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滴注药物溶剂用量选择调查与分析
2014-04-27李文杰李冬梅李小云
李文杰,李冬梅,李小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静脉滴注药物是临床上一种重要的给药方式,药效的发挥不仅要靠选用正确的溶剂,而且还与溶剂用量密切相关。生产厂家根据药物理化性质不但制订了溶剂品种,还强调了溶剂用量,在药品说明书中作了明确的规定。有些药品说明书未直接规定溶剂用量,而是对配置后最终浓度、输注时间等作出要求,应换算后再根据所需溶剂量配置。溶剂用量是否正确对药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最佳疗效有重要影响。实践发现,有些临床医师往往只注重药物治疗品种的选择,不了解溶剂用量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对于溶剂用量的选择常存在习惯性和盲目性,不执行药品说明书对溶剂用量的要求,忽视了溶剂用量选择不当可导致治疗效果不同或不良反应增加,在临床用药中存在普遍性,这种不正确的溶剂用量选择可视为一种不合理用药行为。为此,笔者对我院静脉滴注药物医嘱溶剂用量选择的合理性作了调查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利用全院医生工作站、临床药学工作站,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软件、医院患者信息查询系统,对我院2012年住院患者长期医嘱用药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与药品说明书对溶剂用量的要求作比较。选择药物种类有抗菌药物、化学治疗药、中药注射剂、维生素类、脑细胞代谢药、辅助用药等临床常用且具有代表
性的药物。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结果
我院静脉滴注药物溶剂选择用量错误临床表现见表1。
2.2 分析
2.2.1 抗菌药物溶剂用量过少
抗菌药物溶剂用量过少致滴注药物浓度过大时,使药物不能完全溶解而发生混浊、产生沉淀,对静脉产生刺激作用,不溶性微粒增加,对人体可造成严重危害。临床上有医嘱1 g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不能溶解而呈乳白色浑浊现象。其正确用法为0.5 g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中加入溶剂的量至少为100mL,并迅速摇动直至溶液澄清方可使用,否则难以溶解成澄明液体。又如,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 g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为溶剂用量过少。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提示,2 g本品用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溶解后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每250mL不得少于2 h,滴注过快易引起静脉刺激症状或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还有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加入注射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0.5 g,该药滴注的终浓度要求应为1.0~2.0 g/L,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1 h,滴注液浓度不得高于2.0 g/L。而此医嘱中浓度达到5 g/L,至少需要用 250 mL溶剂稀释。有医嘱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加入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1.2 g,此医嘱中溶剂用量过少。克林霉素静脉给药可致血栓性静脉炎,故给药时最大浓度不超过6 g/L。每小时药量不应超过1 200mg,最快输入速度不超过30mg/min。药物溶剂用量过少,液体中药物浓度高,药品不良反应更易发生。如氨基苷类药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0.6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浓度过高、滴注速度过快时,会发生对神经肌肉接头的毒性而出现呼吸抑制[1],故药物浓度应控制在 0.5 g /100mL。
表1 静脉滴注药物溶剂选择用量错误的临床表现
2.2.2 抗菌药物溶剂用量过大
抗菌药物溶剂用量过大会使滴注药物浓度过小,不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同时也造成药物资源的浪费。溶剂用量过大加大了稀释液量,点滴时间过长,血药浓度降低,达不到最低有效浓度,会影响疗效,也增加了过敏反应发生的概率。如有些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半衰期短,如果溶剂量大,滴注时间长,无法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又超过半衰期,不仅不能杀死病原菌,更易导致耐药及热原反应的发生。临床医嘱发现,有注射用头孢曲松钠1 g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溶剂稀释后静脉滴注,为溶剂用量过大,正确配置方法为将制成每1mL含100mg头孢曲松钠的溶液,再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还有些医嘱中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入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0 g,溶剂用量过大,正确方法应使用溶剂量为100mL。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只有在细胞分裂后期细胞壁形成的短时间内有效,其杀菌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如果血药浓度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杀菌作用不强,又使细菌不可能处在繁殖期,从而不能发挥药物的作用。此外,当溶剂用量过大、滴注时间拉长后,易发生水解反应和分子重排,导致β-内酰胺环开环而失去抗菌活性,这是抗菌药物不能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溶剂用量过多亦会增加降解产物及致敏概率,一般静脉滴注浓度为1%~2%,滴注时间宜控制在0.5 ~ 1 h[2]。
2.2.3 抗肿瘤药物溶剂用量问题
溶剂用量对某些抗肿瘤药物的疗效或安全性有一定影响,溶剂用量过少,易导致药物浓度过高。如依托泊苷注射液稀释后浓度不能超过0.25 g/L,否则可能会导致药物晶体析出;多西他赛注射液进口品终浓度不超过0.74 g/L,国产品终浓度不超过0.9 g/L;紫杉醇注射液终浓度不超过1.2 g/L;注射用异环磷酰胺终浓度超过4%时,若不增加溶剂量直接给患者输注,极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3]。另一方面,溶剂量过大,易导致某些滴注药物时间延长而成倍增加药物的毒性。如吉西他滨其溶剂量以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为宜,输注时间控制在30min左右;长春瑞滨、长春新碱、丝裂霉素等多种细胞毒药物应溶于少量溶剂(50~100mL)中快速输注,以免刺激周围神经,引起血管损伤。
2.2.4 中药注射剂溶剂用量问题
我院苦碟子注射液的溶剂用量规范性差。该注射液临床单次用量30~40mL,均用250mL稀释液。正确的用法应是每10mL药液应用不少于1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后混匀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也存在类似问题,苦碟子注射液和银杏达莫注射液的溶剂用量不足。还有医嘱为血塞通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后滴注,与说明书规定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相比明显偏少。
中药注射剂溶剂用量不足,同样会导致药物浓度过高,不溶性微粒增加。在选择适当溶剂后,应按说明书规定剂量使用溶剂,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否则会因药物血药浓度过高引起不良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大多数具有多种疾病,脏器功能减弱,对药物代谢能力差,更易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溶剂用量选择正确与否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内容。经调查,医师未正确使用溶剂用量的原因大多为没有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对药物理化性质不了解,对溶剂用量选择直接影响到药品稳定性及药效正常发挥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还有的医师因患者疾病原因担心输入液体量过多,为控制输入液体总量尽量减少溶剂用量,而错误选择溶剂用量。另一方面,药师没有充分发挥药学知识专长与医师沟通不到位及药学监控不全面、不到位有一定关系。
药品说明书是药品使用的法律依据,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药品说明书所标明的溶剂用量一般是通过试验证明的,药物在此浓度下比较稳定、安全、有效,盲目或随意更改溶剂用量可使药液浓度发生改变,有可能给患者造成不良反应,发生医疗纠纷,故医护人员在使用药品时一定要详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尤其使用新药时,要随时观察药液的变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和药品浪费,以保证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彭晶玮 . 静脉给药中的用药监护[J]. 中国药房,2009,20(8):630.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706.
[3]周陈西,刘孟娟.化疗药物配制的溶媒选择及其稳定性研究[J].中国药房,2012,23(14):1320.