD periodicals full text database,WANGFANG MED ONLINE and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the case reports of anaphylactic shock induced by hemocoagulase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Results:There were 41 cases of anaphylactic shock induced by hemocoagulase with a higher proportion of male patients and 21~60 year-old patients.The anaphylactic shock mainly occurred within 30 min after the drug us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anaphylactic shock mainly involved circulation systems appearing as a quick drop of blood pressure,chest tightness,sweating,cyanotic lips,pale and cold limbs etc.After the anti-shock treatment,39 cases survived and 2 cases died.Conclusion:For the assurance of safe medic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follow strictly the drug instructions in drug use,choose the right people,pay attention to allergy history inquiry and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of medication.
10.3969/j.issn.1672-5433.2014.07.001
2013-11-10)
葛红星,男,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E-mail:ycghx@163.com雷招宝,男,主任药师。研究方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科研管理。通讯作者E-mail:fcslz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