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会计制度下无形资产的核算
2014-04-27肖燕霞崔慧婷毕元广
●肖燕霞 崔慧婷 毕元广
浅谈新会计制度下无形资产的核算
●肖燕霞 崔慧婷 毕元广
新医院会计制度较旧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就包括无形资产核算的重大改变。新制度明确规定:医院购入的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的应用软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设置备抵调整账户“累计摊销”,将“累计摊销”在会计报表上作为无形资产的减项单独列示等等。文章就新医院会计制度下无形资产核算的改变进行了分析。
新医院会计制度 无形资产 核算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行,医院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也备受关注,1998年11月财政部会同卫生部印发的《医院会计制度》(财会字【1998】58号)(以下简称“旧制度”)自颁布实施以来,已难以满足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能够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工作,财政部于2010年底发布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的核算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包括设置备抵调整账户“累计摊销”,并且对不同资金来源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都有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本文从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下无形资产的核算方面进行探讨。
一、旧制度下无形资产科目核算存在的问题
无形资产是指医院为开展医疗服务等活动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且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版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目前,医院在管理工作中多是注重有形资产的增长,竞相提高医院的各种配置,增加有形资产投入,而对无形资产的开发投入和核算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无形资产流失现象并不少见。
旧制度未能对无形资产核算具体化。比如将无形资产在受益期内进行摊销时,没有区分受益部门,而是直接借记“管理费用”,这也是造成管理费用过大的原因之一;再比如,预期不能为医院带来服务潜力或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以及医院购入的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的应用软件,是否可以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等问题,旧制度都没有规定,医院进行会计核算就没有法律法规作依据,具体操作无法进行,不利于核算当期损益。
此外,无形资产的消耗,即在受益期内分期摊销的时候,没有设立相应备抵调整账户,而是采取直接减少无形资产账面原值的做法,此举导致无形资产账无法反映无形资产的原值。
二、新制度无形资产核算的创新性分析
无形资产是医院的一种重要财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增长,不仅其数量、种类在增多,增长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已逐步成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医院购入、出售无形资产,利用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等情况时有发生,有加强无形资产核算的实际需求。鉴于此,新制度对无形资产的核算也进行了改革。
1.新制度明确了医院购入的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的应用软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改变了现行的直接列支的做法,有利于应用软件的维护和管理,也降低了资本性支出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对结余的影响,亦符合权责发生制的理念。
2.设置备抵调整账户“累计摊销”用于核算医院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将“累计摊销”在会计报表上作为无形资产的减项单独列示。改变了过去摊销时直接冲减无形资产原值的做法,更有利于无形资产的管理和避免无形资产的流失,符合国际通行的惯例。
3.无形资产核算具体化。新制度规定,按照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部分,借记“待冲基金”科目,按照应提摊销额的其余金额部分,借记“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这一制度规定,剥离了本不属于管理费用的部分,更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另外,新制度还明确了不能为医院带来服务潜力和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的处理规则,即应当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及相关待冲基金余额予以核销。
此外,旧制度对无形资产的摊销没有明确的界定,只是笼统地定义为“受益期间”内进行摊销,至于受益期如何理解,没有明确的规定;而新制度从经济角度上的“受益年限”和法律规定上的“有效年限”两者综合起来判定摊销年限,并且规定若两者都没有限定的,摊销期不得低于十年。这就细化了无形资产的核算规则,方便了会计核算工作。
4.增加了无形资产后续支出的管理,明确规定“为增加无形资产的使用效能而发生的后续支出”,允许计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这一举措有助于医院重视无形资产的后续管理,有利于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
[1]卫生部规划财务司组织编写.医院财务与会计实务[M].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6
[2]财政部,卫生部.医院财务制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12
[3]财政部.医院会计制度制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2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财务部 山东青岛 266003)
(责编:若佳)
F233
A
1004-4914(2014)05-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